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 老奴恋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腊月元日这一天,梁帝旧邸内外一片忙碌。也幸在这一座府邸本就单独建在毗邻禁苑的宣仁小城中,规模颇为宏大,周边纵有什么喧扰,也不会影响到城中坊民日常生活。
但就算如此,如今这座府邸也早已经是人满为患。除了府中原本家人之外,还有台苑诸多礼官、侍者出出入入。另沈氏本就吴中大宗,如今跃身而成国朝帝宗,自然凡沈氏族人俱感与有荣焉,前前后后入洛者足足有数千之众。
当然,这其中有许多都是血脉已经非常淡薄偏远的,至于真正近支嫡系反而不必赶在这一关键敏感的时刻来到洛阳。比如沈哲子族叔沈恪至今都在留守建康,无缘参加梁帝登基大典。
早在多年前,沈氏便进行过一次分宗,将族人进行了一次梳理,许多偏支远裔或者只是寄生家门之内而无所任劳的族人俱都开出宗籍。
因此严格说来,今次入洛以沈氏族人自标的吴中乡亲,姓沈确是无疑,但其中有超过一半其实已经与吴兴武康这一支沈氏宗族已经没有了什么宗法上的联系。
但是如此大喜之事,沈家这一脉主宗自然也乐得与乡流同喜,既然不远千里的前来祝贺,人情方面肯定是要关照到。
但毕竟也是关系疏远,常年乏于联系,不知这些乡人究竟脾性如何,为了免于发生什么自恃皇亲国戚而乱法悖命的恶事,索性一并安置在宣仁小城中,同样也能彰显沈氏贵而不骄,仍愿与乡亲保持来往的家风。
当然,这些人是很难见到正在紧张准备登基大典的梁帝。不过眼下作为沈氏家主的沈充在经过最开始一段时间的欣喜若狂后,这几日情绪也渐渐的恢复平稳,也有了待人接物、迎来送往的理智与冷静。由沈充在此出面接待一众乡亲,同样也让这些人颇感受宠若惊。
就在腊月元日前一天,梁帝沈维周还忙于接见各边返回的旧人并确定典礼最终出席名单与次序,忙到了深夜才得以休息片刻。但也已经没有了时间再作小睡,因为子时之后典礼便算是正式开始了,梁帝更需要在寅时便在百官奉请下前往禁苑太极宫。
但就算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梁帝精神仍是旺盛,不得不说权力对人而言真是最好的刺激。饶是沈哲子在过往这些年早已经设想过许多次今日场景,但事到临头仍然不能做到完全的淡定,可见这天子尊位对人的诱惑之大。
在将最后一批诏旨定稿审批完毕,交由礼部郎官送往台城后,沈哲子终于得了片刻的闲暇。他缓步行出房间,立在廊下向四周望去,只见府内各处都是灯火喧天,甚至就连深厚的夜幕都被此处喜庆氛围给阻挡在外。
府内虽然灯火通明,但靠近梁帝居舍附近气氛却是非常的安静,这居舍四周俱有胜武军重兵把守,自不会让闲杂人等随意靠近打扰皇帝陛下的清静。而至于其他重要家人,也都各有事务忙碌,此刻也难抽身至此。
眼见皇帝陛下步入庭中,负责守卫此处的胜武军兵长陈甲阔行上前俯首待命,皇帝陛下抬手将之屏退,只在庭中慢踱片刻,夜风寒凉,足以清神。
只是在行到阴影处时,沈哲子却听到廊柱后隐隐传出微弱的啜泣声,他顿足于此倾听片刻,确认不是错觉后,便开口呼道:“谁在那里?”
“啊……”
阴影中传出一个短促惊呼声,旋即一道人影忙不迭自廊柱后蹿出,待其人前行几步,面孔便暴露在灯光范围内,竟是家中老仆刘长。
“阿、阿郎……不、不,陛、陛下……圣人!”
刘长从阴影中行出,颇有几分做贼心虚的语无伦次,又作叉手又要大礼敬拜。
“得了吧,老奴真是可厌,你道繁礼粗习,就能真成谦恭君子?往常如何,往后如何,谁还会因这些责怪你。”
刘长乃是家门老人,随侍身畔已是二十多年光景,沈哲子自然不会待他太过客气,上前抬腿踢了刘长一脚,转又好奇道:“怎么到现在还不休息?不能养足精神,明日迁家入苑若是出了纰漏,小心要你好看!”
可是沈哲子话音刚落,刘长却又突然身躯一颤,老脸皱成一团,涕泪横流,匍匐拜倒抱住自家郎主脚踝便嚎啕道:“老仆死罪、死罪!阿郎将成至尊圣人,如此家门大喜,老仆不该悲戚呜鸣……但请阿郎勿罪,父母生养一身骨血,虽然衰老难用,但记挂在身也是一桩念想……不想临老还要刀兵见血,割我残躯……老、老仆绝不敢违圣人天命,但请阿郎体恤,容我啼哭半夜告慰父母亡魂,往后自然、自然……唉,总算也留一二骨血,忠孝不能两全,我……”
听到刘长这嚎哭泣诉,沈哲子不禁有些发懵,皱眉道:“你在说些什么?”
此时也有几名巡逻士卒闻讯至此,刘长捂住嘴巴,强忍悲声道:“老仆随侍阿郎年久,哪能中途拜别,阿郎往后便是禁中天子圣人,老仆自然也要随为中官,从此之后再非昂藏……”
听到这里,沈哲子总算明白这老家人悲从何来,一时间不免大感哭笑不得,指着刘长笑骂道:“你也不是用在寻常人家,怎么年龄老大不小,见识仍是鄙俗不长,真是辜负父母赐名!一把年纪惹此烦恼,去势又或不去,你与‘昂藏’二字又有什么关系?”
刘长只是低头抹着眼泪道:“此痛终究不是阿郎身受,一件老物伴身几十年,一朝痛舍,这又跟昂藏不昂藏有什么关系?我、我实在是……”
沈哲子听到这话,更是气得忍不住笑:“老物胆壮,还敢讥我?你信不信我即刻便让人割了你?”
刘长闻言后顿时噤声,胯下夹紧,老脸上表情似哭似笑,别扭到了极点。
终究也是府内听用多年老人,见刘长如此纠结状,沈哲子末了还是对他说道:“若只心忧此事,那也不必。之后迁家入苑,无非屋舍更大一些,规令严谨一些,其余概如旧年。你那老物暂且挂在身上,等到何时惹怒了我,便真给你割了发送掖庭作杂役之用!”
“这、这么说,是真的不用割?老仆还能须尾完整,随驾服侍阿郎?”
刘长听到这话,仍是半信半疑,但一双通红老眼中又再次泛起希冀光芒。
“你连忠孝不能两全都说出来,若还要强割了你,我还怕你父母亡灵泉下怨我。滚出去罢,早早入睡,明早苑内中官至此整理,还要你来应付。”
沈哲子又轻踢了刘长一脚,一脸厌弃的说道,老家伙这个年纪早已经人事无能,没想到执念还很强烈。
其实关于内侍中官的问题,此前行台也有讨论。无论前世后世如何,其实单就沈哲子旧年于江东出入禁苑所见,其实苑中真正所用阉人内侍并不多,整个禁苑之内也只在三四百人之间。
这当中自然也有江东朝廷本就因陋就简,皇权长久不振的缘故,但就算是按照正式的中朝规格,禁苑所用阉人也就五六百人便绰绰有余。
禁苑之中,真正需要用到阉人的主要还是帝后寝宫并妃嫔左右。至于一些中官职事如殿中监、大长秋等等内廷职位,往往也会由正常人充任。
当然这也是因为后汉阉祸酷烈,等到三国时期天下又陷入纷争之中,往往强臣执掌国事,皇权本身都岌岌可危,更不会容许阉人冒头。
至于后世如明朝内廷宦官群体庞大到形成内廷十二监,在此世而言,其实既没有那个必要,也没有那个可能,明朝宦官制度的健全,与其说是宫禁日常行为所需,不如说是皇帝用来制衡外廷的一个手段。
其实从古至今,作为君王而言,一直都有引用身边亲近人用以制衡外臣的手段。甚至于一整套皇权体系,就是一个家天下的演变过程。外廷百官之首的丞相,原本这个职位应该说是君王家相,至于九卿则更是家臣的演变,太常掌管家祭,光禄执掌门禁等等。
只是随着这个家越来越庞大,一众家臣也就相应的水涨船高,以至于他们渐渐拥有了限制家主的能力,于是便又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比如后世朝廷大员的尚书,也不过仅仅只是内廷六尚之一的近侍小臣,而皇帝为了制约外臣,便给这些亲近小臣越来越多的权柄,逐渐成为朝廷正法章制。
眼下新梁草创,连登基大典还没有正式完成,朝廷章制更是还没有建设完成,但就算是章制悉定,凭沈哲子此世权势威望,自然也没有要以内廷节制外廷的需求。
若仅仅只是考虑禁苑中日常需要使用的人力,沈哲子又没有一个庞大后宫,不过一妻两妾而已,子女也多冲幼稚嫩,更不需要维持一个规模庞大的内廷。
因是当行台提出这个问题,建议普选罪户、战俘之中性恭健力者充实掖庭,被皇帝陛下暂时搁议。眼下宫禁所用,单单建康苑城中剩余那些已经足用。当然随着子女渐渐长成,禁苑事务渐多,增加内侍中涓那是必须的,但这都可以次第增补,也不必强求一定要一步到位。
有了刘长这老货令人啼笑皆非的打扰,沈哲子心情倒也变得轻松起来,又在廷中闲立片刻,随着侍者上前汇报时间渐近,便就返回室内,开始穿戴君王冠冕,等待百官入此奉请迎驾。
腊月元日这一天,梁帝旧邸内外一片忙碌。也幸在这一座府邸本就单独建在毗邻禁苑的宣仁小城中,规模颇为宏大,周边纵有什么喧扰,也不会影响到城中坊民日常生活。
但就算如此,如今这座府邸也早已经是人满为患。除了府中原本家人之外,还有台苑诸多礼官、侍者出出入入。另沈氏本就吴中大宗,如今跃身而成国朝帝宗,自然凡沈氏族人俱感与有荣焉,前前后后入洛者足足有数千之众。
当然,这其中有许多都是血脉已经非常淡薄偏远的,至于真正近支嫡系反而不必赶在这一关键敏感的时刻来到洛阳。比如沈哲子族叔沈恪至今都在留守建康,无缘参加梁帝登基大典。
早在多年前,沈氏便进行过一次分宗,将族人进行了一次梳理,许多偏支远裔或者只是寄生家门之内而无所任劳的族人俱都开出宗籍。
因此严格说来,今次入洛以沈氏族人自标的吴中乡亲,姓沈确是无疑,但其中有超过一半其实已经与吴兴武康这一支沈氏宗族已经没有了什么宗法上的联系。
但是如此大喜之事,沈家这一脉主宗自然也乐得与乡流同喜,既然不远千里的前来祝贺,人情方面肯定是要关照到。
但毕竟也是关系疏远,常年乏于联系,不知这些乡人究竟脾性如何,为了免于发生什么自恃皇亲国戚而乱法悖命的恶事,索性一并安置在宣仁小城中,同样也能彰显沈氏贵而不骄,仍愿与乡亲保持来往的家风。
当然,这些人是很难见到正在紧张准备登基大典的梁帝。不过眼下作为沈氏家主的沈充在经过最开始一段时间的欣喜若狂后,这几日情绪也渐渐的恢复平稳,也有了待人接物、迎来送往的理智与冷静。由沈充在此出面接待一众乡亲,同样也让这些人颇感受宠若惊。
就在腊月元日前一天,梁帝沈维周还忙于接见各边返回的旧人并确定典礼最终出席名单与次序,忙到了深夜才得以休息片刻。但也已经没有了时间再作小睡,因为子时之后典礼便算是正式开始了,梁帝更需要在寅时便在百官奉请下前往禁苑太极宫。
但就算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梁帝精神仍是旺盛,不得不说权力对人而言真是最好的刺激。饶是沈哲子在过往这些年早已经设想过许多次今日场景,但事到临头仍然不能做到完全的淡定,可见这天子尊位对人的诱惑之大。
在将最后一批诏旨定稿审批完毕,交由礼部郎官送往台城后,沈哲子终于得了片刻的闲暇。他缓步行出房间,立在廊下向四周望去,只见府内各处都是灯火喧天,甚至就连深厚的夜幕都被此处喜庆氛围给阻挡在外。
府内虽然灯火通明,但靠近梁帝居舍附近气氛却是非常的安静,这居舍四周俱有胜武军重兵把守,自不会让闲杂人等随意靠近打扰皇帝陛下的清静。而至于其他重要家人,也都各有事务忙碌,此刻也难抽身至此。
眼见皇帝陛下步入庭中,负责守卫此处的胜武军兵长陈甲阔行上前俯首待命,皇帝陛下抬手将之屏退,只在庭中慢踱片刻,夜风寒凉,足以清神。
只是在行到阴影处时,沈哲子却听到廊柱后隐隐传出微弱的啜泣声,他顿足于此倾听片刻,确认不是错觉后,便开口呼道:“谁在那里?”
“啊……”
阴影中传出一个短促惊呼声,旋即一道人影忙不迭自廊柱后蹿出,待其人前行几步,面孔便暴露在灯光范围内,竟是家中老仆刘长。
“阿、阿郎……不、不,陛、陛下……圣人!”
刘长从阴影中行出,颇有几分做贼心虚的语无伦次,又作叉手又要大礼敬拜。
“得了吧,老奴真是可厌,你道繁礼粗习,就能真成谦恭君子?往常如何,往后如何,谁还会因这些责怪你。”
刘长乃是家门老人,随侍身畔已是二十多年光景,沈哲子自然不会待他太过客气,上前抬腿踢了刘长一脚,转又好奇道:“怎么到现在还不休息?不能养足精神,明日迁家入苑若是出了纰漏,小心要你好看!”
可是沈哲子话音刚落,刘长却又突然身躯一颤,老脸皱成一团,涕泪横流,匍匐拜倒抱住自家郎主脚踝便嚎啕道:“老仆死罪、死罪!阿郎将成至尊圣人,如此家门大喜,老仆不该悲戚呜鸣……但请阿郎勿罪,父母生养一身骨血,虽然衰老难用,但记挂在身也是一桩念想……不想临老还要刀兵见血,割我残躯……老、老仆绝不敢违圣人天命,但请阿郎体恤,容我啼哭半夜告慰父母亡魂,往后自然、自然……唉,总算也留一二骨血,忠孝不能两全,我……”
听到刘长这嚎哭泣诉,沈哲子不禁有些发懵,皱眉道:“你在说些什么?”
此时也有几名巡逻士卒闻讯至此,刘长捂住嘴巴,强忍悲声道:“老仆随侍阿郎年久,哪能中途拜别,阿郎往后便是禁中天子圣人,老仆自然也要随为中官,从此之后再非昂藏……”
听到这里,沈哲子总算明白这老家人悲从何来,一时间不免大感哭笑不得,指着刘长笑骂道:“你也不是用在寻常人家,怎么年龄老大不小,见识仍是鄙俗不长,真是辜负父母赐名!一把年纪惹此烦恼,去势又或不去,你与‘昂藏’二字又有什么关系?”
刘长只是低头抹着眼泪道:“此痛终究不是阿郎身受,一件老物伴身几十年,一朝痛舍,这又跟昂藏不昂藏有什么关系?我、我实在是……”
沈哲子听到这话,更是气得忍不住笑:“老物胆壮,还敢讥我?你信不信我即刻便让人割了你?”
刘长闻言后顿时噤声,胯下夹紧,老脸上表情似哭似笑,别扭到了极点。
终究也是府内听用多年老人,见刘长如此纠结状,沈哲子末了还是对他说道:“若只心忧此事,那也不必。之后迁家入苑,无非屋舍更大一些,规令严谨一些,其余概如旧年。你那老物暂且挂在身上,等到何时惹怒了我,便真给你割了发送掖庭作杂役之用!”
“这、这么说,是真的不用割?老仆还能须尾完整,随驾服侍阿郎?”
刘长听到这话,仍是半信半疑,但一双通红老眼中又再次泛起希冀光芒。
“你连忠孝不能两全都说出来,若还要强割了你,我还怕你父母亡灵泉下怨我。滚出去罢,早早入睡,明早苑内中官至此整理,还要你来应付。”
沈哲子又轻踢了刘长一脚,一脸厌弃的说道,老家伙这个年纪早已经人事无能,没想到执念还很强烈。
其实关于内侍中官的问题,此前行台也有讨论。无论前世后世如何,其实单就沈哲子旧年于江东出入禁苑所见,其实苑中真正所用阉人内侍并不多,整个禁苑之内也只在三四百人之间。
这当中自然也有江东朝廷本就因陋就简,皇权长久不振的缘故,但就算是按照正式的中朝规格,禁苑所用阉人也就五六百人便绰绰有余。
禁苑之中,真正需要用到阉人的主要还是帝后寝宫并妃嫔左右。至于一些中官职事如殿中监、大长秋等等内廷职位,往往也会由正常人充任。
当然这也是因为后汉阉祸酷烈,等到三国时期天下又陷入纷争之中,往往强臣执掌国事,皇权本身都岌岌可危,更不会容许阉人冒头。
至于后世如明朝内廷宦官群体庞大到形成内廷十二监,在此世而言,其实既没有那个必要,也没有那个可能,明朝宦官制度的健全,与其说是宫禁日常行为所需,不如说是皇帝用来制衡外廷的一个手段。
其实从古至今,作为君王而言,一直都有引用身边亲近人用以制衡外臣的手段。甚至于一整套皇权体系,就是一个家天下的演变过程。外廷百官之首的丞相,原本这个职位应该说是君王家相,至于九卿则更是家臣的演变,太常掌管家祭,光禄执掌门禁等等。
只是随着这个家越来越庞大,一众家臣也就相应的水涨船高,以至于他们渐渐拥有了限制家主的能力,于是便又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比如后世朝廷大员的尚书,也不过仅仅只是内廷六尚之一的近侍小臣,而皇帝为了制约外臣,便给这些亲近小臣越来越多的权柄,逐渐成为朝廷正法章制。
眼下新梁草创,连登基大典还没有正式完成,朝廷章制更是还没有建设完成,但就算是章制悉定,凭沈哲子此世权势威望,自然也没有要以内廷节制外廷的需求。
若仅仅只是考虑禁苑中日常需要使用的人力,沈哲子又没有一个庞大后宫,不过一妻两妾而已,子女也多冲幼稚嫩,更不需要维持一个规模庞大的内廷。
因是当行台提出这个问题,建议普选罪户、战俘之中性恭健力者充实掖庭,被皇帝陛下暂时搁议。眼下宫禁所用,单单建康苑城中剩余那些已经足用。当然随着子女渐渐长成,禁苑事务渐多,增加内侍中涓那是必须的,但这都可以次第增补,也不必强求一定要一步到位。
有了刘长这老货令人啼笑皆非的打扰,沈哲子心情倒也变得轻松起来,又在廷中闲立片刻,随着侍者上前汇报时间渐近,便就返回室内,开始穿戴君王冠冕,等待百官入此奉请迎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