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政治交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明朝伪君子最新章节!
两大权臣一搭一唱,金殿上听戏的大臣们惊呆了。
事情的发展似乎超出了每个人的意料,原以为秦堪和刘瑾会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原以为一贯温文尔雅的秦侯爷这次会露出锋利的獠牙,彻底打破和刘瑾之间表面上的和睦,从此不死不休,然而谁也想到,秦堪和刘瑾居然配合得如此默契,仿佛昨晚锦衣卫屠戮西厂根本就是两位大人物事先排演好的一场戏似的。
刘瑾到底怎么了?他为何如此忍气吞声?
站在朝班中的李东阳眼中异色一闪,神情也颇为惊讶,仔细想了想,顿时露出几分了然。
不出意料的话,刘瑾必然被秦堪拿住把柄了,不然以刘瑾的为人,断不会如此忍让。
一抹懊恼闪过李东阳眼底,情不自禁朝殿中的秦堪看去。
原以为能以此事引秦堪和他自成一派的朝中势力参与对刘瑾的争斗,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小狐狸奸滑狡诈,终究还是没能让他入局……
一场泼天的大事件,两位最高当事人嘴里说出来,却仅只“误会”二字便带过去了,当然,还有一个说出来连猪都不信,充分藐视朝堂大人们智商的爱恨情仇悬疑三角不伦狗血故事……
预料中的争斗没有如期上演,本来坐山观虎斗的大臣们失望之余自然不能坐视事件发展。
这件事背后很多内情他们并不清楚,大臣们只看到了表象。表象就是秦堪和刘瑾一搭一唱,显然背地里结成了政治同盟,至于昨晚锦衣卫屠戮西厂,而刘瑾处处忍让并不追究,大概便是为了与秦堪结成同盟而妥协出来的条件,如此一来刘瑾付出的只是西厂几百个不值一提的番子的性命,而得到的却是秦堪这个强有力的政治盟友,从此地位愈发牢固不可破,孰轻孰重一眼分明。
如今的朝堂在刘瑾的淫威下已然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了,若刘瑾再添秦堪这样一个恐怖的政治盟友。大臣们以后日子怎么过?
六部尚书和侍郎们心一沉。还没发话,几名言官御史率先出班跪拜,大声奏道:“陛下,京师皇城内秦堪私调锦衣卫。妄动刀兵。不仅火烧西厂房屋数栋。更杀死杀伤西厂番子数百人,此而不诛,国法奚用?臣等请陛下严惩!”
不少大臣跪下同声附和。
朱厚照犯难了。
少年皇帝虽然荒唐昏庸。可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不信秦堪和刘瑾合作完成的那个故事接龙,也就是听个乐儿罢了,不论事情真相如何,朱厚照心底一直拿秦堪当兄长一般,怎么说他也不想处罚秦堪。
见大臣们纷纷跪地请求严惩秦堪,朱厚照眉头深拧起来。
大明的历史其实就是皇帝和大臣斗智斗勇的历史,然而正德皇帝太年轻,跟大臣们斗还太嫩了点儿,有心想保秦堪,却又拿不出充分的理由,朱厚照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情不自禁地瞟向秦堪。
“严惩,呃,对,自然是要严惩的……”朱厚照眼睛眨了眨,他并不蠢,刚才秦堪和刘瑾破天荒地搭台唱戏颇令他惊讶,如若说到严惩秦堪,这事儿交给刘瑾怕是再好不过。
“刘瑾……“
“老奴在。”
“你觉得此事该如何严惩才对?”
刘瑾暗暗一叹,道:“按律,官员犯法,交由刑部和大理寺议罪惩处,不过昨晚之事乃厂卫私斗,厂卫直属皇帝,秦堪是锦衣卫指挥使,议罪若经刑部和大理寺殊有不妥……”
群臣心头一沉,刘瑾四两拨千斤,一场屠戮竟以“厂卫私斗”四字轻描淡写带过,看来今日他是铁了心要保秦堪了。
——这俩混帐私底下到底怎生勾搭在一起了?费解啊!
朱厚照却两眼一亮:“既然不经刑部和大理寺,依你之见当如何议罪?”
刘瑾躬身道:“大明立国以来,除了永乐年时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意欲谋反,被永乐皇帝亲自下旨诛灭九族外,倒是鲜有锦衣卫指挥使身犯国法,史无前例可鉴,老奴倒也为难得紧……依老奴之愚见,厂卫之事自然由陛下圣裁,若陛下不想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费神,不如便由内阁三位大学士和老奴的司礼监代陛下分忧,待内阁和司礼监廷议之后,再向陛下禀报结果……”
朱厚照很快点头:“如此甚好,便交给内阁和司礼监廷议,你们议出的结果,想必大臣们都是信服的。”
此言一出,下面的大臣顿时不乐意了。
如今内阁三位大学士早已不是铁板一块,其中焦芳靠抱刘瑾大腿上位,李东阳这只老狐狸油滑奸诈,杨廷和则事事中立,司礼监更是刘瑾的一言堂,秦堪若交由内阁和司礼监议罪,按今日秦堪和刘瑾同穿一条裤子的场面来看,你们议到最后搞不好会弄出个不罪反奖的结果来。
不得不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摊上正德皇帝这么一根歪上梁,下面的内阁司礼监能好到哪里去?大明正德年间朝政失控,内外事务悉数决于阉宦,内阁威信大丧,在六部和都察院等大臣们中失去了公信力,凭心而论,朱厚照的责任不小,大臣们难道就没责任了?
无视下面大臣们不满的嗡嗡声,刘瑾笑着朝朱厚照一躬身:“老奴遵陛下旨意。”
转过身面向朝臣时,刘瑾的满面笑意消逝无踪,目光满含煞气地朝殿中一扫,大明内相威势毕露,大臣们纷纷肃立不语,真真是敢怒不敢言。
目光仿佛不经意般扫过秦堪,却见秦堪立于殿中面带温和微笑,满殿大臣被刘瑾的威势吓得噤若寒蝉之时。唯独秦堪傲立不动,渊渟岳峙。
刘瑾的目光愈发阴沉怨毒。
*****************************************************************
诡异的早朝散去,内阁和司礼监对秦堪议罪尚无结果,自然更不会将堂堂国侯关入大狱,当然,大臣们都恨不得秦堪落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但刘公公怎会答应?
朱厚照兴致勃勃叫秦堪乾清宫觐见,迎着无数大臣复杂的目光,秦堪走出奉天殿,朝右一拐便往乾清宫走去。
不出意料。走到乾清宫外的玉阶下时。秦堪便看到刘瑾站在阶前静静地等着他,脸上森然如冰,目光似刀锋般不停在秦堪身上刮来剜去,显然想用眼神杀死他。
“刘公公。久违不见。气色仍旧白里透红。吹弹可破,实实羡煞本侯啊……”秦堪拱手热情招呼道。
昨晚杀过西厂番子后,秦堪胸中一股怒气终于宣泄出去。脾气也好多了,连跟刘瑾说话也顺带着吃起了豆腐。
刘瑾的表现却恰恰相反,今日早朝被小人胁迫,他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却发作不得,所谓“气色白里透红”,纯粹是被秦堪给气的。
“哼!侯爷才着实教杂家羡煞啊!”
这话倒令秦堪当仁不让,他能让刘瑾羡煞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长胡子这么高难度的事情,刘公公是肯定做不到的,教刘瑾怎能不羡煞?
刘瑾不阴不阳扔下这句话,接着道:“侯爷昨晚大发神威,今日早朝杂家又曲意配合,为侯爷前后铺垫圆场,侯爷气也撒了,面子也挣了,以往恩怨可否就此罢手?”
经过天津伏击和昨晚西厂被屠两件事后,二人差不多算是撕破脸,关系处到这个地步,刘瑾也犯不着再藏着掖着,说话便毫不客气直奔主题了。
至于“恩怨就此罢手”,自然是指刘瑾自己认为被秦堪拿捏住的把柄。
从早朝时刘瑾刻意配合的情形开始,秦堪便感到万分后悔。
大家都是聪明人,都干过见不得人的事,道德底线差不多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把柄这东西一般不会轻易露出来让别人拿捏,从刘瑾的表现来看,秦堪无疑错过了一个能拿捏住他的大把柄。
回想起当初在天津城外被伏击,西厂四百余名高手拼死厮杀,其中有个方脸黑衣的汉子大声指挥叱喝,想必是首脑人物,后来打扫战场时被人认出来那是西厂大档头武扈的尸首,秦堪当时便颇为懊恼,若将这家伙活捉后问出口供,人证物证俱在的话,刘瑾这条老命可就真的走到头了。
可惜当时双方都在忘情拼命,混战之中只求杀敌,谁还顾得上活捉对方头目?错过这个把柄只能说是天意如此,刘瑾气数未尽。
“刘公公言重了,本侯向来引公公为生平知己,何来恩怨可言?”秦堪故意装糊涂。
刘瑾老脸一白,压低了声音怒道:“侯爷,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杂家要的是武扈!今日杂家这般委曲求全,侯爷也都看到了,莫非你以为拿捏了杂家的把柄,杂家便从此受你摆布了么?秦堪,不要逼杂家与你拼个鱼死网破!”
秦堪笑了两声,忽然没头没脑换了个话题:“刘公公,内阁和司礼监廷议要定我的罪呢,公公觉得我会不会有事?”
刘瑾顿知秦堪话中之意,重重一哼道:“杂家保你没罪,满朝文武谁敢反对,杂家有一个杀一个,这样行不行?”
秦堪拱手感动道:“公公义薄云天,不愧为秦某生平知己,恨不能与公公共奏高山流水……”
“少废话,武扈呢?”
“内阁和司礼监的廷议结果出来后,武扈自然送还给刘公公。”
****************************************************************
乾清宫内。
朱厚照穿着明黄便袍坐在书案后,见秦堪入殿正待给他施礼,朱厚照站起身兴奋地朝他一挥手:“虚礼免了,秦堪,走,朕带你去瞧瞧豹房,刘瑾这老狗办事利落,不到一年时间,豹房便建得有模有样,再过几个月便可住进去了,以后豹房便是朕真正的家。走,朕请你去家里做客……”
秦堪苦笑道:“陛下,你这也太急了点吧?臣还没向你禀报天津白莲教造反之事呢。”
朱厚照笑道:“你办事何时办砸过?不用禀报了,自天津白莲教造反以来,六卫指挥使每日三道奏疏直入深宫,朕对此事很清楚。”
秦堪羞惭道:“臣办事不力,终究被白莲教跑了三千反贼,事情没办好,请陛下责罚。”
朱厚照摇头道:“当时情形朕已知晓,秦堪,你尽力了,反贼那么多,天津那么大,不可能一网打尽的,三千反贼而已,散入民间无非滴水入海,翻不起波浪,也成不了气候,你不必自责。”
顿了顿,朱厚照笑道:“军报入京,刘瑾为你说了不少好话,朝中大臣喜欢叽歪罗嗦,也被刘瑾压下去了,你在前方平贼,内阁和六部并未给你太多掣肘,刘瑾在其中出力不小。”
秦堪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进殿到现在,朱厚照只说了几句话,其中两句都是夸刘瑾,这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语?
朱厚照拍了拍手,两名宦官进殿,手里各捧着一个古朴尘封的酒坛,搁在书案上后恭谨退出。
朱厚照指着案上两坛酒,笑道:“这是浙江绍兴的陈年花雕,据说年份久远,一百多年了,当初太祖皇帝与张士诚决战江南,徐达元帅镇守绍兴,闻知太祖大胜,徐元帅大喜之下于绍兴城中大宴将士,宴后埋下花雕百坛以为纪念,随后百余年沧海桑田,埋下的这一百坛酒竟被后人给忘了,后来刘瑾无意中翻阅宫中藏书方才获悉此事,又知你是绍兴人,于是命当地知府将百坛美酒挖出来呈送京师,只不过年月太久,每坛酒已只剩了一丝丝,全部加起来也只剩这两坛了……”
秦堪惊异地瞧着朱厚照。
朱厚照尴尬地一笑,道:“收下吧,朕不好酒,这是刘瑾特意送你的……”
秦堪呆怔半晌,方才长长一叹:“陛下为刘瑾卖命鼓吹,而且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到底想说什么,请陛下直言吧。”
朱厚照笑容一敛,也叹了口气:“秦堪,昨晚之事朕无意追究错对,你是朕最好的朋友,刘瑾是朕最亲近的家人,满朝上下,朕只对你们毫无保留的信任,朕是真心希望你们二人和睦共处,为朕辅佐朝纲,咱们三人合力干点大事给那些大臣们瞧瞧,可是……朕看得出,你和刘瑾似乎有了嫌隙,这是朕最不想看到的,秦堪,你和刘瑾若斗起来,朕这辈子也不快活了……”(未完待续。。)
两大权臣一搭一唱,金殿上听戏的大臣们惊呆了。
事情的发展似乎超出了每个人的意料,原以为秦堪和刘瑾会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原以为一贯温文尔雅的秦侯爷这次会露出锋利的獠牙,彻底打破和刘瑾之间表面上的和睦,从此不死不休,然而谁也想到,秦堪和刘瑾居然配合得如此默契,仿佛昨晚锦衣卫屠戮西厂根本就是两位大人物事先排演好的一场戏似的。
刘瑾到底怎么了?他为何如此忍气吞声?
站在朝班中的李东阳眼中异色一闪,神情也颇为惊讶,仔细想了想,顿时露出几分了然。
不出意料的话,刘瑾必然被秦堪拿住把柄了,不然以刘瑾的为人,断不会如此忍让。
一抹懊恼闪过李东阳眼底,情不自禁朝殿中的秦堪看去。
原以为能以此事引秦堪和他自成一派的朝中势力参与对刘瑾的争斗,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小狐狸奸滑狡诈,终究还是没能让他入局……
一场泼天的大事件,两位最高当事人嘴里说出来,却仅只“误会”二字便带过去了,当然,还有一个说出来连猪都不信,充分藐视朝堂大人们智商的爱恨情仇悬疑三角不伦狗血故事……
预料中的争斗没有如期上演,本来坐山观虎斗的大臣们失望之余自然不能坐视事件发展。
这件事背后很多内情他们并不清楚,大臣们只看到了表象。表象就是秦堪和刘瑾一搭一唱,显然背地里结成了政治同盟,至于昨晚锦衣卫屠戮西厂,而刘瑾处处忍让并不追究,大概便是为了与秦堪结成同盟而妥协出来的条件,如此一来刘瑾付出的只是西厂几百个不值一提的番子的性命,而得到的却是秦堪这个强有力的政治盟友,从此地位愈发牢固不可破,孰轻孰重一眼分明。
如今的朝堂在刘瑾的淫威下已然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了,若刘瑾再添秦堪这样一个恐怖的政治盟友。大臣们以后日子怎么过?
六部尚书和侍郎们心一沉。还没发话,几名言官御史率先出班跪拜,大声奏道:“陛下,京师皇城内秦堪私调锦衣卫。妄动刀兵。不仅火烧西厂房屋数栋。更杀死杀伤西厂番子数百人,此而不诛,国法奚用?臣等请陛下严惩!”
不少大臣跪下同声附和。
朱厚照犯难了。
少年皇帝虽然荒唐昏庸。可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不信秦堪和刘瑾合作完成的那个故事接龙,也就是听个乐儿罢了,不论事情真相如何,朱厚照心底一直拿秦堪当兄长一般,怎么说他也不想处罚秦堪。
见大臣们纷纷跪地请求严惩秦堪,朱厚照眉头深拧起来。
大明的历史其实就是皇帝和大臣斗智斗勇的历史,然而正德皇帝太年轻,跟大臣们斗还太嫩了点儿,有心想保秦堪,却又拿不出充分的理由,朱厚照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情不自禁地瞟向秦堪。
“严惩,呃,对,自然是要严惩的……”朱厚照眼睛眨了眨,他并不蠢,刚才秦堪和刘瑾破天荒地搭台唱戏颇令他惊讶,如若说到严惩秦堪,这事儿交给刘瑾怕是再好不过。
“刘瑾……“
“老奴在。”
“你觉得此事该如何严惩才对?”
刘瑾暗暗一叹,道:“按律,官员犯法,交由刑部和大理寺议罪惩处,不过昨晚之事乃厂卫私斗,厂卫直属皇帝,秦堪是锦衣卫指挥使,议罪若经刑部和大理寺殊有不妥……”
群臣心头一沉,刘瑾四两拨千斤,一场屠戮竟以“厂卫私斗”四字轻描淡写带过,看来今日他是铁了心要保秦堪了。
——这俩混帐私底下到底怎生勾搭在一起了?费解啊!
朱厚照却两眼一亮:“既然不经刑部和大理寺,依你之见当如何议罪?”
刘瑾躬身道:“大明立国以来,除了永乐年时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意欲谋反,被永乐皇帝亲自下旨诛灭九族外,倒是鲜有锦衣卫指挥使身犯国法,史无前例可鉴,老奴倒也为难得紧……依老奴之愚见,厂卫之事自然由陛下圣裁,若陛下不想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费神,不如便由内阁三位大学士和老奴的司礼监代陛下分忧,待内阁和司礼监廷议之后,再向陛下禀报结果……”
朱厚照很快点头:“如此甚好,便交给内阁和司礼监廷议,你们议出的结果,想必大臣们都是信服的。”
此言一出,下面的大臣顿时不乐意了。
如今内阁三位大学士早已不是铁板一块,其中焦芳靠抱刘瑾大腿上位,李东阳这只老狐狸油滑奸诈,杨廷和则事事中立,司礼监更是刘瑾的一言堂,秦堪若交由内阁和司礼监议罪,按今日秦堪和刘瑾同穿一条裤子的场面来看,你们议到最后搞不好会弄出个不罪反奖的结果来。
不得不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摊上正德皇帝这么一根歪上梁,下面的内阁司礼监能好到哪里去?大明正德年间朝政失控,内外事务悉数决于阉宦,内阁威信大丧,在六部和都察院等大臣们中失去了公信力,凭心而论,朱厚照的责任不小,大臣们难道就没责任了?
无视下面大臣们不满的嗡嗡声,刘瑾笑着朝朱厚照一躬身:“老奴遵陛下旨意。”
转过身面向朝臣时,刘瑾的满面笑意消逝无踪,目光满含煞气地朝殿中一扫,大明内相威势毕露,大臣们纷纷肃立不语,真真是敢怒不敢言。
目光仿佛不经意般扫过秦堪,却见秦堪立于殿中面带温和微笑,满殿大臣被刘瑾的威势吓得噤若寒蝉之时。唯独秦堪傲立不动,渊渟岳峙。
刘瑾的目光愈发阴沉怨毒。
*****************************************************************
诡异的早朝散去,内阁和司礼监对秦堪议罪尚无结果,自然更不会将堂堂国侯关入大狱,当然,大臣们都恨不得秦堪落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但刘公公怎会答应?
朱厚照兴致勃勃叫秦堪乾清宫觐见,迎着无数大臣复杂的目光,秦堪走出奉天殿,朝右一拐便往乾清宫走去。
不出意料。走到乾清宫外的玉阶下时。秦堪便看到刘瑾站在阶前静静地等着他,脸上森然如冰,目光似刀锋般不停在秦堪身上刮来剜去,显然想用眼神杀死他。
“刘公公。久违不见。气色仍旧白里透红。吹弹可破,实实羡煞本侯啊……”秦堪拱手热情招呼道。
昨晚杀过西厂番子后,秦堪胸中一股怒气终于宣泄出去。脾气也好多了,连跟刘瑾说话也顺带着吃起了豆腐。
刘瑾的表现却恰恰相反,今日早朝被小人胁迫,他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却发作不得,所谓“气色白里透红”,纯粹是被秦堪给气的。
“哼!侯爷才着实教杂家羡煞啊!”
这话倒令秦堪当仁不让,他能让刘瑾羡煞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长胡子这么高难度的事情,刘公公是肯定做不到的,教刘瑾怎能不羡煞?
刘瑾不阴不阳扔下这句话,接着道:“侯爷昨晚大发神威,今日早朝杂家又曲意配合,为侯爷前后铺垫圆场,侯爷气也撒了,面子也挣了,以往恩怨可否就此罢手?”
经过天津伏击和昨晚西厂被屠两件事后,二人差不多算是撕破脸,关系处到这个地步,刘瑾也犯不着再藏着掖着,说话便毫不客气直奔主题了。
至于“恩怨就此罢手”,自然是指刘瑾自己认为被秦堪拿捏住的把柄。
从早朝时刘瑾刻意配合的情形开始,秦堪便感到万分后悔。
大家都是聪明人,都干过见不得人的事,道德底线差不多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把柄这东西一般不会轻易露出来让别人拿捏,从刘瑾的表现来看,秦堪无疑错过了一个能拿捏住他的大把柄。
回想起当初在天津城外被伏击,西厂四百余名高手拼死厮杀,其中有个方脸黑衣的汉子大声指挥叱喝,想必是首脑人物,后来打扫战场时被人认出来那是西厂大档头武扈的尸首,秦堪当时便颇为懊恼,若将这家伙活捉后问出口供,人证物证俱在的话,刘瑾这条老命可就真的走到头了。
可惜当时双方都在忘情拼命,混战之中只求杀敌,谁还顾得上活捉对方头目?错过这个把柄只能说是天意如此,刘瑾气数未尽。
“刘公公言重了,本侯向来引公公为生平知己,何来恩怨可言?”秦堪故意装糊涂。
刘瑾老脸一白,压低了声音怒道:“侯爷,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杂家要的是武扈!今日杂家这般委曲求全,侯爷也都看到了,莫非你以为拿捏了杂家的把柄,杂家便从此受你摆布了么?秦堪,不要逼杂家与你拼个鱼死网破!”
秦堪笑了两声,忽然没头没脑换了个话题:“刘公公,内阁和司礼监廷议要定我的罪呢,公公觉得我会不会有事?”
刘瑾顿知秦堪话中之意,重重一哼道:“杂家保你没罪,满朝文武谁敢反对,杂家有一个杀一个,这样行不行?”
秦堪拱手感动道:“公公义薄云天,不愧为秦某生平知己,恨不能与公公共奏高山流水……”
“少废话,武扈呢?”
“内阁和司礼监的廷议结果出来后,武扈自然送还给刘公公。”
****************************************************************
乾清宫内。
朱厚照穿着明黄便袍坐在书案后,见秦堪入殿正待给他施礼,朱厚照站起身兴奋地朝他一挥手:“虚礼免了,秦堪,走,朕带你去瞧瞧豹房,刘瑾这老狗办事利落,不到一年时间,豹房便建得有模有样,再过几个月便可住进去了,以后豹房便是朕真正的家。走,朕请你去家里做客……”
秦堪苦笑道:“陛下,你这也太急了点吧?臣还没向你禀报天津白莲教造反之事呢。”
朱厚照笑道:“你办事何时办砸过?不用禀报了,自天津白莲教造反以来,六卫指挥使每日三道奏疏直入深宫,朕对此事很清楚。”
秦堪羞惭道:“臣办事不力,终究被白莲教跑了三千反贼,事情没办好,请陛下责罚。”
朱厚照摇头道:“当时情形朕已知晓,秦堪,你尽力了,反贼那么多,天津那么大,不可能一网打尽的,三千反贼而已,散入民间无非滴水入海,翻不起波浪,也成不了气候,你不必自责。”
顿了顿,朱厚照笑道:“军报入京,刘瑾为你说了不少好话,朝中大臣喜欢叽歪罗嗦,也被刘瑾压下去了,你在前方平贼,内阁和六部并未给你太多掣肘,刘瑾在其中出力不小。”
秦堪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进殿到现在,朱厚照只说了几句话,其中两句都是夸刘瑾,这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语?
朱厚照拍了拍手,两名宦官进殿,手里各捧着一个古朴尘封的酒坛,搁在书案上后恭谨退出。
朱厚照指着案上两坛酒,笑道:“这是浙江绍兴的陈年花雕,据说年份久远,一百多年了,当初太祖皇帝与张士诚决战江南,徐达元帅镇守绍兴,闻知太祖大胜,徐元帅大喜之下于绍兴城中大宴将士,宴后埋下花雕百坛以为纪念,随后百余年沧海桑田,埋下的这一百坛酒竟被后人给忘了,后来刘瑾无意中翻阅宫中藏书方才获悉此事,又知你是绍兴人,于是命当地知府将百坛美酒挖出来呈送京师,只不过年月太久,每坛酒已只剩了一丝丝,全部加起来也只剩这两坛了……”
秦堪惊异地瞧着朱厚照。
朱厚照尴尬地一笑,道:“收下吧,朕不好酒,这是刘瑾特意送你的……”
秦堪呆怔半晌,方才长长一叹:“陛下为刘瑾卖命鼓吹,而且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到底想说什么,请陛下直言吧。”
朱厚照笑容一敛,也叹了口气:“秦堪,昨晚之事朕无意追究错对,你是朕最好的朋友,刘瑾是朕最亲近的家人,满朝上下,朕只对你们毫无保留的信任,朕是真心希望你们二人和睦共处,为朕辅佐朝纲,咱们三人合力干点大事给那些大臣们瞧瞧,可是……朕看得出,你和刘瑾似乎有了嫌隙,这是朕最不想看到的,秦堪,你和刘瑾若斗起来,朕这辈子也不快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