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德国老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中餐馆的秘密最新章节!
在德国停留的20多天,梁晓秀感觉德国人有助人为乐的一面,他们助人为乐的做法简直就是“活雷锋”。
汽车开出特里尔不久,布朗就迷路了,他把车开到了乡间小路,怎么也找不着开往萨尔路易的公路。他只好把车停在一个小镇的便道上,下车找人问路。梁晓秀和米拉也下车,四处找人。这时有一位德国老人缓步而来。布朗迎上去,向老人问路,没料到老人的脸一下子红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不知道那条路怎么走。
布朗说没关系,他再问问别人。
布朗刚走两步,老人叫住他说:“先生,请等一等。我女儿可能知道去萨尔路易的路怎么走。我家离这儿不远,请你再等一会儿,我去叫我女儿过来。”
梁晓秀问米拉那个老人说了什么,米拉翻给她听,她听了挺感动,觉得那个德国老人就是助人为乐的典型。
过了十几分钟,老人领着他的女儿过来了。他女儿告诉布朗应该怎么走。老人站在一边,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像在说,我们家终于有人知道这条路了。
布朗听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走。
老人看出了名堂,微笑得意的表情一下子变得焦虑紧张起来。老人叫上了劲,立即果断地采取了最有效的措施:“尼娜,你去把车开来,带这位先生去找那条路!”他说话的口气,简直就像是将军给士兵下命令。
三十几岁的女儿立即服从命令,只说了一句话:“我一会儿就回来!”说完,女儿几乎是奔跑着离开了。
梁晓秀深为感动,马上用德语对老人说:“谢谢你。”
老人也用德语回答说:“别客气。”
不到十分钟,女儿驾车过来了。老人坚定地又下了一道命令:“请你们跟着她的车走!”
“是,先生!”布朗如同士兵一样回答道。他发动着了车后,摇开车窗用德语说:“非常感谢您!”
老人的脸上又有了笑容,用德语干脆利落地说了一句:“不用谢!”那神情似乎是在说这点事,我还办不成?
车开出几十米后,梁晓秀从后视镜看到老人依然站在路边,望着他们的车,那情景就好像将军在为他的士兵送行。布朗跟着老人女儿的车,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才到达通往萨尔路易公路的路口。
梁晓秀下车谢过老人的女儿后,陷入了沉思:这位德国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好像看到了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描绘的一个场景:一位德国老先生为了给从法国来的克利斯朵夫接风洗尘,不顾年迈体弱,深更半夜硬是搭梯子下到地下室,取出珍藏多年的好酒款待客人。结果,老人着了凉,最后竟得了伤风不治而死。几年前读的这个片段,现在竟然又在她的眼前浮现,而且是立体的,活生生的。
汽车驶上公路后,梁晓秀告诉布朗和米拉,她对那个老人印象深刻,在中国人们管那种人叫“雷锋”;而那位德国老人就是“德国雷锋”。布朗不知道雷锋,只说德国人认真,他们问路,德国人告诉他们怎么走,这没什么。
这位德国老人给梁晓秀留下的印象之深刻,远胜过她接触过的其他德国人,因为她觉得老人他给她上了一堂生动的哲学课,使她对德国人有了一个直观、可靠的认识。老人不知道那条路该怎么走,但他却把女儿叫来给他们带路,就这一点而言,他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人。
她想,这就是德国人的个性呀:认真,严谨,负责。这决不是单纯的助人为乐,这里面饱含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她忽然明白:德国的产品质量为何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不就是因为德国人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才制造出那么多举世公认的优质产品吗?
他们很快到达萨尔路易,从那儿到慕尼黑要途经海德堡,布朗建议他们在海德堡住一天,第二天再开往奥地利。
重返海德堡,梁晓秀挺高兴,她太喜欢这个城市了。他们事先没有预定酒店,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一家酒店。布朗一直把车开到海德堡郊区才找到一家酒店。
在酒店附近,梁晓秀看到有很多美国军人在遛弯,她问布朗那一带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国军人。布朗说海德堡是美军在德国的军事基地,有好几万美国军人驻扎在海德堡。
梁晓秀不明白美军为什么驻扎在德国。布朗便给她介绍了有关情况。
二战期间,美军与德军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斗;但是二战之后,这两个国家的军队迅速恢复了关系。美军在德国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梁晓秀默默地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布朗说,二战结束后,许多美国军人对森巴赫、拉姆施泰因、施韦因福特这些地名非常熟悉。他们在这些地方服役并找到了德国朋友。美国在海外最大的军用机场就设在拉姆施泰因;格拉芬沃尔是美军在欧洲的最大培训基地;在兰施图尔则建立了美军在海外的最大野战医院。
“这么说,德国人愿意让美军驻扎在德国?”梁晓秀好奇地问。
“目前两国是盟友。”布朗回答说。
“挺有意思。”
布朗说,位于海德堡的美军总部负责全欧范围22000栋建筑,这些建筑分布在239处。在70年代,美军约有189000名军事人员驻扎在德国,他们分别在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或莱茵兰-普法尔茨等地服役。在凯撒斯劳滕地区,生活着4万名美国军人和他们的家属。
梁晓秀说:“美军人数可真够多的呀。他们和德国人相处的怎样?”
布朗说:“战后,许多美国军人与德国成亲,总数大约有10万人。这些人中有不少退役后在德国定居下来,也有一部分带着家眷回到美国,为美国增添了新的德国移民。”
听了布朗的一番介绍,梁晓秀对德国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德国停留的20多天,梁晓秀感觉德国人有助人为乐的一面,他们助人为乐的做法简直就是“活雷锋”。
汽车开出特里尔不久,布朗就迷路了,他把车开到了乡间小路,怎么也找不着开往萨尔路易的公路。他只好把车停在一个小镇的便道上,下车找人问路。梁晓秀和米拉也下车,四处找人。这时有一位德国老人缓步而来。布朗迎上去,向老人问路,没料到老人的脸一下子红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不知道那条路怎么走。
布朗说没关系,他再问问别人。
布朗刚走两步,老人叫住他说:“先生,请等一等。我女儿可能知道去萨尔路易的路怎么走。我家离这儿不远,请你再等一会儿,我去叫我女儿过来。”
梁晓秀问米拉那个老人说了什么,米拉翻给她听,她听了挺感动,觉得那个德国老人就是助人为乐的典型。
过了十几分钟,老人领着他的女儿过来了。他女儿告诉布朗应该怎么走。老人站在一边,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像在说,我们家终于有人知道这条路了。
布朗听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走。
老人看出了名堂,微笑得意的表情一下子变得焦虑紧张起来。老人叫上了劲,立即果断地采取了最有效的措施:“尼娜,你去把车开来,带这位先生去找那条路!”他说话的口气,简直就像是将军给士兵下命令。
三十几岁的女儿立即服从命令,只说了一句话:“我一会儿就回来!”说完,女儿几乎是奔跑着离开了。
梁晓秀深为感动,马上用德语对老人说:“谢谢你。”
老人也用德语回答说:“别客气。”
不到十分钟,女儿驾车过来了。老人坚定地又下了一道命令:“请你们跟着她的车走!”
“是,先生!”布朗如同士兵一样回答道。他发动着了车后,摇开车窗用德语说:“非常感谢您!”
老人的脸上又有了笑容,用德语干脆利落地说了一句:“不用谢!”那神情似乎是在说这点事,我还办不成?
车开出几十米后,梁晓秀从后视镜看到老人依然站在路边,望着他们的车,那情景就好像将军在为他的士兵送行。布朗跟着老人女儿的车,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才到达通往萨尔路易公路的路口。
梁晓秀下车谢过老人的女儿后,陷入了沉思:这位德国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好像看到了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描绘的一个场景:一位德国老先生为了给从法国来的克利斯朵夫接风洗尘,不顾年迈体弱,深更半夜硬是搭梯子下到地下室,取出珍藏多年的好酒款待客人。结果,老人着了凉,最后竟得了伤风不治而死。几年前读的这个片段,现在竟然又在她的眼前浮现,而且是立体的,活生生的。
汽车驶上公路后,梁晓秀告诉布朗和米拉,她对那个老人印象深刻,在中国人们管那种人叫“雷锋”;而那位德国老人就是“德国雷锋”。布朗不知道雷锋,只说德国人认真,他们问路,德国人告诉他们怎么走,这没什么。
这位德国老人给梁晓秀留下的印象之深刻,远胜过她接触过的其他德国人,因为她觉得老人他给她上了一堂生动的哲学课,使她对德国人有了一个直观、可靠的认识。老人不知道那条路该怎么走,但他却把女儿叫来给他们带路,就这一点而言,他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人。
她想,这就是德国人的个性呀:认真,严谨,负责。这决不是单纯的助人为乐,这里面饱含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她忽然明白:德国的产品质量为何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不就是因为德国人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才制造出那么多举世公认的优质产品吗?
他们很快到达萨尔路易,从那儿到慕尼黑要途经海德堡,布朗建议他们在海德堡住一天,第二天再开往奥地利。
重返海德堡,梁晓秀挺高兴,她太喜欢这个城市了。他们事先没有预定酒店,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一家酒店。布朗一直把车开到海德堡郊区才找到一家酒店。
在酒店附近,梁晓秀看到有很多美国军人在遛弯,她问布朗那一带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国军人。布朗说海德堡是美军在德国的军事基地,有好几万美国军人驻扎在海德堡。
梁晓秀不明白美军为什么驻扎在德国。布朗便给她介绍了有关情况。
二战期间,美军与德军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斗;但是二战之后,这两个国家的军队迅速恢复了关系。美军在德国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梁晓秀默默地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布朗说,二战结束后,许多美国军人对森巴赫、拉姆施泰因、施韦因福特这些地名非常熟悉。他们在这些地方服役并找到了德国朋友。美国在海外最大的军用机场就设在拉姆施泰因;格拉芬沃尔是美军在欧洲的最大培训基地;在兰施图尔则建立了美军在海外的最大野战医院。
“这么说,德国人愿意让美军驻扎在德国?”梁晓秀好奇地问。
“目前两国是盟友。”布朗回答说。
“挺有意思。”
布朗说,位于海德堡的美军总部负责全欧范围22000栋建筑,这些建筑分布在239处。在70年代,美军约有189000名军事人员驻扎在德国,他们分别在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或莱茵兰-普法尔茨等地服役。在凯撒斯劳滕地区,生活着4万名美国军人和他们的家属。
梁晓秀说:“美军人数可真够多的呀。他们和德国人相处的怎样?”
布朗说:“战后,许多美国军人与德国成亲,总数大约有10万人。这些人中有不少退役后在德国定居下来,也有一部分带着家眷回到美国,为美国增添了新的德国移民。”
听了布朗的一番介绍,梁晓秀对德国人又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