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 一盘大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国势最新章节!
有关中日战争的前景与未来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欧美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战争背后牵扯的除了政治还有经济,世界经济已开始了一体化的历程,无论各国的立场如何,都不能避免这种趋势。<-》
伦敦、纽约的金融市场也深刻反映了这一点,凡是与日本有关的有价证券都在飞速下跌,军工类的股票多少还有点逆势上涨的机会,最惨的就是日本国债,在朝鲜战事开始后已跌掉8个点的情况下,又因为关东舰队覆灭的消息而一口气跌掉了13个点。原本日本国债算得上是高息债券,年利息从4-7不等,当然7是欧战前发行的10年期债券,而4则是欧战后因为日本国际地位与国家实力改善后发行的债券,一贯受人追捧。但现在情势反过来了,成为市场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等到北方集团利用杠杆沽空1000万英镑日本债券时,抛售的狂潮已淹没了整个市场。到市场最低点的时候,一张100英镑的日本债券掏出82英镑就能买得到了——考虑到今年12月31日那天日本方面就要还本付息,如果对日本政府有信心,现在杀进去仅仅半年之后就能有29英镑的利润,年收益率超过70,但即便如此,日本债券仍然是一个劲的下跌——显然,众人对日本政府的资信情况深表怀疑。当然,夏海燕下手的都是选择用英镑或者美元记账的日本债券,纯粹日元记账的债券在伦敦市场上早就无人问津。因为日本完全可以利用滥发票子而填补窟窿,不具有操作意义。
如果说在国债上还是牛刀小试的手法外,北方在外汇市场上押注就更大,分别做了价值1亿英镑,5亿美元的中日本币外汇掉期合约——在中日开战之初,市场曾普遍预测日本能赢,因此都是抛华元、吸日元的操作,北方集团趁势进行反向操作,吸华元、抛日元,头寸就慢慢建立起来。市场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是北方集团作为“国策集团”履行政治使命的无奈之举。很多人都在预测何时撑不住而告终,但令人跌碎眼睛的是,北方集团非但没有赔钱,反而赚了盆满钵满——足足2艘列克星敦战巡的利润。《基督教箴言报》在当天的时事评论中写道:……由于战争失利带来的金融影响给日本造成的损失大约在10-20亿日元之间,这还仅仅是额外因为汇率变动而增加的债务,如果算上本来的债务部分,均摊到每个日本成年人身上大约是90-100日元,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现在日元可不是后世发了毛的货币,维持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一个月收入。有30日元就比较体面了,有50日元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而一个日本机械类熟练工人的收入也在30-50日元之间不等,90日元的数字当然非同小可。与此形成相应对照的是,中国债券的价格节节攀升,特别是年息5厘的20年长期建设债券,更是市场热捧的焦点,甚至连一贯谨慎的犹太财团也表示,愿意进一步购买中国债券,特别是希望以华元为本币单位的债券多发行一些。不过,对这一呼声中国政府并没有响应。反倒是北方集团紧接着发行了5000万英镑的企业债券,年息仍然是5厘。
5000万英镑可是了不得的大数字了,以前还没有哪个财团发行过这种规模的债券,虽然战后的英镑币值大大不如战前,但5000万英镑仍然相当于3亿华元。北方集团的资信当然是各国认可的,甚至于金融家们还特意制造了“准国债”这样一个名词来形容,这个名词是如此的贴切以至于美国经济学家j?a?熊彼得先生还专门撰文阐述他对于准国债的看法。按照他的逻辑。准国债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资信力较国债要差一点,但事实上,除非发行国是一个政治、经济主权不能完全自主的国家,否则准国债比真正的国债还要“可靠”一些——因为一旦主权国家宣布拒绝偿付国债。外国很难动用强制手段,甚至还无法走司法渠道,这一点已经为苏俄成立后宣布沙俄债务作废的情况所证实,而准国债毕竟是商业企业发行的,出现问题后处理起来没有那么多政治因素。
食利阶层是不会过多关注理论分析的,除了收益、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外,他们不会关注更多。很多人都记得,在最初发行华元时,华元币值与日元币值基本是等值的,一华元相当于一日元,在很多时候还是日元更为坚挺一些。后来华元的走势一直在上升,在中日山东之战的高峰期,华元相对于日元有了接近30的升值,即便双方结束敌对后的升值幅度也没有小于15,等到了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后,欧美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华元节节攀升,到《凡尔赛合约》签署的时候,一英镑甚至只能换到5.5华元,最近汇率这两年才有所回升。考虑到华元英镑最初10:1的汇率,如果那时候就开始持有华元基本建设债券,则除去每年5的收益外,还能有额外的汇兑收益。只是,华元债券只在中国才有发售,一般人很难购置,而北方集团在伦敦市场发行的债券却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对北方集团在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能力,欧美各大财团都是极为敬佩的,欧战已证明了北方集团的英明,现在中日的金融之战同样也在验证这个道理,只是北方集团现在的举动未免很有婿人意料,给人以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市场明明对华元本币债券十分热衷,甚至可以接受年息3.5厘的华元债券,为什么北方集团对这种需求视而不见,反而还要继续发行5厘的英镑债券呢?既然已拥有了“准国债”的地位,为什么不凭借这一优势而寻求最低成本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伦敦、纽约的银行家们试图分析整个行为背后的来龙去脉,但看到的却是用传统经济规律无法解释的现象: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债务国,仅次于德国,但骇人听闻的是,中国居然同时还是世界上本币币值最坚挺的国家——没有之一,近10年来除了相对于黄金略有贬值外,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都是升值的,而无论是资本项目还是经常项目,中国都处于大规模入超的地位——这是用经典理论难以解释的事情。更让人崩溃的是,华元的发行量逐年都在扩张,虽然中国央行的有关数据统计是秘而不宣的,可在华金融机构的头面人物都是人精,私下估计华元10余年来流通量至少增加了5倍,如果这种行为出现在其他国家一定引起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但华元的币值却是一路走高,通胀也十分温和。
这种奇异现象已颠覆了经典经济理论的基础,有关冲击效应差不多类似于量子力学对传统牛顿理论的冲击,可现在的事实是,量子力学的基础已基本建立起来了,而中国货币现象的理论解释却一直未能成型。为了近距离考察中国经济,著名的费呀程式发明者,计量经济学掌门人、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先生宣布接受中美学术交流基金的聘请,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为期3年的客座教授,重点探讨分析中国这种特异的货币现象。
自然,也有忧心忡忡的“国际友人”对华元不断的升值情况表示忧虑:本币不断升值的后果必然窒息货物出口,形成显著的贸易逆差,倘若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不能抵消这个逆差,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会面临经济的全面崩溃,这种说法在学术圈中被概括为“中国崩溃论”而颇有市场。到目前为止,华元还是执行了“银块本位制”,任何人只要持有华元都可以向中国商业银行或者央行申请兑换,有一些投机资本就试图做空中国,但他们的努力从来没有得逞过,无论多么巨大的数字,都能为中国政府轻而易举的化解——政府有源源不断的白银供给,但投机资本却找不到可以无限供给华元的场所。
“北方集团与中国政府的经济共生效应远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大,作为第二财政部与第二央行,北方集团所能调度的资源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况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原生效应和溢出效应你们都视而不见——只有1929经济大危机才能告诉你们,什么是国家垄断以及怎么样才能实现国家垄断……”夏海燕冷笑一声,“至于为什么发行英镑债券,原因是我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你们是不会懂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本站投推荐票、月票,
有关中日战争的前景与未来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欧美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战争背后牵扯的除了政治还有经济,世界经济已开始了一体化的历程,无论各国的立场如何,都不能避免这种趋势。<-》
伦敦、纽约的金融市场也深刻反映了这一点,凡是与日本有关的有价证券都在飞速下跌,军工类的股票多少还有点逆势上涨的机会,最惨的就是日本国债,在朝鲜战事开始后已跌掉8个点的情况下,又因为关东舰队覆灭的消息而一口气跌掉了13个点。原本日本国债算得上是高息债券,年利息从4-7不等,当然7是欧战前发行的10年期债券,而4则是欧战后因为日本国际地位与国家实力改善后发行的债券,一贯受人追捧。但现在情势反过来了,成为市场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等到北方集团利用杠杆沽空1000万英镑日本债券时,抛售的狂潮已淹没了整个市场。到市场最低点的时候,一张100英镑的日本债券掏出82英镑就能买得到了——考虑到今年12月31日那天日本方面就要还本付息,如果对日本政府有信心,现在杀进去仅仅半年之后就能有29英镑的利润,年收益率超过70,但即便如此,日本债券仍然是一个劲的下跌——显然,众人对日本政府的资信情况深表怀疑。当然,夏海燕下手的都是选择用英镑或者美元记账的日本债券,纯粹日元记账的债券在伦敦市场上早就无人问津。因为日本完全可以利用滥发票子而填补窟窿,不具有操作意义。
如果说在国债上还是牛刀小试的手法外,北方在外汇市场上押注就更大,分别做了价值1亿英镑,5亿美元的中日本币外汇掉期合约——在中日开战之初,市场曾普遍预测日本能赢,因此都是抛华元、吸日元的操作,北方集团趁势进行反向操作,吸华元、抛日元,头寸就慢慢建立起来。市场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是北方集团作为“国策集团”履行政治使命的无奈之举。很多人都在预测何时撑不住而告终,但令人跌碎眼睛的是,北方集团非但没有赔钱,反而赚了盆满钵满——足足2艘列克星敦战巡的利润。《基督教箴言报》在当天的时事评论中写道:……由于战争失利带来的金融影响给日本造成的损失大约在10-20亿日元之间,这还仅仅是额外因为汇率变动而增加的债务,如果算上本来的债务部分,均摊到每个日本成年人身上大约是90-100日元,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现在日元可不是后世发了毛的货币,维持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一个月收入。有30日元就比较体面了,有50日元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而一个日本机械类熟练工人的收入也在30-50日元之间不等,90日元的数字当然非同小可。与此形成相应对照的是,中国债券的价格节节攀升,特别是年息5厘的20年长期建设债券,更是市场热捧的焦点,甚至连一贯谨慎的犹太财团也表示,愿意进一步购买中国债券,特别是希望以华元为本币单位的债券多发行一些。不过,对这一呼声中国政府并没有响应。反倒是北方集团紧接着发行了5000万英镑的企业债券,年息仍然是5厘。
5000万英镑可是了不得的大数字了,以前还没有哪个财团发行过这种规模的债券,虽然战后的英镑币值大大不如战前,但5000万英镑仍然相当于3亿华元。北方集团的资信当然是各国认可的,甚至于金融家们还特意制造了“准国债”这样一个名词来形容,这个名词是如此的贴切以至于美国经济学家j?a?熊彼得先生还专门撰文阐述他对于准国债的看法。按照他的逻辑。准国债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资信力较国债要差一点,但事实上,除非发行国是一个政治、经济主权不能完全自主的国家,否则准国债比真正的国债还要“可靠”一些——因为一旦主权国家宣布拒绝偿付国债。外国很难动用强制手段,甚至还无法走司法渠道,这一点已经为苏俄成立后宣布沙俄债务作废的情况所证实,而准国债毕竟是商业企业发行的,出现问题后处理起来没有那么多政治因素。
食利阶层是不会过多关注理论分析的,除了收益、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外,他们不会关注更多。很多人都记得,在最初发行华元时,华元币值与日元币值基本是等值的,一华元相当于一日元,在很多时候还是日元更为坚挺一些。后来华元的走势一直在上升,在中日山东之战的高峰期,华元相对于日元有了接近30的升值,即便双方结束敌对后的升值幅度也没有小于15,等到了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后,欧美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华元节节攀升,到《凡尔赛合约》签署的时候,一英镑甚至只能换到5.5华元,最近汇率这两年才有所回升。考虑到华元英镑最初10:1的汇率,如果那时候就开始持有华元基本建设债券,则除去每年5的收益外,还能有额外的汇兑收益。只是,华元债券只在中国才有发售,一般人很难购置,而北方集团在伦敦市场发行的债券却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对北方集团在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能力,欧美各大财团都是极为敬佩的,欧战已证明了北方集团的英明,现在中日的金融之战同样也在验证这个道理,只是北方集团现在的举动未免很有婿人意料,给人以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市场明明对华元本币债券十分热衷,甚至可以接受年息3.5厘的华元债券,为什么北方集团对这种需求视而不见,反而还要继续发行5厘的英镑债券呢?既然已拥有了“准国债”的地位,为什么不凭借这一优势而寻求最低成本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伦敦、纽约的银行家们试图分析整个行为背后的来龙去脉,但看到的却是用传统经济规律无法解释的现象: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债务国,仅次于德国,但骇人听闻的是,中国居然同时还是世界上本币币值最坚挺的国家——没有之一,近10年来除了相对于黄金略有贬值外,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都是升值的,而无论是资本项目还是经常项目,中国都处于大规模入超的地位——这是用经典理论难以解释的事情。更让人崩溃的是,华元的发行量逐年都在扩张,虽然中国央行的有关数据统计是秘而不宣的,可在华金融机构的头面人物都是人精,私下估计华元10余年来流通量至少增加了5倍,如果这种行为出现在其他国家一定引起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但华元的币值却是一路走高,通胀也十分温和。
这种奇异现象已颠覆了经典经济理论的基础,有关冲击效应差不多类似于量子力学对传统牛顿理论的冲击,可现在的事实是,量子力学的基础已基本建立起来了,而中国货币现象的理论解释却一直未能成型。为了近距离考察中国经济,著名的费呀程式发明者,计量经济学掌门人、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先生宣布接受中美学术交流基金的聘请,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为期3年的客座教授,重点探讨分析中国这种特异的货币现象。
自然,也有忧心忡忡的“国际友人”对华元不断的升值情况表示忧虑:本币不断升值的后果必然窒息货物出口,形成显著的贸易逆差,倘若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不能抵消这个逆差,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会面临经济的全面崩溃,这种说法在学术圈中被概括为“中国崩溃论”而颇有市场。到目前为止,华元还是执行了“银块本位制”,任何人只要持有华元都可以向中国商业银行或者央行申请兑换,有一些投机资本就试图做空中国,但他们的努力从来没有得逞过,无论多么巨大的数字,都能为中国政府轻而易举的化解——政府有源源不断的白银供给,但投机资本却找不到可以无限供给华元的场所。
“北方集团与中国政府的经济共生效应远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大,作为第二财政部与第二央行,北方集团所能调度的资源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况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原生效应和溢出效应你们都视而不见——只有1929经济大危机才能告诉你们,什么是国家垄断以及怎么样才能实现国家垄断……”夏海燕冷笑一声,“至于为什么发行英镑债券,原因是我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你们是不会懂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本站投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