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中文网 >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 第35章 读书人的事,那能叫抄吗?
第35章 读书人的事,那能叫抄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最新章节!
“《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
扫了一眼苏泽呈上来的蔡侯纸,曹操为之一怔。
虽然未曾细观,但曹操已经是大致知道了其中的内容,只不过却左右想不明白苏泽这时候献上三封求贤令的目的。
招贤纳士的确应当重视,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似乎不足以专门讨论吧?
“孙刘结盟尚未形成,丞相如今正是广纳贤才,操练水军之时。”
“何况一山终究难容二虎,没有丞相的压力,孙刘未必能够齐心,加之丞相携大军南下,江东人心不定,更是难以短时间内意见达成统一。”
“若丞相这段时间能抓紧操练水师,打造战船,江东不日可定。”
“而这三纸招贤令一出,便可安刘备、孙权之心。”
安刘备、孙权之心?
曹操双眼一眨,顿时反应过来苏泽的用意,抚掌笑道:“子渊此计甚妙!”
荆州刘琮刚刚递上降书,此时颁布招贤令,落于外人眼中,定然会传达出一个错误的信息。
只当是曹操想全盘掌控荆州,瓦解刘表昔日势力,扶持自己人接掌荆州各地军政。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曹操便无暇他顾。
没了曹操的威胁,江东众人又怎么可能接纳刘备?
待得他日水师一成,江东的优势便会彻底化为乌有!
“子渊此计行则行矣,不过可有考虑过荆襄众人的想法?”
荀攸顿了一顿,略显担忧道:“江东之人或许会打消顾虑,可此举同样也会引来荆州新降之人的自危。”
这法子用好了可缓和当前紧张局势,稍微有些闪失,很有可能导致荆州动荡。
不止伤人,亦会伤己。
“公达的担心不无道理。”
“不过丞相如今的水师将领人选似乎还未定下吧?”
曹操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北方将领大多不谙水战,若要操练水师,还是当以荆襄之将为主。”
夏侯惇哭丧着脸,可也不得不承认让他来训练水军,完全就是双眼一抹黑。
别的不说,他自己都是个旱鸭子。
就算曹操当真让他来做这差事,他也没这胆子敢答应下来。
正在这时,曹操双眼一亮,显然是反应了过来苏泽的用意。
“子渊你的意思是……以蔡瑁、张允等人为将?”
“如此一来,便可打消荆襄众人的担忧!”
“丞相英明。”
苏泽一拱手,显然早就做好了计划。
虽然蔡瑁的为人他有几分看不上,可对方的能力却也不能否认,起码在水战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何况蔡氏在荆州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安抚住蔡瑁便不必担忧荆州生变。
至于曹操早已是喜笑颜开,心中的阴霾尽去,此时也有闲心来看看苏泽所书的三封招贤令了。
论起谋略,他自以为或许不如苏泽,可这散文诗歌,他曹操绝对可称当代大家。
抱着如此想法,曹操移目到《求贤令》上。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
越看曹操便越是脸红,到最后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什么狗屁大家,单从这几篇求贤令来看,对方的文学素养绝不下于他,甚至还犹有过之!
“此三篇求贤令皆是属下以丞相之名而着,以便丞相颁发。”
“若有何斧正之处,丞相尽管操刀。”
苏泽面不红心不跳的开口,压根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读书人的事,那能叫做抄吗?
虽然主人公现在就在他面前,可这三封求贤令最快的也还得要数年才能面世,他先一步发表出来,那也是在促进文学发展!
“咳咳咳,子渊你这求贤令倒是写得起伏交幻,感情如层峦叠嶂,行文似游龙戏水。”
“不错,不错……”
曹操干咳了两声,抛开尴尬过后,越发欣喜起来。
不说苏泽的献计,单单就是这行文水准,他这次便算是捡到宝了!
一侧的陈群欲言又止,纠结了半晌之后还是一整衣冠站了出来,“子渊先生文笔斐然,在下钦佩,不过这当中所述内容,还望丞相能再斟酌一二。”
“当真如此下发,或助不正之风,令人恃才而失德。”
纵观三篇招贤令,第一篇还好,重点在于深入发掘人才,不致明珠蒙尘,可第二篇到第三篇的中心思想却不断走偏,强调有才无德也可任用。
甚至对于不仁不孝却有能力的人同样加以重用。
陈群都不敢想如果当真颁布出这般求贤令,会引来什么样的轩然大波,甚至对于曹操的名声更是极为不利!
“长文担心的倒也不错,子渊你是何想法?”
曹操饶有趣味的看向苏泽,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
虽说他心中也有倾向,可却想看看苏泽和他想的是否一致。
“回丞相,忠信孝悌,礼义廉耻,此谓八德,但有德无才却难以治理一方,既是招贤,便不该以德为评判标准。”
“话虽如此,可世间也不乏德才兼备之人。”
陈群寸步不让。
“德才兼备之人自然可用,但世上能有多少德才兼备之人?”
“反正我是做不到。”
“况且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有德无才,用之祸害一方;有才无德,自有汉律约束,所以……长文你会不会杞人忧天了一些?”
“这……这……”
本来陈群还在坚持的理念瞬间产生了动摇,神情也跟着有些恍惚。
似乎……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如果有才无德,自然有律法约束,他操心个什么劲?
“《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
扫了一眼苏泽呈上来的蔡侯纸,曹操为之一怔。
虽然未曾细观,但曹操已经是大致知道了其中的内容,只不过却左右想不明白苏泽这时候献上三封求贤令的目的。
招贤纳士的确应当重视,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似乎不足以专门讨论吧?
“孙刘结盟尚未形成,丞相如今正是广纳贤才,操练水军之时。”
“何况一山终究难容二虎,没有丞相的压力,孙刘未必能够齐心,加之丞相携大军南下,江东人心不定,更是难以短时间内意见达成统一。”
“若丞相这段时间能抓紧操练水师,打造战船,江东不日可定。”
“而这三纸招贤令一出,便可安刘备、孙权之心。”
安刘备、孙权之心?
曹操双眼一眨,顿时反应过来苏泽的用意,抚掌笑道:“子渊此计甚妙!”
荆州刘琮刚刚递上降书,此时颁布招贤令,落于外人眼中,定然会传达出一个错误的信息。
只当是曹操想全盘掌控荆州,瓦解刘表昔日势力,扶持自己人接掌荆州各地军政。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曹操便无暇他顾。
没了曹操的威胁,江东众人又怎么可能接纳刘备?
待得他日水师一成,江东的优势便会彻底化为乌有!
“子渊此计行则行矣,不过可有考虑过荆襄众人的想法?”
荀攸顿了一顿,略显担忧道:“江东之人或许会打消顾虑,可此举同样也会引来荆州新降之人的自危。”
这法子用好了可缓和当前紧张局势,稍微有些闪失,很有可能导致荆州动荡。
不止伤人,亦会伤己。
“公达的担心不无道理。”
“不过丞相如今的水师将领人选似乎还未定下吧?”
曹操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北方将领大多不谙水战,若要操练水师,还是当以荆襄之将为主。”
夏侯惇哭丧着脸,可也不得不承认让他来训练水军,完全就是双眼一抹黑。
别的不说,他自己都是个旱鸭子。
就算曹操当真让他来做这差事,他也没这胆子敢答应下来。
正在这时,曹操双眼一亮,显然是反应了过来苏泽的用意。
“子渊你的意思是……以蔡瑁、张允等人为将?”
“如此一来,便可打消荆襄众人的担忧!”
“丞相英明。”
苏泽一拱手,显然早就做好了计划。
虽然蔡瑁的为人他有几分看不上,可对方的能力却也不能否认,起码在水战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何况蔡氏在荆州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安抚住蔡瑁便不必担忧荆州生变。
至于曹操早已是喜笑颜开,心中的阴霾尽去,此时也有闲心来看看苏泽所书的三封招贤令了。
论起谋略,他自以为或许不如苏泽,可这散文诗歌,他曹操绝对可称当代大家。
抱着如此想法,曹操移目到《求贤令》上。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
越看曹操便越是脸红,到最后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什么狗屁大家,单从这几篇求贤令来看,对方的文学素养绝不下于他,甚至还犹有过之!
“此三篇求贤令皆是属下以丞相之名而着,以便丞相颁发。”
“若有何斧正之处,丞相尽管操刀。”
苏泽面不红心不跳的开口,压根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读书人的事,那能叫做抄吗?
虽然主人公现在就在他面前,可这三封求贤令最快的也还得要数年才能面世,他先一步发表出来,那也是在促进文学发展!
“咳咳咳,子渊你这求贤令倒是写得起伏交幻,感情如层峦叠嶂,行文似游龙戏水。”
“不错,不错……”
曹操干咳了两声,抛开尴尬过后,越发欣喜起来。
不说苏泽的献计,单单就是这行文水准,他这次便算是捡到宝了!
一侧的陈群欲言又止,纠结了半晌之后还是一整衣冠站了出来,“子渊先生文笔斐然,在下钦佩,不过这当中所述内容,还望丞相能再斟酌一二。”
“当真如此下发,或助不正之风,令人恃才而失德。”
纵观三篇招贤令,第一篇还好,重点在于深入发掘人才,不致明珠蒙尘,可第二篇到第三篇的中心思想却不断走偏,强调有才无德也可任用。
甚至对于不仁不孝却有能力的人同样加以重用。
陈群都不敢想如果当真颁布出这般求贤令,会引来什么样的轩然大波,甚至对于曹操的名声更是极为不利!
“长文担心的倒也不错,子渊你是何想法?”
曹操饶有趣味的看向苏泽,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
虽说他心中也有倾向,可却想看看苏泽和他想的是否一致。
“回丞相,忠信孝悌,礼义廉耻,此谓八德,但有德无才却难以治理一方,既是招贤,便不该以德为评判标准。”
“话虽如此,可世间也不乏德才兼备之人。”
陈群寸步不让。
“德才兼备之人自然可用,但世上能有多少德才兼备之人?”
“反正我是做不到。”
“况且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有德无才,用之祸害一方;有才无德,自有汉律约束,所以……长文你会不会杞人忧天了一些?”
“这……这……”
本来陈群还在坚持的理念瞬间产生了动摇,神情也跟着有些恍惚。
似乎……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如果有才无德,自然有律法约束,他操心个什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