第200章 女帝师三(62)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女帝师(全集)最新章节!
我抚着老槐粗粝的树干,叹息道:“我和锦素就是站在窗前,对着这棵老树,彼此探问。直到知晓对方都出身寒微,这才放心交谈。我和锦素还在陂泽殿念过《诗经》中的《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倒像是在说这棵树呢。”说着轻拍两下,微笑道,“怨不得书中说,‘思其人犹爱其树’[200],若没有这棵树,我和锦素也不能熟识得这样快。”
芳馨有些感伤:“于姑娘都去了三年多了。”
我没有理会她,接着道:“后来启姐姐来了,借了锦素一枝珠花戴着。采薇妹妹也来了。再后来,易珠妹妹也想过来说话,恰巧陆——皇后到了,只得作罢。”
芳馨微笑道:“姑娘记得清楚。”
我在袖中暗暗屈指,当年一道选女巡的女孩子中,邢茜仪和史易珠入宫为妃,启春和谢采薇嫁为人妇,嘉秬和锦素早已去世,封若水随父流放。多年来一直在女官之位上的,只有我一人。而当年将我选入宫的陆贵妃,数月之前已被我逼迫致死。
透过茂密的枝叶和花簇,遥望殿中烛火摇摇,年轻娇美的容颜灿若繁花。
芳馨说我长大了。不,她错了。我从没有长大过,我一进宫,就是这么老的。
咸平十八年四月初二,照旧在延襄宫的陂泽殿选女巡,由昱妃邢茜仪主持。听闻封羽的女儿封若水气度沉稳,对答如流,众人无不心悦诚服,于是昱妃做主,选了封若水为华阳公主的侍读女官,并在两日后封为正七品女史。
从小书房回到玉茗堂,天色还早。几个小宫女在二楼的小亭里逗猫儿玩耍,小钱领着小内监掌灯,我闲来无事,就捧着茶看玫瑰。花圃中挤挤挨挨地种了红黄白三色玫瑰,界限分明,柔靡端庄。芳馨在一旁拿小瓢浇花,一面笑道:“知道姑娘今年要回宫,颖妃娘娘命人阔了花圃,又添了黄白色的,这会儿开了花,果然比先前只有红色的时候好看。”
我摘下一朵黄玫瑰小心翼翼地别在发髻上,笑道:“这就是颖妃的细心之处了,连姐姐也比不上。”
芳馨直起身子,笑道:“姑娘戴着很好看,可每日摘一朵戴着。”
轻轻一嗅,指尖有淡淡的幽香:“我去定乾宫不好打扮得太娇艳,你们摘了花给粲英宫送去就好了。”
芳馨道:“婉妃娘娘那里多少好东西,哪里会戴这个?”
我旋身往秋千架上一坐,淡淡道:“我只尽我的心意,戴不戴由姐姐自己。”顿了一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不情愿地问道,“我有些天没去粲英宫了,姐姐好么?”
芳馨笑道:“今天一早,奴婢去粲英宫请安,谁知婉妃娘娘还没起身,一问才知道,娘娘刚从定乾宫回来,正补眠呢。奴婢听小莲儿说,近一个月来,婉妃娘娘总有十——”
我打断她道:“不必说了,我已明白。”一抬眼,见芳馨愕然而尴尬的神情,才觉出自己的口气有些生硬,于是和缓道,“姐姐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他们夫妇之间的事情,我不想知道。”
芳馨的目光掠过我的脸,有种难以言说的意味,随即低了头讪讪道:“是。奴婢知道了。”
我歉然一笑:“封姑娘做了女史,现下住进华阳公主的鹿鸣轩了么?”
芳馨忙道:“昨天就搬进了鹿鸣轩,今日正四处拜见。”
我又道:“漱玉斋送了什么贺礼?”
芳馨道:“奴婢照姑娘的吩咐,送了些日常用得着的物事。是好东西,却并不难得。”
我颔首道:“那就好。封大人流放数年回京,不比从前那样富贵了。礼物送得太贵或太贱,都怕她多心。倒是这样平平常常的好。”
芳馨笑道:“姑娘想得周到。”
我笑道:“姑姑送礼去的时候,可见到封大人了么?”
芳馨笑道:“怎么没见?封大人还赏了奴婢吃点心喝茶呢。”
我笑道:“封大人还是像从前那样美么?”
芳馨若有所思,认真道:“封大人的容貌和从前没有多少分别,只是神情不大一样了。从前美则美矣,却处处带着精明,叫人瞧了厌烦。现在却可称得上气度平和,温润如玉了。”
我掩口一笑:“才见一面,便看出这么多分别,可见真是不同了。”
芳馨道:“封大人一定会来拜见姑娘的,姑娘见了,就知道奴婢所言不虚。”
八年前我刚入选,封若水立刻带礼物拜见我和锦素。我便是从那时起,领悟到前朝后宫对立嗣的迫切关注。史易珠出宫,封若水补选为周贵妃的长女义阳公主的侍读。她虽如愿以偿入了宫,却从不与我亲近。咸平十四年,她和锦素、苏燕燕三人一道被软禁在景园霁清轩时,史易珠曾讥讽她“落子太偏,满盘皆输”。如今她又回来了,言犹在耳,恍如隔世。
我微微一笑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201]。当年她没有做到,如今改了,自然气度平和,温润如玉。”
芳馨忍不住笑,手一抖,水溅湿了裙角和绣鞋:“姑娘还没见到封大人,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起身接过她手中的瓢,慢慢将水倾入花圃。叶子冲去浮尘,在灯光下越发娇翠明丽。娇花承露,分外妖娆。我的笑意像水声一样轻快:“若不是姑姑看得仔细,我也不敢胡乱去猜。”
说话间,侍立在漱玉斋门口的小内监过来禀告,鹿鸣轩封女史赍礼拜见。芳馨笑道:“才说封大人,这就来了。”
我忙带着芳馨亲自迎了出去。但见一位年轻女子立在红绿相间的蜿蜒藤叶下,身着半旧的月白地缃色雏菊纹交领长衣。她自溶溶灯光中破影而出,美貌如昔,微笑莞尔。我一怔,恍然回到了咸平十三年春日的一天,封若水和锦素相约来长宁宫,邀我一道去前面接公主皇子放学。
衣裳还是这身衣裳,只是不见了锦素。
刹那间泪意汹涌而上,我稍稍平息,依旧情不自禁道:“封妹妹,你回来了。”
封若水神色一动,双眸蒙上一层薄雾,忙深深一拜:“下官封若水拜见朱大人。”
我扶她起身,不觉又悲又喜:“数年不见,妹妹分毫未变。”
封若水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微笑道:“玉机姐姐仿佛比从前瘦了些。”
绿萼带着两个丫头迎了出来,笑道:“二位大人请进屋说话,茶点都预备下了。”
我和封若水携手走进玉茗堂,分主宾坐定。封若水揽过身边一枝插瓶的栀子花,轻轻一嗅,带着两分陶醉的笑意道:“从前在宫里,就听说升平长公主居住的漱玉斋景致极好,只恨无缘一见。本以为今生无望,谁知竟又见了。”
我微笑道:“今生无望?妹妹应该早知道自己会回京的。”
封若水修长洁白的手指微微一颤,栀子花芯里的水顺着花瓣滴落在她袖中。她不动声色地从袖中取出一幅丝帕:“实不相瞒,妹妹早知会回京来,却不敢望能再度进宫做侍读。”
这却是实话。我亦有些感慨:“咸平十年的春天,我和妹妹一起入宫遴选,那时候华阳公主还未出生。时隔八年,却是妹妹做了殿下的侍读。”
封若水叉手正色道:“皇恩浩荡,封氏父女不敢忘恩。”说着神色一缓,深深地望着我,感激道,“自然,若无姐姐相助,也没有我们父女的今日。”
我忙道:“不敢当。”
封若水道:“那一年母亲和兄长被处死,父亲与我被流放岭南,可谓家破人亡。朝廷派人抄没家产,连一个铜板都没有留下。我和父亲守着空屋子,只能当衣裳过活,更拿不出去岭南的盘缠。”我心下怃然,封若水的脸上却依旧带着平和的笑容,轻轻抚着左臂淡黄色的雏菊花纹,“幸而姐姐派钱公公送来了救命的物事,我才能保住这唯一一身旧衣裳,我们父女去岭南的路上,才没吃什么苦。”说着又稍稍扯起衣袖,露出左腕上殷红如血的朱砂玉手串,“姐姐送来的金珠宝物,我都变卖了,只留了这串朱砂玉。”
这朱砂玉手串本是封若水送给锦素,锦素来长宁宫探病时转赠给我的。我虽从未戴过,见了却觉亲切,不禁伸手摸了一下:“这些宝物,本来就是妹妹的东西,不过在我这里保存了几年罢了。”
封若水道:“既然是赠与姐姐的,便是姐姐的东西。我父女于穷途末路之际,蒙恩苟活,此恩此德,没齿难忘。”说罢起身再拜,一抬眼已满脸是泪。
我慌忙扶起她道:“过去的事情又何必再提?”说着扶她坐稳,又笑道,“其实当年妹妹送给我的青金石,机缘巧合之下,竟又回到了我的手中。”说罢转头吩咐绿萼去拿。
不一时青金石坠裾拿来,封若水又惊又喜,颤抖着指尖试了好几次才开了锦盒。青金石布满金斑,蓝盈盈如星光倒映在她的瞳仁里。她的手指悬在石上寸许处,像是害怕惊醒一个熟睡的婴儿般迟迟不忍落下:“想不到此物竟有缘长伴姐姐左右。”
这套青金石是我十六岁生辰那日,高旸搜罗来送给我的,是我珍藏至今的心爱之物。自从高旸迎娶了启春,我便再也没有戴过。我微笑道:“这套坠裾比妹妹先回宫,可见妹妹注定是要回来的。”
封若水别过头去,悄悄拭了泪水,这才向门外招招手。一个小丫头走了进来,奉上一只雕琢精美的小木盒。封若水亲手打开,内中盛着两只银杯,分别浮雕牡丹和玫瑰。封若水笑道:“这是岭南道德庆的特产,旁的地方没有。妹妹特地从岭南带回来的。本想托人带进宫的,不想有机会亲自赠与姐姐。”
我不禁有些疑惑:“这是……银器?”
封若水笑道:“这是锡器,是德庆的云烈锡场所产。”
我奇道:“岭南道常贡金银铜器和香料宝石,怎么我在宫里从没见过这种锡器?”
封若水道:“锡器要从今年才开始往京里送,等姐姐在宫里见到,恐怕要到秋天了。”不待我回答,她又道,“这对锡杯是家父在锡场定做的,与贡品无干,姐姐放心。”
我这才命绿萼收下,芳馨立刻将那小丫头带下去领赏。我欠身道:“多谢妹妹盛情。令尊大人这些年可还好么?”
封若水道:“劳姐姐动问,家父安好。”
我见她容貌清丽如昔,双手光洁娇嫩,显然未曾操劳,不免有些好奇:“未知令尊大人这些年在岭南做何营生?”
封若水道:“实不相瞒,本该去云烈锡场做苦役的,他们看父亲是个读书人,便让他做了锡场的度支。”
我笑道:“封大人有经世之才,做一个小小的锡场度支,自是游刃有余。”
封若水道:“本以为会吃尽苦头,老死岭南,谁知一路得贵人相助,不但没吃苦,还回了京城。”顿了一顿,语气愈加恳切,“姐姐便是我封家的头一位贵人。”
我笑道:“不敢当。这全是皇恩浩荡。”
绿萼正在墙角掀开了琉璃灯罩剪烛芯,火光一动,封若水的眼中分明闪过一丝疑惑与探寻。她望一望天色,转过头时,目光如灯光平静。她轻轻叹了一声,欲言又止。忽听门外有宫女道:“启禀封大人,华阳公主殿下寻大人回去。”
封若水连忙起身告辞,我送她到漱玉斋门外,行礼作别。她走出两步,忽又驻足。只见她脑后柔发一动,双肩微耸,好一会儿才转过身来,面有难色:“玉机姐姐,妹妹有一事请教……”说罢往左右一看,她的贴身丫头白露忙带着宫女走开两步。
我上前一步:“但说无妨。”
封若水低声道:“华阳公主殿下并不喜爱我这个侍读,姐姐知道是何缘故么?”
我微微一惊。第一天住进鹿鸣轩,便觉出了华阳公主的敌意,其洞悉人情,心细如发,已非当年纸上谈兵、风花雪月的才女封若水了。然而公主的心事我不便对她说,只得反问道:“何以见得?”
封若水目光沉静:“姐姐毫无讶异的神色,可见妹妹所言是真。”
我不觉失笑,心中却觉欣慰:“古人云,‘不患民不我归,唯患政之不立’[202]。妹妹志虑忠纯,沉敏雅重,自然不失公主殿下的敬重与信任。又何须玉机多言?”
封若水笑道:“原来姐姐将服侍公主殿下当作治国,以国士自居。怨不得弘阳郡王殿下年少为官,见识卓越。”说罢行礼作别,“多谢姐姐指教。”
待封若水走远,芳馨这才上前笑道:“奴婢说得如何?封大人与从前大不一样了。”
绿萼在一旁好奇问道:“奴婢记得封大人与姑娘是同年生人,怎么她不但没嫁人,还再度入宫?”
眼见簇拥着封若水的灯光向南一转,消失不见,我这才回转:“也许她出于孝心,不忍自己出嫁后老父孤身一人。也许她早就知道自己会回京,所以才没有在岭南寻觅夫婿。”
芳馨道:“封大人知道自己会回京?”
我笑道:“他们父女流放岭南,本是去矿场做苦役,谁知一去便做了度支,半点未曾操劳。如今扶摇直上,回京来便做了少府监,官位虽然不高,职责却重。姑姑请细想。”
芳馨道:“姑娘是说,陛下早有意让他们父女回京来?”
我笑道:“毕竟封大人是能臣,而朝廷连年用兵,最需要这样一位能臣来掌管国库。”话音刚落,忽然起了风,远处角落里唯一的一盏宫灯跌落在地,倏忽熄灭。眼前的黑暗幽冷绵长,晚风凉丝丝地扑在脸上,似曲折绵延的目光紧追不舍。
封家是陆皇后命人弹劾的,如今再度回京,身居要职。陆皇后终于在死后一败涂地。
风停了,宫灯再次亮起。我向黑暗深处望去,不觉打了一个冷战。
【第四十四节 孰与伐之】
四月十五日是嘉秬八周年的忌日。明月初升,我早早拜祭过,便站在檐下赏月。芳馨一面看着众人收拾香炉瓜果等物,一面道:“姑娘也劳累一整日了,一会儿李大人还要来说话,何不进屋去歇着?”
深蓝色的天幕低低垂落,东方的天色犹带着宫阙的灯火色,泛着雾蒙蒙的红。明月似透亮的蚕茧,淡淡的影子如傲然凸显的新生,从皎皎虚空中生出无限希望。我笑道:“月色这样好,我便站在这里等李大人好了。”
芳馨笑吟吟地看着我:“姑娘今天似乎很高兴。”
我的得意中亦有伤感:“姑姑知道我入宫这么多年,最圆满的事是什么么?”
芳馨笑道:“姑娘做过的事那么多,奴婢哪里能猜得到。”
我抚着老槐粗粝的树干,叹息道:“我和锦素就是站在窗前,对着这棵老树,彼此探问。直到知晓对方都出身寒微,这才放心交谈。我和锦素还在陂泽殿念过《诗经》中的《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倒像是在说这棵树呢。”说着轻拍两下,微笑道,“怨不得书中说,‘思其人犹爱其树’[200],若没有这棵树,我和锦素也不能熟识得这样快。”
芳馨有些感伤:“于姑娘都去了三年多了。”
我没有理会她,接着道:“后来启姐姐来了,借了锦素一枝珠花戴着。采薇妹妹也来了。再后来,易珠妹妹也想过来说话,恰巧陆——皇后到了,只得作罢。”
芳馨微笑道:“姑娘记得清楚。”
我在袖中暗暗屈指,当年一道选女巡的女孩子中,邢茜仪和史易珠入宫为妃,启春和谢采薇嫁为人妇,嘉秬和锦素早已去世,封若水随父流放。多年来一直在女官之位上的,只有我一人。而当年将我选入宫的陆贵妃,数月之前已被我逼迫致死。
透过茂密的枝叶和花簇,遥望殿中烛火摇摇,年轻娇美的容颜灿若繁花。
芳馨说我长大了。不,她错了。我从没有长大过,我一进宫,就是这么老的。
咸平十八年四月初二,照旧在延襄宫的陂泽殿选女巡,由昱妃邢茜仪主持。听闻封羽的女儿封若水气度沉稳,对答如流,众人无不心悦诚服,于是昱妃做主,选了封若水为华阳公主的侍读女官,并在两日后封为正七品女史。
从小书房回到玉茗堂,天色还早。几个小宫女在二楼的小亭里逗猫儿玩耍,小钱领着小内监掌灯,我闲来无事,就捧着茶看玫瑰。花圃中挤挤挨挨地种了红黄白三色玫瑰,界限分明,柔靡端庄。芳馨在一旁拿小瓢浇花,一面笑道:“知道姑娘今年要回宫,颖妃娘娘命人阔了花圃,又添了黄白色的,这会儿开了花,果然比先前只有红色的时候好看。”
我摘下一朵黄玫瑰小心翼翼地别在发髻上,笑道:“这就是颖妃的细心之处了,连姐姐也比不上。”
芳馨直起身子,笑道:“姑娘戴着很好看,可每日摘一朵戴着。”
轻轻一嗅,指尖有淡淡的幽香:“我去定乾宫不好打扮得太娇艳,你们摘了花给粲英宫送去就好了。”
芳馨道:“婉妃娘娘那里多少好东西,哪里会戴这个?”
我旋身往秋千架上一坐,淡淡道:“我只尽我的心意,戴不戴由姐姐自己。”顿了一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不情愿地问道,“我有些天没去粲英宫了,姐姐好么?”
芳馨笑道:“今天一早,奴婢去粲英宫请安,谁知婉妃娘娘还没起身,一问才知道,娘娘刚从定乾宫回来,正补眠呢。奴婢听小莲儿说,近一个月来,婉妃娘娘总有十——”
我打断她道:“不必说了,我已明白。”一抬眼,见芳馨愕然而尴尬的神情,才觉出自己的口气有些生硬,于是和缓道,“姐姐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他们夫妇之间的事情,我不想知道。”
芳馨的目光掠过我的脸,有种难以言说的意味,随即低了头讪讪道:“是。奴婢知道了。”
我歉然一笑:“封姑娘做了女史,现下住进华阳公主的鹿鸣轩了么?”
芳馨忙道:“昨天就搬进了鹿鸣轩,今日正四处拜见。”
我又道:“漱玉斋送了什么贺礼?”
芳馨道:“奴婢照姑娘的吩咐,送了些日常用得着的物事。是好东西,却并不难得。”
我颔首道:“那就好。封大人流放数年回京,不比从前那样富贵了。礼物送得太贵或太贱,都怕她多心。倒是这样平平常常的好。”
芳馨笑道:“姑娘想得周到。”
我笑道:“姑姑送礼去的时候,可见到封大人了么?”
芳馨笑道:“怎么没见?封大人还赏了奴婢吃点心喝茶呢。”
我笑道:“封大人还是像从前那样美么?”
芳馨若有所思,认真道:“封大人的容貌和从前没有多少分别,只是神情不大一样了。从前美则美矣,却处处带着精明,叫人瞧了厌烦。现在却可称得上气度平和,温润如玉了。”
我掩口一笑:“才见一面,便看出这么多分别,可见真是不同了。”
芳馨道:“封大人一定会来拜见姑娘的,姑娘见了,就知道奴婢所言不虚。”
八年前我刚入选,封若水立刻带礼物拜见我和锦素。我便是从那时起,领悟到前朝后宫对立嗣的迫切关注。史易珠出宫,封若水补选为周贵妃的长女义阳公主的侍读。她虽如愿以偿入了宫,却从不与我亲近。咸平十四年,她和锦素、苏燕燕三人一道被软禁在景园霁清轩时,史易珠曾讥讽她“落子太偏,满盘皆输”。如今她又回来了,言犹在耳,恍如隔世。
我微微一笑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201]。当年她没有做到,如今改了,自然气度平和,温润如玉。”
芳馨忍不住笑,手一抖,水溅湿了裙角和绣鞋:“姑娘还没见到封大人,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起身接过她手中的瓢,慢慢将水倾入花圃。叶子冲去浮尘,在灯光下越发娇翠明丽。娇花承露,分外妖娆。我的笑意像水声一样轻快:“若不是姑姑看得仔细,我也不敢胡乱去猜。”
说话间,侍立在漱玉斋门口的小内监过来禀告,鹿鸣轩封女史赍礼拜见。芳馨笑道:“才说封大人,这就来了。”
我忙带着芳馨亲自迎了出去。但见一位年轻女子立在红绿相间的蜿蜒藤叶下,身着半旧的月白地缃色雏菊纹交领长衣。她自溶溶灯光中破影而出,美貌如昔,微笑莞尔。我一怔,恍然回到了咸平十三年春日的一天,封若水和锦素相约来长宁宫,邀我一道去前面接公主皇子放学。
衣裳还是这身衣裳,只是不见了锦素。
刹那间泪意汹涌而上,我稍稍平息,依旧情不自禁道:“封妹妹,你回来了。”
封若水神色一动,双眸蒙上一层薄雾,忙深深一拜:“下官封若水拜见朱大人。”
我扶她起身,不觉又悲又喜:“数年不见,妹妹分毫未变。”
封若水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微笑道:“玉机姐姐仿佛比从前瘦了些。”
绿萼带着两个丫头迎了出来,笑道:“二位大人请进屋说话,茶点都预备下了。”
我和封若水携手走进玉茗堂,分主宾坐定。封若水揽过身边一枝插瓶的栀子花,轻轻一嗅,带着两分陶醉的笑意道:“从前在宫里,就听说升平长公主居住的漱玉斋景致极好,只恨无缘一见。本以为今生无望,谁知竟又见了。”
我微笑道:“今生无望?妹妹应该早知道自己会回京的。”
封若水修长洁白的手指微微一颤,栀子花芯里的水顺着花瓣滴落在她袖中。她不动声色地从袖中取出一幅丝帕:“实不相瞒,妹妹早知会回京来,却不敢望能再度进宫做侍读。”
这却是实话。我亦有些感慨:“咸平十年的春天,我和妹妹一起入宫遴选,那时候华阳公主还未出生。时隔八年,却是妹妹做了殿下的侍读。”
封若水叉手正色道:“皇恩浩荡,封氏父女不敢忘恩。”说着神色一缓,深深地望着我,感激道,“自然,若无姐姐相助,也没有我们父女的今日。”
我忙道:“不敢当。”
封若水道:“那一年母亲和兄长被处死,父亲与我被流放岭南,可谓家破人亡。朝廷派人抄没家产,连一个铜板都没有留下。我和父亲守着空屋子,只能当衣裳过活,更拿不出去岭南的盘缠。”我心下怃然,封若水的脸上却依旧带着平和的笑容,轻轻抚着左臂淡黄色的雏菊花纹,“幸而姐姐派钱公公送来了救命的物事,我才能保住这唯一一身旧衣裳,我们父女去岭南的路上,才没吃什么苦。”说着又稍稍扯起衣袖,露出左腕上殷红如血的朱砂玉手串,“姐姐送来的金珠宝物,我都变卖了,只留了这串朱砂玉。”
这朱砂玉手串本是封若水送给锦素,锦素来长宁宫探病时转赠给我的。我虽从未戴过,见了却觉亲切,不禁伸手摸了一下:“这些宝物,本来就是妹妹的东西,不过在我这里保存了几年罢了。”
封若水道:“既然是赠与姐姐的,便是姐姐的东西。我父女于穷途末路之际,蒙恩苟活,此恩此德,没齿难忘。”说罢起身再拜,一抬眼已满脸是泪。
我慌忙扶起她道:“过去的事情又何必再提?”说着扶她坐稳,又笑道,“其实当年妹妹送给我的青金石,机缘巧合之下,竟又回到了我的手中。”说罢转头吩咐绿萼去拿。
不一时青金石坠裾拿来,封若水又惊又喜,颤抖着指尖试了好几次才开了锦盒。青金石布满金斑,蓝盈盈如星光倒映在她的瞳仁里。她的手指悬在石上寸许处,像是害怕惊醒一个熟睡的婴儿般迟迟不忍落下:“想不到此物竟有缘长伴姐姐左右。”
这套青金石是我十六岁生辰那日,高旸搜罗来送给我的,是我珍藏至今的心爱之物。自从高旸迎娶了启春,我便再也没有戴过。我微笑道:“这套坠裾比妹妹先回宫,可见妹妹注定是要回来的。”
封若水别过头去,悄悄拭了泪水,这才向门外招招手。一个小丫头走了进来,奉上一只雕琢精美的小木盒。封若水亲手打开,内中盛着两只银杯,分别浮雕牡丹和玫瑰。封若水笑道:“这是岭南道德庆的特产,旁的地方没有。妹妹特地从岭南带回来的。本想托人带进宫的,不想有机会亲自赠与姐姐。”
我不禁有些疑惑:“这是……银器?”
封若水笑道:“这是锡器,是德庆的云烈锡场所产。”
我奇道:“岭南道常贡金银铜器和香料宝石,怎么我在宫里从没见过这种锡器?”
封若水道:“锡器要从今年才开始往京里送,等姐姐在宫里见到,恐怕要到秋天了。”不待我回答,她又道,“这对锡杯是家父在锡场定做的,与贡品无干,姐姐放心。”
我这才命绿萼收下,芳馨立刻将那小丫头带下去领赏。我欠身道:“多谢妹妹盛情。令尊大人这些年可还好么?”
封若水道:“劳姐姐动问,家父安好。”
我见她容貌清丽如昔,双手光洁娇嫩,显然未曾操劳,不免有些好奇:“未知令尊大人这些年在岭南做何营生?”
封若水道:“实不相瞒,本该去云烈锡场做苦役的,他们看父亲是个读书人,便让他做了锡场的度支。”
我笑道:“封大人有经世之才,做一个小小的锡场度支,自是游刃有余。”
封若水道:“本以为会吃尽苦头,老死岭南,谁知一路得贵人相助,不但没吃苦,还回了京城。”顿了一顿,语气愈加恳切,“姐姐便是我封家的头一位贵人。”
我笑道:“不敢当。这全是皇恩浩荡。”
绿萼正在墙角掀开了琉璃灯罩剪烛芯,火光一动,封若水的眼中分明闪过一丝疑惑与探寻。她望一望天色,转过头时,目光如灯光平静。她轻轻叹了一声,欲言又止。忽听门外有宫女道:“启禀封大人,华阳公主殿下寻大人回去。”
封若水连忙起身告辞,我送她到漱玉斋门外,行礼作别。她走出两步,忽又驻足。只见她脑后柔发一动,双肩微耸,好一会儿才转过身来,面有难色:“玉机姐姐,妹妹有一事请教……”说罢往左右一看,她的贴身丫头白露忙带着宫女走开两步。
我上前一步:“但说无妨。”
封若水低声道:“华阳公主殿下并不喜爱我这个侍读,姐姐知道是何缘故么?”
我微微一惊。第一天住进鹿鸣轩,便觉出了华阳公主的敌意,其洞悉人情,心细如发,已非当年纸上谈兵、风花雪月的才女封若水了。然而公主的心事我不便对她说,只得反问道:“何以见得?”
封若水目光沉静:“姐姐毫无讶异的神色,可见妹妹所言是真。”
我不觉失笑,心中却觉欣慰:“古人云,‘不患民不我归,唯患政之不立’[202]。妹妹志虑忠纯,沉敏雅重,自然不失公主殿下的敬重与信任。又何须玉机多言?”
封若水笑道:“原来姐姐将服侍公主殿下当作治国,以国士自居。怨不得弘阳郡王殿下年少为官,见识卓越。”说罢行礼作别,“多谢姐姐指教。”
待封若水走远,芳馨这才上前笑道:“奴婢说得如何?封大人与从前大不一样了。”
绿萼在一旁好奇问道:“奴婢记得封大人与姑娘是同年生人,怎么她不但没嫁人,还再度入宫?”
眼见簇拥着封若水的灯光向南一转,消失不见,我这才回转:“也许她出于孝心,不忍自己出嫁后老父孤身一人。也许她早就知道自己会回京,所以才没有在岭南寻觅夫婿。”
芳馨道:“封大人知道自己会回京?”
我笑道:“他们父女流放岭南,本是去矿场做苦役,谁知一去便做了度支,半点未曾操劳。如今扶摇直上,回京来便做了少府监,官位虽然不高,职责却重。姑姑请细想。”
芳馨道:“姑娘是说,陛下早有意让他们父女回京来?”
我笑道:“毕竟封大人是能臣,而朝廷连年用兵,最需要这样一位能臣来掌管国库。”话音刚落,忽然起了风,远处角落里唯一的一盏宫灯跌落在地,倏忽熄灭。眼前的黑暗幽冷绵长,晚风凉丝丝地扑在脸上,似曲折绵延的目光紧追不舍。
封家是陆皇后命人弹劾的,如今再度回京,身居要职。陆皇后终于在死后一败涂地。
风停了,宫灯再次亮起。我向黑暗深处望去,不觉打了一个冷战。
【第四十四节 孰与伐之】
四月十五日是嘉秬八周年的忌日。明月初升,我早早拜祭过,便站在檐下赏月。芳馨一面看着众人收拾香炉瓜果等物,一面道:“姑娘也劳累一整日了,一会儿李大人还要来说话,何不进屋去歇着?”
深蓝色的天幕低低垂落,东方的天色犹带着宫阙的灯火色,泛着雾蒙蒙的红。明月似透亮的蚕茧,淡淡的影子如傲然凸显的新生,从皎皎虚空中生出无限希望。我笑道:“月色这样好,我便站在这里等李大人好了。”
芳馨笑吟吟地看着我:“姑娘今天似乎很高兴。”
我的得意中亦有伤感:“姑姑知道我入宫这么多年,最圆满的事是什么么?”
芳馨笑道:“姑娘做过的事那么多,奴婢哪里能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