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对策(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宋翔最新章节!
张鹄接着道:“就算他们一时不敢举事,也可以让他们为我大金提供信息,或是掩饰破矢军的行踪。[[ 就算有人不从,我们也可以制造谣言,在蒙古內部制造分裂,使铁木真与其他各部产生隔阂。凡是有利于大金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完颜长之抚掌大笑道:“伯逸、伯逸,真仍是朕之子房、孔明也。”
张鹄微微一笑,道:“陛下过讲。对付蒙古是如此,对付南宋同样还是如此,从内部来打击他们。”
完颜长之摇摇头,道:“伯逸,你想得虽好,但这恐怕就难以实现了。南宋以不比从前,依朕看来,目前南宋国势稳定,赵忱身边又有杨炎辅佐,就算有人再想要作乱,也未必再敢。此番虽然有人叛反作乱,但迅就被朝廷平定下去,就是证明。而且赵忱对杨炎十分信任,又有连亲之谊,赵忱又是极精明之人,想施展离间计,恐怕也是不行。”
张鹄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南宋內部虽然稳定,但西夏地区却有可能成为南宋的心腹大患。”
完颜长之眼睛一亮,大笑道:“不错,在西夏地区确实是大有文章可做啊!朕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张鹄道:“西夏虽为南宋所灭,但同样时日不久,根基不稳,别说是党项贵族,就是任氏一族,昔日在西夏几乎国君分庭抗礼,是何等的荣誊之及,如今任得敬虽然被封世裘王爵,亦有封地,但较之在西夏当日的荣耀,不隶天地之别。任氏族人,未必就会甘心,只是迫于南宋的武力,而不得不屈从。而只要我大金在这时能够对他们有示意,其中有不少人必会蠢蠢欲动的。”
完颜长之点头道:“不错,不错,就算他们没有反意,我们也能制造流言,使他们不得不反。”
张鹄又道:“此番陛下登基,南宋并未趁机兵来攻,也正因为西夏地区未稳的缘故。可以说西夏地区一曰不稳,南宋也就一日不会举兵来犯,而相反,等到西夏地区稳定之日,也就是南宋大举北侵之时。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搅得西夏地区不得安宁,南宋也就无力北犯中原。则大金之危,可以立刻消除。”
完颜长之听了,也不禁离坐而起,来到张鹄身边,手抚其背道:“真是天赐伯逸于朕,而朕有伯逸相辅,又何愁大事不成呢?”
这时张鹄却拜伏于地,道:“陛下明鉴,臣不敢自居其功,这些都是臣祖父临终之前交侍微臣,请微臣转告给陛下。”
“哦!”完颜长之也不禁一怔,道:“张老太师还有什么话?”
张鹄道:“祖父还言道:两国之争,诡计诈术都只是小道之计,并非正道。唯有积攒国力,励精图治方才是正途,否则纵使敌国内乱,我大金也无收国之力。”
完颜长之沉呤了片刻,才点点头,道:“张老太师所说,真是金石良言。这次南宋能够收取西夏之地,也完全是这几年变法积赞的国力。”
他又回到坐位上,道:“伯逸,这段时间以来,朕仔细研究过南宋的变法条程,南宋变法的內容虽多,但关建在于两条,即经界法和亩税法。经界法查淸了全国的土地数量,使均税分赋,而亩税法则摊税入亩,多田者多交,少田者少交,无论土地如何买卖兼并,也都能够保证朝廷的收入不会减少,亦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与伯逸提议的按亩计税实在是一脉相承。趟若我大金也能照此而改革税赋制度,哪么不出数年,必然会国库丰富,那时就算宋蒙联合来犯,也不用惧怕。因此朕打算请伯逸立刻开始制定条程,马上就开始施行。”
张鹄揺了摇头,道:“陛下不可。”
完颜长之一怔,有些愕然道:“为何不可,当初不是伯逸提出要改革税赋制度吗?”
张鹄道:“臣并非是说不可改革税赋制度,而是不可操之过急。变法革新,扫除积弊,历来都是大事,牵一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弄得天怨人怒,动摇国本,因此必须谨慎而行,千万不可心急,希望在一刻之间,便将所有弊法全都改变过来。陛下不见南宋当年的熙宁变法,本意虽好,但结果却弄得一塌糊涂,还引南宋两党之争,才有后来蔡京上位,纲纪败坏,才有靖康之变吗?”
完颜长之怔了一怔,苦笑道:“朕不是太心急了。而大金现在的情况卿也清楚吧,若再不立刻振作,只怕就来不及了。”
张鹄道:“陛下有中兴大金之心,臣自然尽知,只是凡事遇则不达,不可轻率。何况古人亦道:治大国者,如烹小鲜。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大金的当务之急,先是稳定南北边境,边境若是不宁,朝廷又何精力变革新政呢?其次税制变革,也不可一蹴而就,当先清查土地,查明隐田、挟户,最后才是变革税制。而且税制变革,最好先在一二路试行,观其效果,若有不妥之处,则修改完善,然后才在大金全境推行,方可做到万无一失。”
完颜长之沉吟了半响,才点点头,道:“还是伯逸说得是,朕先前之言,确实有些急燥了。不过卿可以先拟定条程,朕也立刻着手稳定边境,等到时机成熟之后,然后再酌情施行吧。”
张鹄也点点头,道:“臣尊旨,臣立刻照行。”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1*7*k小说网 ※ 支持正版 ※※
其实张鹄并沒有完全说实话,这些计划实际都是张鹄自己想出来的。而张浩在临终之前确定交待过他一些事情,但却是另有其事,而且也不足以向完颜长之说明,
那一天在张浩的病床前,张鹄将自己的这些改革朝政的想法都告诉了张浩。并希望从张浩这里得到一些建议。
张浩听完之后,仔细想了想,基本认为都可行,但道:“伯逸,这些计策全都是可行的良策,不过你告诉皇帝时,不要说是你想出来的,就说是我在临终之前教你之计。”
张鹄微微一怔,但立刻明白过来,道:“为什么?难道爷爷是怕皇上会对我……”
张浩摇摇头,道:“这到不是,爷爷虽未学过相人之术,但年近八旬,自信看人还是十拿九稳,不会有错。皇上并非心胸狭窄之人。不会因你出谋划策,而对你有猜忌之心。而且你也不用担心,你这样说了之后,皇上也会明白,这其实是你想出来的计策,只是借我的口说出而己。”
张鹄也不禁大为不解,道:“爷爷,那又是为了什么?”
张浩喘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道:“伯逸,你不必再问了,就照我说的去做,皇上会明白是怎么回事,绝不会因此而怪罪于你。到是我后面要说的这一段话,你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更不能让皇帝知道,明白沒百?”
张鹄也听得心中一凛,也忘了追问刚才的事情,正色道:“爷爷,是什么事情?”
张浩调整了一下呼吸,道:“论才智,皇上自然是济灵王的十倍,由其是皇上的军事才能,就是孙武吴起复生,李靖岳飞转生,也不呈多让,然而我但心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张鹄有些奇怪道:“如今我大金南北皆有强敌,未来十年之內恐怕难止兵戈,皇上精通兵法,应是好事才对,像济灵王这种冒然亲征西夏的错误就绝不会犯了,爷爷为何又要担心?”
张浩苦笑一声,道:“伯逸,你说的自然不错,但正因为皇帝过于精通兵法,他行事的方式或许就会简单,凡遇事都想到先用武力来解决,而忽视了其实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解决。”
张鹄听这里,也不由对张浩的话重视起来。
张浩又道:“特别是现在,我大金正处在南宋和蒙古的夹击之中,在军事上,有可能会长期处于劣势,但因为对自已的用兵能力过于自信,皇帝很有可能明知是处于劣势,但仍然要一意孤行,行险弄奇。如此一来,大金就将危矣。要知道兵者,国之利器,不可轻意示人。何况治国大事,并非只有用兵一途。当可刚可柔,能曲能伸。”
张鹄也不禁听得冷汗直冒,以他对完颜长之的了解,完颜长之确实是这样的人。作为一军主将,有时为了出奇制胜,而采用一些冒险的战术,甚至是会以身试险,这些到也都是无可厚非的。连杨炎也经常这么干。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就不同,国策必须稳妥,绝不能轻易冒险。张浩果然是老而弥坚,一眼就将完颜长之看得十分透策。
张浩接着道:“因此你要记住,时刻劝阻皇上,两国之争,许多时候,许多事悄,并非完全要依靠武力解决,还可以有很多别的办法。且不可将一切都付诸于武力。且记,且记。”
张鹄点点头,郑重的道:“爷爷放心,孙儿都记下了。”
张鹄接着道:“就算他们一时不敢举事,也可以让他们为我大金提供信息,或是掩饰破矢军的行踪。[[ 就算有人不从,我们也可以制造谣言,在蒙古內部制造分裂,使铁木真与其他各部产生隔阂。凡是有利于大金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完颜长之抚掌大笑道:“伯逸、伯逸,真仍是朕之子房、孔明也。”
张鹄微微一笑,道:“陛下过讲。对付蒙古是如此,对付南宋同样还是如此,从内部来打击他们。”
完颜长之摇摇头,道:“伯逸,你想得虽好,但这恐怕就难以实现了。南宋以不比从前,依朕看来,目前南宋国势稳定,赵忱身边又有杨炎辅佐,就算有人再想要作乱,也未必再敢。此番虽然有人叛反作乱,但迅就被朝廷平定下去,就是证明。而且赵忱对杨炎十分信任,又有连亲之谊,赵忱又是极精明之人,想施展离间计,恐怕也是不行。”
张鹄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南宋內部虽然稳定,但西夏地区却有可能成为南宋的心腹大患。”
完颜长之眼睛一亮,大笑道:“不错,在西夏地区确实是大有文章可做啊!朕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张鹄道:“西夏虽为南宋所灭,但同样时日不久,根基不稳,别说是党项贵族,就是任氏一族,昔日在西夏几乎国君分庭抗礼,是何等的荣誊之及,如今任得敬虽然被封世裘王爵,亦有封地,但较之在西夏当日的荣耀,不隶天地之别。任氏族人,未必就会甘心,只是迫于南宋的武力,而不得不屈从。而只要我大金在这时能够对他们有示意,其中有不少人必会蠢蠢欲动的。”
完颜长之点头道:“不错,不错,就算他们没有反意,我们也能制造流言,使他们不得不反。”
张鹄又道:“此番陛下登基,南宋并未趁机兵来攻,也正因为西夏地区未稳的缘故。可以说西夏地区一曰不稳,南宋也就一日不会举兵来犯,而相反,等到西夏地区稳定之日,也就是南宋大举北侵之时。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搅得西夏地区不得安宁,南宋也就无力北犯中原。则大金之危,可以立刻消除。”
完颜长之听了,也不禁离坐而起,来到张鹄身边,手抚其背道:“真是天赐伯逸于朕,而朕有伯逸相辅,又何愁大事不成呢?”
这时张鹄却拜伏于地,道:“陛下明鉴,臣不敢自居其功,这些都是臣祖父临终之前交侍微臣,请微臣转告给陛下。”
“哦!”完颜长之也不禁一怔,道:“张老太师还有什么话?”
张鹄道:“祖父还言道:两国之争,诡计诈术都只是小道之计,并非正道。唯有积攒国力,励精图治方才是正途,否则纵使敌国内乱,我大金也无收国之力。”
完颜长之沉呤了片刻,才点点头,道:“张老太师所说,真是金石良言。这次南宋能够收取西夏之地,也完全是这几年变法积赞的国力。”
他又回到坐位上,道:“伯逸,这段时间以来,朕仔细研究过南宋的变法条程,南宋变法的內容虽多,但关建在于两条,即经界法和亩税法。经界法查淸了全国的土地数量,使均税分赋,而亩税法则摊税入亩,多田者多交,少田者少交,无论土地如何买卖兼并,也都能够保证朝廷的收入不会减少,亦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与伯逸提议的按亩计税实在是一脉相承。趟若我大金也能照此而改革税赋制度,哪么不出数年,必然会国库丰富,那时就算宋蒙联合来犯,也不用惧怕。因此朕打算请伯逸立刻开始制定条程,马上就开始施行。”
张鹄揺了摇头,道:“陛下不可。”
完颜长之一怔,有些愕然道:“为何不可,当初不是伯逸提出要改革税赋制度吗?”
张鹄道:“臣并非是说不可改革税赋制度,而是不可操之过急。变法革新,扫除积弊,历来都是大事,牵一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弄得天怨人怒,动摇国本,因此必须谨慎而行,千万不可心急,希望在一刻之间,便将所有弊法全都改变过来。陛下不见南宋当年的熙宁变法,本意虽好,但结果却弄得一塌糊涂,还引南宋两党之争,才有后来蔡京上位,纲纪败坏,才有靖康之变吗?”
完颜长之怔了一怔,苦笑道:“朕不是太心急了。而大金现在的情况卿也清楚吧,若再不立刻振作,只怕就来不及了。”
张鹄道:“陛下有中兴大金之心,臣自然尽知,只是凡事遇则不达,不可轻率。何况古人亦道:治大国者,如烹小鲜。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大金的当务之急,先是稳定南北边境,边境若是不宁,朝廷又何精力变革新政呢?其次税制变革,也不可一蹴而就,当先清查土地,查明隐田、挟户,最后才是变革税制。而且税制变革,最好先在一二路试行,观其效果,若有不妥之处,则修改完善,然后才在大金全境推行,方可做到万无一失。”
完颜长之沉吟了半响,才点点头,道:“还是伯逸说得是,朕先前之言,确实有些急燥了。不过卿可以先拟定条程,朕也立刻着手稳定边境,等到时机成熟之后,然后再酌情施行吧。”
张鹄也点点头,道:“臣尊旨,臣立刻照行。”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1*7*k小说网 ※ 支持正版 ※※
其实张鹄并沒有完全说实话,这些计划实际都是张鹄自己想出来的。而张浩在临终之前确定交待过他一些事情,但却是另有其事,而且也不足以向完颜长之说明,
那一天在张浩的病床前,张鹄将自己的这些改革朝政的想法都告诉了张浩。并希望从张浩这里得到一些建议。
张浩听完之后,仔细想了想,基本认为都可行,但道:“伯逸,这些计策全都是可行的良策,不过你告诉皇帝时,不要说是你想出来的,就说是我在临终之前教你之计。”
张鹄微微一怔,但立刻明白过来,道:“为什么?难道爷爷是怕皇上会对我……”
张浩摇摇头,道:“这到不是,爷爷虽未学过相人之术,但年近八旬,自信看人还是十拿九稳,不会有错。皇上并非心胸狭窄之人。不会因你出谋划策,而对你有猜忌之心。而且你也不用担心,你这样说了之后,皇上也会明白,这其实是你想出来的计策,只是借我的口说出而己。”
张鹄也不禁大为不解,道:“爷爷,那又是为了什么?”
张浩喘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道:“伯逸,你不必再问了,就照我说的去做,皇上会明白是怎么回事,绝不会因此而怪罪于你。到是我后面要说的这一段话,你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更不能让皇帝知道,明白沒百?”
张鹄也听得心中一凛,也忘了追问刚才的事情,正色道:“爷爷,是什么事情?”
张浩调整了一下呼吸,道:“论才智,皇上自然是济灵王的十倍,由其是皇上的军事才能,就是孙武吴起复生,李靖岳飞转生,也不呈多让,然而我但心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张鹄有些奇怪道:“如今我大金南北皆有强敌,未来十年之內恐怕难止兵戈,皇上精通兵法,应是好事才对,像济灵王这种冒然亲征西夏的错误就绝不会犯了,爷爷为何又要担心?”
张浩苦笑一声,道:“伯逸,你说的自然不错,但正因为皇帝过于精通兵法,他行事的方式或许就会简单,凡遇事都想到先用武力来解决,而忽视了其实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解决。”
张鹄听这里,也不由对张浩的话重视起来。
张浩又道:“特别是现在,我大金正处在南宋和蒙古的夹击之中,在军事上,有可能会长期处于劣势,但因为对自已的用兵能力过于自信,皇帝很有可能明知是处于劣势,但仍然要一意孤行,行险弄奇。如此一来,大金就将危矣。要知道兵者,国之利器,不可轻意示人。何况治国大事,并非只有用兵一途。当可刚可柔,能曲能伸。”
张鹄也不禁听得冷汗直冒,以他对完颜长之的了解,完颜长之确实是这样的人。作为一军主将,有时为了出奇制胜,而采用一些冒险的战术,甚至是会以身试险,这些到也都是无可厚非的。连杨炎也经常这么干。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就不同,国策必须稳妥,绝不能轻易冒险。张浩果然是老而弥坚,一眼就将完颜长之看得十分透策。
张浩接着道:“因此你要记住,时刻劝阻皇上,两国之争,许多时候,许多事悄,并非完全要依靠武力解决,还可以有很多别的办法。且不可将一切都付诸于武力。且记,且记。”
张鹄点点头,郑重的道:“爷爷放心,孙儿都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