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命不好的潘家三代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长乐里:盛世如我愿最新章节!
这是养老院内部的单人病房,宽敞整洁,设备完善,窗外是绿草如茵的花园,新来的安徽籍保洁一边拖地,一边听祖孙二人聊天,保洁大嫂来沪多年,听得懂上海话,她好奇的是,别家老人聊的都是家长里短,这二位聊的却是什么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
保洁大嫂自然不懂得民国时期对于撸子的各种花名称谓,她自动屏蔽了这些语言,专心打扫,干完活出来,在盥洗室和另一个老资历的员工用家乡话聊起来,老资历告诉她,姓吴的老爷爷是养老院有名的老顽童,快九十岁的人却只有八岁儿童的智力,身体却出奇地好,一嘴好牙,吃嘛嘛香,整天无忧无虑的,就喜欢摆弄各种玩具枪。
“唉,这一辈子!”保洁大嫂组织不出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慨了。
“也是个有福的。”老资格说,“养老院一个月费用一万五,单间住着,好吃好喝伺候着,这福气大了。”
吴涛不觉得老人家有福气,也不觉得可怜,躺在床上的老人叫吴麒,是他祖父的兄长,他的大爷爷,大爷爷一直在他们家生活,吴涛的爸爸小时候就跟大爷爷一块儿玩,吴涛小时候也跟大爷爷一起玩,现在吴涛长大了,大爷爷也住进了养老院,但他们依然是好朋友,每逢休息日,吴涛都会到这家付费高昂的养老院探视,聊一些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大爷爷记忆力特别好,八十多年的点点滴滴他都记得宛如昨天,当然这和他接触的人和事相对较少有关,大爷爷的世界是个童话王国,善恶分明,单纯美好。
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吴涛知道是爷爷的小妹妹,自己的姑婆来了,姑婆终生未嫁,但活得比谁都精彩,她住巨鹿路上的老洋房,开特斯拉,穿香奈儿,七十岁的人看起来像五十岁,大爷爷的养老院开销由姑婆承担,她也是接到电话风风火火赶来的,搞清楚状况之后才松了口气。
平时大家都忙,难得聚在一起,近况却都是时刻在家庭微信群里时刻掌握的,所以见了面就只能聊一些群里不好提的话头,比如吴涛的个人问题,姑婆和其他长辈的看法不同,宁缺毋滥,宁可单着也不能将就。
“像侬这样卖相噶好,工作又好,又有上海户籍的男青年可是稀缺资源,不需要着急,再说了,不结婚又不是说不找女朋友,不过千万别做海王,不然姑婆第一个饶不了你。”姑婆快人快语,上海话和普通话夹杂着说,满嘴都是当下时髦语言。
吴涛吃伊不消,说到谈朋友,他的脑子迅速想到图书馆邂逅的小姑娘潘家宁,交大的研究生,学建筑的,善良又机敏,似乎挺符合自己标准的,从潘家宁又想到了神奇的穿越者,对了,那个穿越者不是自称住在四十年代沪西愚园路大西路之间的长乐里么,好像吴家的祖父辈小时候就是住在那一带。
“长乐里,阿拉小辰光就是住在那里。”提到长乐里,姑婆的表情就变的凝重了许多。
吴涛趁热打铁,问姑婆知不知道当年的潘家花园血案。
姑婆是五十年代初生人,自然不晓得自己出生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她反过来笑问侄孙,怎么对陈年旧案感兴趣,是不是认识了喜欢历史的小姑娘。
“历史就像个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修饰甚至篡改的。”吴涛顺着姑婆的话笑答,脑子里又想在上图抱着申报影印本翻阅的身影,可不就是个喜欢历史的小姑娘。
……
潘家宁还在上海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档案中遨游,她有一种强烈的第六感,这个叫赵殿元的穿越者和自己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如果从户籍上来说,潘家宁是青海人,拿的是630开头的身份证,但她又是不折不扣的上海人,祖父是六十年代的上海知青,返城大潮中选择留在了当地,她的父亲生在青海,寄读在上海,九二年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回了青海当了一名中学老师,潘家宁的妈妈也是上海人,为了爱情远嫁青海,小时候潘家宁的记忆是和外婆家的弄堂连在一起的,她会说上海话,会像上海小姑娘一样思维和打扮,从小就抱定目标考上海的大学,留在上海,像众多的新上海人那样拼搏奋斗,买房买车,用积分兑换一个上海户口。
潘家宁听父亲讲过祖辈的传奇,据说潘家是沪上有名的大资本家,拥有花园洋房的那种,后来在屡次的风波动荡中失去了一切,对于这些陈年旧事,长辈们讳莫如深,潘家宁掌握的并不多,但她隐约记得祖父在没有得老年痴呆症之前,提过潘家花园这个词。
现在潘家宁在查阅的就是解放前潘氏家族的档案,潘家祖上是来沪经商的宁波人,潘克竞是第二代中的翘楚,涉足房地产、银行业、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多个领域,抗战时期损失惨重,但依然是资本庞大的巨无霸,解放后,潘家率先响应公私合营,甚至做的更加激进,将全部产业献给了国家,只留下一座潘家花园,潘家女主人潘钱如碧死后,花园也成为国家财产。
潘家分支太多,以至于潘家宁不能确定自己属于哪一支,偏偏这些潘姓亲戚互相又都不再联系,想找个知情者查证也很困难……忽然她灵机一动,为什么自己总在潘姓亲戚上钻牛角尖呢,外婆家作为潘家的姻亲,应该也是知情的吧。
外婆家的老弄堂原来在南市,九十年代就拆迁了,外婆她老人家还健在,和大舅舅一家住在浦东潍坊新村的动迁房,当初妈妈想把小家宁的户口迁到外婆家的户口本上,遭到大舅舅的强烈反对,两家闹得还有些不大愉快,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龃龉都成为过往,两家走动还算亲切。
潘家宁从外滩的档案馆出来,走到豫园去坐地铁,路途虽然不远,地铁要倒三次,十号线转二号线再转六号线,从浦电路站出来,捡了一辆共享单车骑到潍坊四村,在路边水果店买了一挂香蕉提着登门。
外婆今年七十八岁,精神矍铄,腿脚也好,两室一厅的房子她独自住一间,大舅舅夫妇住另一间,大舅舅的独生子比潘家宁还大两岁,只能住客厅,这会儿他们还没回来,外婆拿着手机看股市行情,看国际新闻,刷抖音,玩的不亦乐乎,听说外孙女想打听当年潘家旧事,她便将手机放下说:“侬想晓得啥么子?”
“外婆知道些什么,就都告诉我好了。”潘家宁掏出录音笔打开,这是能将语音转换成文字的小玩意,本来是想用于采访石库门房子老住户的,没想到第一个用在外婆身上。
“侬太爷爷,是个劳改犯。”外婆第一句话就石破天惊,潘家宁惊愕地张大了嘴巴。
“侬格太爷爷原来是市里管经济的干部,五七年打成右派,后来判了无期徒刑,在青海的劳改农场关了二十年才落实政策。”外婆娓娓道来,对外孙女的夸张反应并不意外,“侬爷爷的命也不好,伊是老三届,下放到青海乡下插队,找了个当地女人结婚,生了侬阿爷,侬阿爷倒是蛮争气的,凭真本事考进复旦,和侬姆妈是同届的同学,那几届的大学生命也是交关不好,毕业后的去向都很差,侬阿爷被硬生生打回原籍分配在中学里教书,如果留在上海,现在至少也是个大学教授了。”
潘家宁花了几分钟才把这些信息消化掉,此刻她满脑子都是“命不好”三个字,曾祖父命不好,五十年代的经济官员沦为劳改犯,祖父命不好,大好青年几十年岁月蹉跎在偏远省份,父亲的命也不好,复旦高材生只落得个中学教师的结局,合着潘家三代人都是被命运诅咒的倒霉孩子啊。
“外婆,那我的曾祖父叫什么名字您记得么?他和潘家花园是什么关系?”潘家宁定了定神,把话题拉回历史中去,自家的故事可以慢慢捋,现在主要还是解决赵殿元的来历问题。
“侬太爷爷的名字很奇怪,叫水桥,伊原本姓潘,是潘家花园的什么人,这个真的不晓得。”外婆摇了摇头,虽然两家是姻亲,但毕竟隔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于彼此家庭的了解更多是道听途说来的,能掌握这些信息已经很不容易了。
“水桥……”潘家宁喃喃自语,革命年代使用化名是很正常的现象,水桥这两个字不就是潘骄二字拆分出偏旁部首改头换面但又藏头露尾么,潘字只留三点水,骄字拆出一个乔加上木字旁,为什么他要加上木字旁呢,或许是为了纪念某个人?
木是杨字的偏旁,杨蔻蔻的杨。
外婆扶着藤椅把手站起来:“柜子里有猫粮,侬拿一些,跟我下楼去喂野猫。”
……
废话几句,最近写得慢,原因有几个,有事出差是其一,准备出版是其二,还剩下几万字就要完本是其三,有事忙碌就很难进入状态,优秀的作者写书就像演员(不是明星那种)演戏一样,是要放空自己,进入剧情世界的,在外面就很难进入写作的最佳状态,写出来的活儿不好就对不起大家,改书比写书更难,为了整体效果,宁愿慢一些,这几天联系了出版事宜,基本上差不多可以搞定,三十万字以内正好一本书印出来,算是网文短篇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我个人的新突破,写短比写长更难,长篇网文动辄几百万字,每天更新不断,洋洋洒洒浩如烟海,体量上来弥补质量,就像是织布一样,只有经纬纵横两股线,织出来是平纹白布,后期用颜料染色,而短篇就像是织毛衣,在编织的时候就换不同的毛线,织出复杂的花纹图案,是不用后期染色的,工艺上更加复杂一些,况且下个月就完本了,再下一本还没着落,慢点就慢点吧,再报告一个好消息,本书入选中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算是一个小成绩。
最后介绍一下避免看不到作品动向的办法,换平台发新书的话,在老平台是不好打广告的,可以关注我几个认证账号,微博ID是认证的红V“骁骑校本尊”,公众号是“骁骑校工作室”,头条ID是认证的“骁骑校本尊”
这是养老院内部的单人病房,宽敞整洁,设备完善,窗外是绿草如茵的花园,新来的安徽籍保洁一边拖地,一边听祖孙二人聊天,保洁大嫂来沪多年,听得懂上海话,她好奇的是,别家老人聊的都是家长里短,这二位聊的却是什么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
保洁大嫂自然不懂得民国时期对于撸子的各种花名称谓,她自动屏蔽了这些语言,专心打扫,干完活出来,在盥洗室和另一个老资历的员工用家乡话聊起来,老资历告诉她,姓吴的老爷爷是养老院有名的老顽童,快九十岁的人却只有八岁儿童的智力,身体却出奇地好,一嘴好牙,吃嘛嘛香,整天无忧无虑的,就喜欢摆弄各种玩具枪。
“唉,这一辈子!”保洁大嫂组织不出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慨了。
“也是个有福的。”老资格说,“养老院一个月费用一万五,单间住着,好吃好喝伺候着,这福气大了。”
吴涛不觉得老人家有福气,也不觉得可怜,躺在床上的老人叫吴麒,是他祖父的兄长,他的大爷爷,大爷爷一直在他们家生活,吴涛的爸爸小时候就跟大爷爷一块儿玩,吴涛小时候也跟大爷爷一起玩,现在吴涛长大了,大爷爷也住进了养老院,但他们依然是好朋友,每逢休息日,吴涛都会到这家付费高昂的养老院探视,聊一些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大爷爷记忆力特别好,八十多年的点点滴滴他都记得宛如昨天,当然这和他接触的人和事相对较少有关,大爷爷的世界是个童话王国,善恶分明,单纯美好。
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吴涛知道是爷爷的小妹妹,自己的姑婆来了,姑婆终生未嫁,但活得比谁都精彩,她住巨鹿路上的老洋房,开特斯拉,穿香奈儿,七十岁的人看起来像五十岁,大爷爷的养老院开销由姑婆承担,她也是接到电话风风火火赶来的,搞清楚状况之后才松了口气。
平时大家都忙,难得聚在一起,近况却都是时刻在家庭微信群里时刻掌握的,所以见了面就只能聊一些群里不好提的话头,比如吴涛的个人问题,姑婆和其他长辈的看法不同,宁缺毋滥,宁可单着也不能将就。
“像侬这样卖相噶好,工作又好,又有上海户籍的男青年可是稀缺资源,不需要着急,再说了,不结婚又不是说不找女朋友,不过千万别做海王,不然姑婆第一个饶不了你。”姑婆快人快语,上海话和普通话夹杂着说,满嘴都是当下时髦语言。
吴涛吃伊不消,说到谈朋友,他的脑子迅速想到图书馆邂逅的小姑娘潘家宁,交大的研究生,学建筑的,善良又机敏,似乎挺符合自己标准的,从潘家宁又想到了神奇的穿越者,对了,那个穿越者不是自称住在四十年代沪西愚园路大西路之间的长乐里么,好像吴家的祖父辈小时候就是住在那一带。
“长乐里,阿拉小辰光就是住在那里。”提到长乐里,姑婆的表情就变的凝重了许多。
吴涛趁热打铁,问姑婆知不知道当年的潘家花园血案。
姑婆是五十年代初生人,自然不晓得自己出生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她反过来笑问侄孙,怎么对陈年旧案感兴趣,是不是认识了喜欢历史的小姑娘。
“历史就像个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修饰甚至篡改的。”吴涛顺着姑婆的话笑答,脑子里又想在上图抱着申报影印本翻阅的身影,可不就是个喜欢历史的小姑娘。
……
潘家宁还在上海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档案中遨游,她有一种强烈的第六感,这个叫赵殿元的穿越者和自己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如果从户籍上来说,潘家宁是青海人,拿的是630开头的身份证,但她又是不折不扣的上海人,祖父是六十年代的上海知青,返城大潮中选择留在了当地,她的父亲生在青海,寄读在上海,九二年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回了青海当了一名中学老师,潘家宁的妈妈也是上海人,为了爱情远嫁青海,小时候潘家宁的记忆是和外婆家的弄堂连在一起的,她会说上海话,会像上海小姑娘一样思维和打扮,从小就抱定目标考上海的大学,留在上海,像众多的新上海人那样拼搏奋斗,买房买车,用积分兑换一个上海户口。
潘家宁听父亲讲过祖辈的传奇,据说潘家是沪上有名的大资本家,拥有花园洋房的那种,后来在屡次的风波动荡中失去了一切,对于这些陈年旧事,长辈们讳莫如深,潘家宁掌握的并不多,但她隐约记得祖父在没有得老年痴呆症之前,提过潘家花园这个词。
现在潘家宁在查阅的就是解放前潘氏家族的档案,潘家祖上是来沪经商的宁波人,潘克竞是第二代中的翘楚,涉足房地产、银行业、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多个领域,抗战时期损失惨重,但依然是资本庞大的巨无霸,解放后,潘家率先响应公私合营,甚至做的更加激进,将全部产业献给了国家,只留下一座潘家花园,潘家女主人潘钱如碧死后,花园也成为国家财产。
潘家分支太多,以至于潘家宁不能确定自己属于哪一支,偏偏这些潘姓亲戚互相又都不再联系,想找个知情者查证也很困难……忽然她灵机一动,为什么自己总在潘姓亲戚上钻牛角尖呢,外婆家作为潘家的姻亲,应该也是知情的吧。
外婆家的老弄堂原来在南市,九十年代就拆迁了,外婆她老人家还健在,和大舅舅一家住在浦东潍坊新村的动迁房,当初妈妈想把小家宁的户口迁到外婆家的户口本上,遭到大舅舅的强烈反对,两家闹得还有些不大愉快,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龃龉都成为过往,两家走动还算亲切。
潘家宁从外滩的档案馆出来,走到豫园去坐地铁,路途虽然不远,地铁要倒三次,十号线转二号线再转六号线,从浦电路站出来,捡了一辆共享单车骑到潍坊四村,在路边水果店买了一挂香蕉提着登门。
外婆今年七十八岁,精神矍铄,腿脚也好,两室一厅的房子她独自住一间,大舅舅夫妇住另一间,大舅舅的独生子比潘家宁还大两岁,只能住客厅,这会儿他们还没回来,外婆拿着手机看股市行情,看国际新闻,刷抖音,玩的不亦乐乎,听说外孙女想打听当年潘家旧事,她便将手机放下说:“侬想晓得啥么子?”
“外婆知道些什么,就都告诉我好了。”潘家宁掏出录音笔打开,这是能将语音转换成文字的小玩意,本来是想用于采访石库门房子老住户的,没想到第一个用在外婆身上。
“侬太爷爷,是个劳改犯。”外婆第一句话就石破天惊,潘家宁惊愕地张大了嘴巴。
“侬格太爷爷原来是市里管经济的干部,五七年打成右派,后来判了无期徒刑,在青海的劳改农场关了二十年才落实政策。”外婆娓娓道来,对外孙女的夸张反应并不意外,“侬爷爷的命也不好,伊是老三届,下放到青海乡下插队,找了个当地女人结婚,生了侬阿爷,侬阿爷倒是蛮争气的,凭真本事考进复旦,和侬姆妈是同届的同学,那几届的大学生命也是交关不好,毕业后的去向都很差,侬阿爷被硬生生打回原籍分配在中学里教书,如果留在上海,现在至少也是个大学教授了。”
潘家宁花了几分钟才把这些信息消化掉,此刻她满脑子都是“命不好”三个字,曾祖父命不好,五十年代的经济官员沦为劳改犯,祖父命不好,大好青年几十年岁月蹉跎在偏远省份,父亲的命也不好,复旦高材生只落得个中学教师的结局,合着潘家三代人都是被命运诅咒的倒霉孩子啊。
“外婆,那我的曾祖父叫什么名字您记得么?他和潘家花园是什么关系?”潘家宁定了定神,把话题拉回历史中去,自家的故事可以慢慢捋,现在主要还是解决赵殿元的来历问题。
“侬太爷爷的名字很奇怪,叫水桥,伊原本姓潘,是潘家花园的什么人,这个真的不晓得。”外婆摇了摇头,虽然两家是姻亲,但毕竟隔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于彼此家庭的了解更多是道听途说来的,能掌握这些信息已经很不容易了。
“水桥……”潘家宁喃喃自语,革命年代使用化名是很正常的现象,水桥这两个字不就是潘骄二字拆分出偏旁部首改头换面但又藏头露尾么,潘字只留三点水,骄字拆出一个乔加上木字旁,为什么他要加上木字旁呢,或许是为了纪念某个人?
木是杨字的偏旁,杨蔻蔻的杨。
外婆扶着藤椅把手站起来:“柜子里有猫粮,侬拿一些,跟我下楼去喂野猫。”
……
废话几句,最近写得慢,原因有几个,有事出差是其一,准备出版是其二,还剩下几万字就要完本是其三,有事忙碌就很难进入状态,优秀的作者写书就像演员(不是明星那种)演戏一样,是要放空自己,进入剧情世界的,在外面就很难进入写作的最佳状态,写出来的活儿不好就对不起大家,改书比写书更难,为了整体效果,宁愿慢一些,这几天联系了出版事宜,基本上差不多可以搞定,三十万字以内正好一本书印出来,算是网文短篇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我个人的新突破,写短比写长更难,长篇网文动辄几百万字,每天更新不断,洋洋洒洒浩如烟海,体量上来弥补质量,就像是织布一样,只有经纬纵横两股线,织出来是平纹白布,后期用颜料染色,而短篇就像是织毛衣,在编织的时候就换不同的毛线,织出复杂的花纹图案,是不用后期染色的,工艺上更加复杂一些,况且下个月就完本了,再下一本还没着落,慢点就慢点吧,再报告一个好消息,本书入选中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算是一个小成绩。
最后介绍一下避免看不到作品动向的办法,换平台发新书的话,在老平台是不好打广告的,可以关注我几个认证账号,微博ID是认证的红V“骁骑校本尊”,公众号是“骁骑校工作室”,头条ID是认证的“骁骑校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