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房奴 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天下豪商最新章节!
这下要宣麻了!
终于熬出头了!
自家一身本事,终于能为大宋尽情施展了!
蔡京那个高兴啊……虽然他一看见武好古送来的“对策”,就知道这个幸近憋着坏要害安焘和吕嘉问呢。
可那俩货也不是什么好人,自己厚着脸皮在开封府赖了那么久,他们身为同党也不来拉一把。就凭这样的为人,贬去海州天涯镇也活该!他们根本不是蔡某人的同党,眼前这位武好古才是真够同党啊!
之前武好古给自己的儿子安排进了西苑修造所,现在又给自家支了个能宣麻拜相的仙招……真是太够朋友了!
“崇道小弟,”蔡京放下手中武好古写的陈条,一张圆脸已经笑成了一团,“以后你我就是同……是朋友了!”
武好古的级别提升了!以前最多是蔡京一党的边角料,现在升级成同党了。如果已经还有什么“N贼”的话,武好古估计也能名列其中了。
武好古也不客气,笑着到头,“那小弟以后就叫您一声元长老哥了。”
“好好好。”蔡京笑着到头,只要能够宣麻拜相,别说当武好古的老哥,就是管武好古叫大哥也行啊!
“崇道,”蔡京笑了笑,“吕望之恐怕拆不掉开封府中任何一座兵营吧?”
“不容易拆……”武好古笑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不就是拆迁嘛!吕嘉问肯定是没办法的,可武好古有办法啊——武好古自己是武官,禁军里面也有朋友,而且万家地产行的效率哪里是店宅务能比的?
“若是店宅务办不好,”蔡京看着武好古,“你能接下烂摊子来吗?”
“能啊!”武好古笑道,“我有办法……元长老哥不用担心。”
“行!”蔡京抚了抚巴掌,“我今天就写奏章,明天就递上去。”
他顿了顿,“还有个事情,我得和你说一声,安焘和吕嘉问已经安排御史弹劾你了。”
“是吗?”武好古笑着问,“元长大哥可知道他们要弹劾小弟甚底罪名吗?”
“扇摇国本。”
蔡京还真知道,“弹章由监察御史里行张克公发出,明天大概就要交上去了。”
“扇摇国本?”武好古不大明白,“这罪名怎么出的?卖个房子也关系国本了?”
蔡京笑了笑:“若是参你受贿敛财,弹章递上去就留中了,连拿到崇政殿上议论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得给你按个大一点的罪名。”
说的也是,宋徽宗根本不在乎武好古捞钱啊。而且武好古也不是一个人捞,还帮着宋徽宗捞。参武好古敛财有什么用?别说一个监察御史里行,就是御史中丞赵挺之出面也白搭。
可是卖房造成禁军官兵骚动,动摇国家根本的罪可就大了!哪怕宋徽宗向着武好古,也得拿出来问一问。
只要崇政殿上论这事儿了,曾布、安焘、赵挺之、吕嘉问他们就能一起批斗武好古了。
蔡京又言道:“不过他们也不是要把你参到御史台狱里面去,只是为了把开封府的地产买卖抢到手里。”
这是当然的。把武好古斗倒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皇城司,有开封府,有三衙管军,还有閤门司等等,宋徽宗也不是瞎子、聋子。
不过,曾布、安焘、赵挺之、吕嘉问他们还是可以提出暂停私人经营开封府城内大地产项目的建议。
也不是要永远禁止,只是暂停,然后查明真相,制定规章……当然是由太府寺下的店宅务和平准案来定规矩了。
商人做买卖,官府来定规矩那是完全合乎名分的,宋徽宗也不好阻止吧?
而这些事情一旦交给了太府寺,那武好古就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在开封府内开发新的地产项目了。
……
时间很快就到了转日的中午,今天是纪忆入对的日子,他整了整衣衫,在一名宣赞舍人的引领下,走进崇政殿时,心里忽然想道:武好古现在一定是常来这里吧?多半也不需要閤门司安排觐见,直接就能进来了……他可是有个带御器械的差遣啊!
崇政殿内深处,穿着常服的宋徽宗正在案后安坐,看着先帝哲宗的忠臣纪忆。
也不对,他不是忠臣,他出卖了章惇,还是个反复小人,章惇才是忠臣。
纪忆照着规矩,行了揖拜之礼。赵佶轻轻的叹了口气:“纪忆,你的建言,朕已经看过了,想法倒是不错的。重金招勇士,也合乎祖宗的规矩。只是每个勇士一年200缗的开销,可是不便宜啊!虽然开封府的官地出售可以有些额外的收入,但是土地卖一块少一块,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不是长久之计其实是次要的,主要的问题是……这卖地的钱宋徽宗还要自己花呢!
“陛下可以通过裁剪禁军的员额筹钱。”纪忆奏道,“现在禁军上兵一员每年就要开销50缗,而殿前勇士的开销若以200缗计算,裁掉4名禁军上兵就能雇佣1名勇士了。”
他说得头头是道,也是大部分文官的想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只要舍得花钱,还怕雇不到魏武卒那样的勇士?
不过这话要去问西门青,那肯定是当笑话的。因为勇士在大宋是很稀缺的,现在不是战国,也不汉唐,是“五经勤向窗前读”的大宋。有条件当勇士的地主富农子弟都去读五经了,读五经可读不成勇士。就算有几个没有读书读成秀才的勇士,那也一定有年入超过200缗的营生!
而且那些跑江湖打架斗殴的勇士和上阵打硬仗的勇士不是一个概念。上阵打硬仗的是重步兵,按照《荀子.议兵篇》的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朝廷想花200缗一年就雇佣到这样的勇士了,这不是在做梦吗?
“可是要裁掉那么多的禁军,恐怕会惹出兵乱吧?”
赵佶没想到勇士已经要绝种了,他只想到禁军那些大爷兵也不大好裁——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却深谙养兵的学问。这个和后来的明朝是不一样的,宋朝其实就是佣兵建立的王朝,自然知道养兵的道理。只是把兵养成了废物,但是绝没有把兵养成乞丐……
对于裁军的事情,大宋朝廷也一向比较谨慎。不过也不是没有裁过,王安石就裁了不少。
“陛下,勇士不可多得,一年能招募到两千就不错了。”纪忆也知道勇士有点少了,“国家一年减少八千禁军差不多也够了,现在国家有50万禁军,每年告老或病死的怎么都有两万,今后只需每年招募一万二千,不就可以节省出募集殿前勇士的钱财了吗?”
好像有点道理!
赵佶心算了一下,如果以一兵从军25年计算,一年招募2千精锐和1万2千普通的禁军,那么大宋将来就有5万精锐和30万普通禁军——对了,这30万禁军中至少还有5万西军精锐也是可用的。
也就是说,35万禁军中,至少有10万可用!
“纪忆,”赵佶想了想,又问,“你可知道殿前骑士和乡兵之议吗?”
“知道一些。”
因为“殿前骑士”事件的发生,连带着兵制改革问题最近也热了起来,不时就有些官儿不大,但是挺能写文章的官员给宋徽宗上奏建言。大部分都反对搞“殿前骑士”,一家骑士1500亩田啊!那么多田怎么就给那些武夫了?这叫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如何不捶胸顿足?
另外,还有一些官员认为殿前骑士走的是北周隋唐关陇勋贵的路子,很容易养成势力,对国家的稳定不利。
不过在反对隋唐关陇勋贵的同时,大家又对隋唐的乡兵,也就是府兵推崇不已。认为发展乡兵才是解决大宋兵弱和养兵耗费巨大的一剂良方。
大部分上书官员看好的,都是没有勋贵和士族参与的乡兵……当然了,也没有均田。
“纪忆,你怎么看?”赵佶问。
“陛下,”纪忆奏道,“臣以为,骑士不宜太多,一来无田可分;二来容易让武人做大,犹如昔日隋唐之关陇。”
赵佶点点头,关陇勋贵是建立过三个王朝的……
“至于乡兵,”纪忆顿了顿,“现在朝廷施行的《保甲法》就很好。不过让保丁充当战兵还是不大可行大的,毕竟练兵备战花费巨大,靠乡兵自家是无法承担的。”
“如此说来,”赵佶思索着说,“最好的办法,还是整顿禁军,扩充班直?”
“陛下圣明。”纪忆说,“如今国家的兵制是祖宗所定,只可小改,不可大动。”
“那兵学司呢?”赵佶又问,“不少大臣说应该保留,也有些说应该并入武学。你怎么看?”
这已经是题外话了,赵佶问纪忆,说明对他的能力还是比较相信的。
纪忆道:“臣以为应该并入武学,毕竟武学才是先帝订立的制度。只是过去武学没有办好,今后可以设法改进,吸取兵学司的经验,使之能为国家培养将才。”
这下要宣麻了!
终于熬出头了!
自家一身本事,终于能为大宋尽情施展了!
蔡京那个高兴啊……虽然他一看见武好古送来的“对策”,就知道这个幸近憋着坏要害安焘和吕嘉问呢。
可那俩货也不是什么好人,自己厚着脸皮在开封府赖了那么久,他们身为同党也不来拉一把。就凭这样的为人,贬去海州天涯镇也活该!他们根本不是蔡某人的同党,眼前这位武好古才是真够同党啊!
之前武好古给自己的儿子安排进了西苑修造所,现在又给自家支了个能宣麻拜相的仙招……真是太够朋友了!
“崇道小弟,”蔡京放下手中武好古写的陈条,一张圆脸已经笑成了一团,“以后你我就是同……是朋友了!”
武好古的级别提升了!以前最多是蔡京一党的边角料,现在升级成同党了。如果已经还有什么“N贼”的话,武好古估计也能名列其中了。
武好古也不客气,笑着到头,“那小弟以后就叫您一声元长老哥了。”
“好好好。”蔡京笑着到头,只要能够宣麻拜相,别说当武好古的老哥,就是管武好古叫大哥也行啊!
“崇道,”蔡京笑了笑,“吕望之恐怕拆不掉开封府中任何一座兵营吧?”
“不容易拆……”武好古笑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不就是拆迁嘛!吕嘉问肯定是没办法的,可武好古有办法啊——武好古自己是武官,禁军里面也有朋友,而且万家地产行的效率哪里是店宅务能比的?
“若是店宅务办不好,”蔡京看着武好古,“你能接下烂摊子来吗?”
“能啊!”武好古笑道,“我有办法……元长老哥不用担心。”
“行!”蔡京抚了抚巴掌,“我今天就写奏章,明天就递上去。”
他顿了顿,“还有个事情,我得和你说一声,安焘和吕嘉问已经安排御史弹劾你了。”
“是吗?”武好古笑着问,“元长大哥可知道他们要弹劾小弟甚底罪名吗?”
“扇摇国本。”
蔡京还真知道,“弹章由监察御史里行张克公发出,明天大概就要交上去了。”
“扇摇国本?”武好古不大明白,“这罪名怎么出的?卖个房子也关系国本了?”
蔡京笑了笑:“若是参你受贿敛财,弹章递上去就留中了,连拿到崇政殿上议论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得给你按个大一点的罪名。”
说的也是,宋徽宗根本不在乎武好古捞钱啊。而且武好古也不是一个人捞,还帮着宋徽宗捞。参武好古敛财有什么用?别说一个监察御史里行,就是御史中丞赵挺之出面也白搭。
可是卖房造成禁军官兵骚动,动摇国家根本的罪可就大了!哪怕宋徽宗向着武好古,也得拿出来问一问。
只要崇政殿上论这事儿了,曾布、安焘、赵挺之、吕嘉问他们就能一起批斗武好古了。
蔡京又言道:“不过他们也不是要把你参到御史台狱里面去,只是为了把开封府的地产买卖抢到手里。”
这是当然的。把武好古斗倒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皇城司,有开封府,有三衙管军,还有閤门司等等,宋徽宗也不是瞎子、聋子。
不过,曾布、安焘、赵挺之、吕嘉问他们还是可以提出暂停私人经营开封府城内大地产项目的建议。
也不是要永远禁止,只是暂停,然后查明真相,制定规章……当然是由太府寺下的店宅务和平准案来定规矩了。
商人做买卖,官府来定规矩那是完全合乎名分的,宋徽宗也不好阻止吧?
而这些事情一旦交给了太府寺,那武好古就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在开封府内开发新的地产项目了。
……
时间很快就到了转日的中午,今天是纪忆入对的日子,他整了整衣衫,在一名宣赞舍人的引领下,走进崇政殿时,心里忽然想道:武好古现在一定是常来这里吧?多半也不需要閤门司安排觐见,直接就能进来了……他可是有个带御器械的差遣啊!
崇政殿内深处,穿着常服的宋徽宗正在案后安坐,看着先帝哲宗的忠臣纪忆。
也不对,他不是忠臣,他出卖了章惇,还是个反复小人,章惇才是忠臣。
纪忆照着规矩,行了揖拜之礼。赵佶轻轻的叹了口气:“纪忆,你的建言,朕已经看过了,想法倒是不错的。重金招勇士,也合乎祖宗的规矩。只是每个勇士一年200缗的开销,可是不便宜啊!虽然开封府的官地出售可以有些额外的收入,但是土地卖一块少一块,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不是长久之计其实是次要的,主要的问题是……这卖地的钱宋徽宗还要自己花呢!
“陛下可以通过裁剪禁军的员额筹钱。”纪忆奏道,“现在禁军上兵一员每年就要开销50缗,而殿前勇士的开销若以200缗计算,裁掉4名禁军上兵就能雇佣1名勇士了。”
他说得头头是道,也是大部分文官的想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只要舍得花钱,还怕雇不到魏武卒那样的勇士?
不过这话要去问西门青,那肯定是当笑话的。因为勇士在大宋是很稀缺的,现在不是战国,也不汉唐,是“五经勤向窗前读”的大宋。有条件当勇士的地主富农子弟都去读五经了,读五经可读不成勇士。就算有几个没有读书读成秀才的勇士,那也一定有年入超过200缗的营生!
而且那些跑江湖打架斗殴的勇士和上阵打硬仗的勇士不是一个概念。上阵打硬仗的是重步兵,按照《荀子.议兵篇》的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朝廷想花200缗一年就雇佣到这样的勇士了,这不是在做梦吗?
“可是要裁掉那么多的禁军,恐怕会惹出兵乱吧?”
赵佶没想到勇士已经要绝种了,他只想到禁军那些大爷兵也不大好裁——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却深谙养兵的学问。这个和后来的明朝是不一样的,宋朝其实就是佣兵建立的王朝,自然知道养兵的道理。只是把兵养成了废物,但是绝没有把兵养成乞丐……
对于裁军的事情,大宋朝廷也一向比较谨慎。不过也不是没有裁过,王安石就裁了不少。
“陛下,勇士不可多得,一年能招募到两千就不错了。”纪忆也知道勇士有点少了,“国家一年减少八千禁军差不多也够了,现在国家有50万禁军,每年告老或病死的怎么都有两万,今后只需每年招募一万二千,不就可以节省出募集殿前勇士的钱财了吗?”
好像有点道理!
赵佶心算了一下,如果以一兵从军25年计算,一年招募2千精锐和1万2千普通的禁军,那么大宋将来就有5万精锐和30万普通禁军——对了,这30万禁军中至少还有5万西军精锐也是可用的。
也就是说,35万禁军中,至少有10万可用!
“纪忆,”赵佶想了想,又问,“你可知道殿前骑士和乡兵之议吗?”
“知道一些。”
因为“殿前骑士”事件的发生,连带着兵制改革问题最近也热了起来,不时就有些官儿不大,但是挺能写文章的官员给宋徽宗上奏建言。大部分都反对搞“殿前骑士”,一家骑士1500亩田啊!那么多田怎么就给那些武夫了?这叫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如何不捶胸顿足?
另外,还有一些官员认为殿前骑士走的是北周隋唐关陇勋贵的路子,很容易养成势力,对国家的稳定不利。
不过在反对隋唐关陇勋贵的同时,大家又对隋唐的乡兵,也就是府兵推崇不已。认为发展乡兵才是解决大宋兵弱和养兵耗费巨大的一剂良方。
大部分上书官员看好的,都是没有勋贵和士族参与的乡兵……当然了,也没有均田。
“纪忆,你怎么看?”赵佶问。
“陛下,”纪忆奏道,“臣以为,骑士不宜太多,一来无田可分;二来容易让武人做大,犹如昔日隋唐之关陇。”
赵佶点点头,关陇勋贵是建立过三个王朝的……
“至于乡兵,”纪忆顿了顿,“现在朝廷施行的《保甲法》就很好。不过让保丁充当战兵还是不大可行大的,毕竟练兵备战花费巨大,靠乡兵自家是无法承担的。”
“如此说来,”赵佶思索着说,“最好的办法,还是整顿禁军,扩充班直?”
“陛下圣明。”纪忆说,“如今国家的兵制是祖宗所定,只可小改,不可大动。”
“那兵学司呢?”赵佶又问,“不少大臣说应该保留,也有些说应该并入武学。你怎么看?”
这已经是题外话了,赵佶问纪忆,说明对他的能力还是比较相信的。
纪忆道:“臣以为应该并入武学,毕竟武学才是先帝订立的制度。只是过去武学没有办好,今后可以设法改进,吸取兵学司的经验,使之能为国家培养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