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户口米与黄包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长乐里:盛世如我愿最新章节!
申报纸上一列列铅印的字,不是太平洋战场上帝国健儿的捷报,就是枪决某某人的布告,放眼看去,尽是杀气腾腾的字眼,报纸被男人们看过,隔了几天就变成了没用的废报纸,交给女人生煤球炉引火用,赵钲镗这个名字最终化为上海弄堂里清晨冉冉升起的一缕青烟,仅此而已。
官司终于终结,也验证了祖辈们的人生经验,别管有钱没钱,有理没理,都别进衙门打官司,章家本来殷实的很,光章太太的私房钱就不是小数目,一场官司下来倾家荡产,章樹斋卧床不能工作,幸亏旧日朋友接济才能维持家庭开销,章太太也洗尽铅华,麻将牌再不打了,偶尔还会和周家姆妈一起编织发网贴补家用。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周家姆妈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以前她只敢和男人生气斗嘴,在外面低眉顺眼老实巴交,自打跑单帮之后就变得泼辣粗豪起来,是生活硬生生将她逼成这幅样子,没办法,老人孩子都张着嘴要吃饭,男人没了,她不这样做就得活活饿死。
跑单帮里,最辛苦的就是贩米,大米是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但是单价相对低,想挣钱就得多带,但米的重量又是最大的,周家姆妈每一次背米回来,背就驼上几分,她挣的钱,扣掉养家糊口的那部分之外,结余的钱她会凑个整数给丁润生送去,托他打听周阿大的下落。
周家姆妈一个妇道人家,以前根本搞不懂什么租界巡捕,华界警察和七十六号的区别,自打丈夫出事之后一直奔走于各种强力机关之间,终于搞明白其中区分,原来自家邻居中就有一个吃特务饭的,住阁楼的小丁嘛,总归是熟人,托他打听下落是准没错的。
丁润生现在是七十六号第四处的特工,充其量就是个底层喽啰,上哪儿去打听宪兵队里的情况,但这不耽误他收周家姆妈的钱,收了钱就去打牌,把孤儿寡母的希望当成筹码输在赌桌上。
和丁润生一起打牌的就有瘸阿宝和黄寅生,大家都是在场面上混,经常出入天乐,一来二去都是熟人,黄寅生叼着香烟一边洗牌一边吹嘘不久前又做了一单生意,这回是个刚死了男人的小孤孀,还拖着一个小油瓶,他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孤孀的那点遗产给弄到手了,可惜这几天手气不顺,已经输的七七八八了。
“小白有腔调,阿拉就不行了。”瘸阿宝不甘示弱,眯缝着眼睛将自己的光辉事迹也展示了一下,上个月他相中一间房子,主人是个爷叔,只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说什么也不肯就范,“伊拉一点都不爽气,惹的阿拉光火,直接绑了丢进黄浦江汆馄饨。”
黄寅生就色眯眯的笑:“伊女儿呢,宝哥肯定照顾上了。”
瘸阿宝矜持一笑:“照顾了几次,,蛮适意的。”
黄寅生看了看宝哥脸上还没愈合的几道血痕,调笑道:“小姑娘满结棍的,啥辰光请我们也去照顾照顾。”
瘸阿宝呲牙道:“交关扎手,过些辰光卖到四马路去,侬自己去照顾。”
丁润生说:“打牌打牌。”
牌局打到半夜,众人渐渐散去,瘸阿宝哼着小曲往回走,黑暗中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自己,想到死在自己手里的冤魂,不由得有些毛骨悚然,按一按腰间的手枪,胆气又壮了些。
他是霸占了一处房子,把房主悄悄弄死不说,还糊弄人家孤苦伶仃的小姑娘,说帮着寻找下落,一来二去的就把小姑娘强占了,,连钱都不用花一分,这种没根没梢的外乡人最好欺负,不占白不占。
来到地方,瘸阿宝敲门,不开,顿时怒了,退后两步,一脚飞踹过去,单薄的木门应声而开,床上没人,连被褥都不见了,只有光秃秃的床板。
“妈妈的,跑特了!”瘸阿宝摸摸后脑勺,一阵光火,以后困女人又要花钱了。
……
周家姆妈带了一个小姑娘回来,是她在苏州河岸边捡的,小姑娘背着铺盖卷,目光呆滞,看样子是想跳河,周家姆妈想到自己也曾这般绝望过,心里一酸,上前搭话,果然小姑娘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她就劝说年纪轻轻的,怎么都能活命,没地方没关系,大姐租房子给你,没饭吃没关系,大姐带你跑单帮。
就这样,周家姆妈成功地将自家二楼厢房租出去一个床位,还招募了一个跑单帮的同伴,从此不再势单力薄,当然了,对苏州娘子她只说谢招娣是自己的侄女,不算房客。
在上海滩,三房东,四房东都不稀奇,只要房间里还有空间,哪怕只是一个床位的栖身之所,也能招揽到住客赚取租金,减轻自家的租金负担,这已经是司空见惯,心照不宣的事情,苏州娘子也不会揭穿。
珍珠港事变之后,日本人彻底掌握了整个上海,为了稳定局势,就要平息物价,尤其是飞涨的米价,实行户口米制度是最好的办法,家家户户凭户口簿买米,二十九号新增的外来人口也不得不去警察署登记,以便买自己的那份配给大米。
谢招娣本来就有户口,现在并入周家,而杨蔻蔻则作为嫁进来的女人登记在了赵殿元的户口簿上,至此两个人算是完全坐实了夫妻关系,拜过天地,同床共枕,切切实实是一家人了
但杨蔻蔻还住在她的东阁楼,即便是去南京苏州,也是和章太太共居一室,两人除了除夕夜的那一晚之外,没再有过肌肤之亲,赵殿元正是年气方刚的年纪,又食髓知味,每天晚上都一柱擎天,百爪挠心,他想了很多个夜晚,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那一夜,杨蔻蔻只是在报恩而已,并没有想和自己厮守终生的意思,更不想生孩子拖累,所以才如此不近人情。
陪章太太南京一行,虽然得到了误工费,但是赵殿元的工作却丢了,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人,任何工作都有人抢着做,他缺勤太久,位置被人顶了,有心想找个开汽车的差事,托章太太问了一圈,得知现在上海汽油稀缺,很多富人家的汽车都闲置,大批司机失业,全都涌去拉黄包车了。
要说拉车,那阿鬼是行家,赵殿元拎了一瓶黄酒去找阿鬼大哥请教,自打阿贵嫂怀上孩子之后,阿鬼就脱胎换骨,连老酒都吃的少了,阿鬼这个名字自然也不能再叫,邻居们都改口称回他的本名阿贵。
阿贵姓王,老家盐阜,正宗的江北佬,别的不会,就会拉黄包车,就像巡捕大都来自山东、印度和安南一样,上海滩的黄包车起码有八成是苏北人在拉,这八成里又有八成是盐阜人,很多盐阜人子承父业,一代代都做拉车的营生,他们中大多数是没有能力把老家的妻儿接到上海来的,只能孤身栖居在闸北的滚地龙中,像阿贵这样能住进石库门房子的就算是佼佼者了。
长久以来,阿贵都是二十九号最没有存在感的人,现在有人登门请教,他自感面子大增,吩咐阿贵嫂去把黄酒温一温,弄一碟水煮蚕豆来下酒,和小赵好好喝两盅。
男人受到尊重,阿贵嫂也觉得格外有面子,飞快地去料理酒菜。
“做这一行的,上海滩没有几个人比阿拉更懂。”阿贵第一句话这样说,他坐在连腰杆都直不起的二层阁里,谈及自家干了两辈子的行当,仿佛成了这小小空间内的主宰者,话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阿贵确实很懂行,谈黄包车不谈照会的一律都是外行,黄包车所有的玄机都在这里面。
“上海总共有两万辆带照会的黄包车,你晓得拉车的有多少?”阿贵自问自答,因为赵殿元肯定是不会知道答案的,“足足十万人!侬晓得伐?五个人拉一辆车,上哪儿去挣铜钿?”
“英租界的大照会最硬,侬知道那一张搪瓷牌子卖多少铜钿?十年前就要七百五十个大洋,手上有一张牌照,一家老小不愁吃喝,有五张牌照,就可以做包头了,不想烦的话,就再包出去,二包,三包都有,就和二房东三房东一样的,这些做包头的哪个都不简单,不是在帮的好汉,就是巡捕房里有朋友的,有大照会的车,可以进法租界和华界,法租界工部局发的小照会只能在法租界和华界跑,华界的照会还分两种,一种只能在南市跑,一种只能在闸北跑,不能进租界,是最不值钱的。”
赵殿元听的津津有味,这时黄酒温好了,他给阿贵斟满,虚心请教怎么样才能搞到一张大照会。
阿贵端起酒杯,和赵殿元碰了一个,他喝酒时嘴唇抿着,发出“嗞”的一声,似乎无比的陶醉。
“大照会很难搞,小赵,侬想跑车,就先拉车屁股,再拉野鸡车。”阿贵侃侃而谈,所谓拉车屁股,就是自身有本职工作,下班之后借别人的车拉几个钟头,缴点磨损费就行,练出本事后,就找一辆带私人包车牌照的拉活儿,这种包车本质上是不可以运营的,被抓到也没事,给警察交点钱就完了,这就是所谓野鸡车。
“上海滩起码有两万辆野鸡车。”阿贵说,“妈妈的,抢生意,唉,也没办法,总要吃饭,干这一行,靠老实本分是发不了财的,只能靠骗财,小老弟,阿拉给侬表演一招绝活,侬身上有角子么?”
赵殿元摸摸兜里,有一角小洋,他递过去,阿贵在手上转了个圈递回来,不满道:“先生,麻烦换一枚。”
递回来的小洋,已经变成了不值钱的镀银铜片,赵殿元目瞪口呆,反应过来说道:“你给偷换了。”
“瞎讲八讲,不信侬来搜。”阿贵解开上衣,两手抓着衣襟敞开怀,让赵殿元来搜身,赵殿元真找了一遍,身上确实没有。
阿贵得意洋洋,松开抓着衣襟的手,原来他小褂第三枚纽扣的位置有个暗兜,偷梁换柱的时候就把真钱藏在这里,乘客要搜身就让他搜,一般不懂行的人是不会注意手抓的地方。
赵殿元挑起大拇指,心服口服,他只听说过“调元宝”,这还是第一次亲眼见识。
阿贵拿手指拈了一颗蚕豆嚼了,酒兴上来,又给赵殿元讲了一些拉车的技巧,比如在夜总会门口和火车站附近等活儿的秘诀,下雨天怎么敲诈顾客,遇到乡下人外地人如何漫天要价,还有他的保留绝活,和洋人对话的本事,见了女的喊麦大木,见了先生喊麦私单,黄包车叫瑞克西。
他卖弄几句洋泾浜的英语时,阿贵嫂炒了一个豆腐端进来,眼光里带着淡淡温柔和些许崇拜,叮嘱男人少喝点。
“老爷们说话,你少插嘴。”阿贵呵斥了一句,又喝了杯酒,忽然兴致就没了,他抓着酒杯,眼神直勾勾的,半天才道:“拉车的这帮伙计,没有活过五十岁的。”
“风里来雨里去,吃不好睡不好,太熬人了,得个病就扛不住……”阿贵喃喃道,“就这样也比种地强,老家发大水,闹饥荒,人都活不成,拉车好歹还能多活几年……小赵,你是会技术的人,犯不上干这个,我这辈子是不行了,可我儿子不能走我的老路,我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供他念书,不求有多大长进,能识字,能进工厂当个开机器的工人,我死了也瞑目了。”
(发现作者说说在网页上可以呈现,在APP上阅读就看不到,值此除夕之夜,和读者大大们说几句,本书大约篇幅三十万左右,不是常规网文,但也不是所谓传统文学,我一直想写一本带有网文特色的细粮以飨大家,这本书查阅了许多资料,我几乎已经成为石库门专家,文中细节多有考究,你们看到的诸多细节,都是经过考证的,甚至连赵钲镗这样的群演也是真实存在的,考据细节有时候会走火入魔,比如查苏州民宅的一些资料,翻着翻着就忍不住在孔夫子上买相关旧书,或者找到一篇有关的硕士论文读了一遍,在文中或许没太多呈现,但背后的功夫确实花的不少。
这是一本穿越书,只是穿越时间安排的比较靠后,通常我们看到的穿越书是开篇就穿,最多拖延三章不能再多,但咱们这一本是想呈现四十年代与现代的对比,所以比例相当,这是一种很有趣的尝试和体验,比如本章中的大照会小照会搪瓷牌照,对应今天十万块的沪牌和沪C牌照外地牌照,也是蛮有意思的。
另外,番茄小说机制不同,是免费阅读,阅读时长够了还有钱拿,对于作者来说,能显示读者喜欢作品的数据很重要,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养书,有更新就看,点催更,加书架,可以的话点一点广告,你我都会有收入,随便发发书评,也是好的,番茄是数据当家,一切以数据为重,大家动手吧,最后恭祝牛年大吉。)
申报纸上一列列铅印的字,不是太平洋战场上帝国健儿的捷报,就是枪决某某人的布告,放眼看去,尽是杀气腾腾的字眼,报纸被男人们看过,隔了几天就变成了没用的废报纸,交给女人生煤球炉引火用,赵钲镗这个名字最终化为上海弄堂里清晨冉冉升起的一缕青烟,仅此而已。
官司终于终结,也验证了祖辈们的人生经验,别管有钱没钱,有理没理,都别进衙门打官司,章家本来殷实的很,光章太太的私房钱就不是小数目,一场官司下来倾家荡产,章樹斋卧床不能工作,幸亏旧日朋友接济才能维持家庭开销,章太太也洗尽铅华,麻将牌再不打了,偶尔还会和周家姆妈一起编织发网贴补家用。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周家姆妈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以前她只敢和男人生气斗嘴,在外面低眉顺眼老实巴交,自打跑单帮之后就变得泼辣粗豪起来,是生活硬生生将她逼成这幅样子,没办法,老人孩子都张着嘴要吃饭,男人没了,她不这样做就得活活饿死。
跑单帮里,最辛苦的就是贩米,大米是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但是单价相对低,想挣钱就得多带,但米的重量又是最大的,周家姆妈每一次背米回来,背就驼上几分,她挣的钱,扣掉养家糊口的那部分之外,结余的钱她会凑个整数给丁润生送去,托他打听周阿大的下落。
周家姆妈一个妇道人家,以前根本搞不懂什么租界巡捕,华界警察和七十六号的区别,自打丈夫出事之后一直奔走于各种强力机关之间,终于搞明白其中区分,原来自家邻居中就有一个吃特务饭的,住阁楼的小丁嘛,总归是熟人,托他打听下落是准没错的。
丁润生现在是七十六号第四处的特工,充其量就是个底层喽啰,上哪儿去打听宪兵队里的情况,但这不耽误他收周家姆妈的钱,收了钱就去打牌,把孤儿寡母的希望当成筹码输在赌桌上。
和丁润生一起打牌的就有瘸阿宝和黄寅生,大家都是在场面上混,经常出入天乐,一来二去都是熟人,黄寅生叼着香烟一边洗牌一边吹嘘不久前又做了一单生意,这回是个刚死了男人的小孤孀,还拖着一个小油瓶,他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孤孀的那点遗产给弄到手了,可惜这几天手气不顺,已经输的七七八八了。
“小白有腔调,阿拉就不行了。”瘸阿宝不甘示弱,眯缝着眼睛将自己的光辉事迹也展示了一下,上个月他相中一间房子,主人是个爷叔,只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说什么也不肯就范,“伊拉一点都不爽气,惹的阿拉光火,直接绑了丢进黄浦江汆馄饨。”
黄寅生就色眯眯的笑:“伊女儿呢,宝哥肯定照顾上了。”
瘸阿宝矜持一笑:“照顾了几次,,蛮适意的。”
黄寅生看了看宝哥脸上还没愈合的几道血痕,调笑道:“小姑娘满结棍的,啥辰光请我们也去照顾照顾。”
瘸阿宝呲牙道:“交关扎手,过些辰光卖到四马路去,侬自己去照顾。”
丁润生说:“打牌打牌。”
牌局打到半夜,众人渐渐散去,瘸阿宝哼着小曲往回走,黑暗中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自己,想到死在自己手里的冤魂,不由得有些毛骨悚然,按一按腰间的手枪,胆气又壮了些。
他是霸占了一处房子,把房主悄悄弄死不说,还糊弄人家孤苦伶仃的小姑娘,说帮着寻找下落,一来二去的就把小姑娘强占了,,连钱都不用花一分,这种没根没梢的外乡人最好欺负,不占白不占。
来到地方,瘸阿宝敲门,不开,顿时怒了,退后两步,一脚飞踹过去,单薄的木门应声而开,床上没人,连被褥都不见了,只有光秃秃的床板。
“妈妈的,跑特了!”瘸阿宝摸摸后脑勺,一阵光火,以后困女人又要花钱了。
……
周家姆妈带了一个小姑娘回来,是她在苏州河岸边捡的,小姑娘背着铺盖卷,目光呆滞,看样子是想跳河,周家姆妈想到自己也曾这般绝望过,心里一酸,上前搭话,果然小姑娘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她就劝说年纪轻轻的,怎么都能活命,没地方没关系,大姐租房子给你,没饭吃没关系,大姐带你跑单帮。
就这样,周家姆妈成功地将自家二楼厢房租出去一个床位,还招募了一个跑单帮的同伴,从此不再势单力薄,当然了,对苏州娘子她只说谢招娣是自己的侄女,不算房客。
在上海滩,三房东,四房东都不稀奇,只要房间里还有空间,哪怕只是一个床位的栖身之所,也能招揽到住客赚取租金,减轻自家的租金负担,这已经是司空见惯,心照不宣的事情,苏州娘子也不会揭穿。
珍珠港事变之后,日本人彻底掌握了整个上海,为了稳定局势,就要平息物价,尤其是飞涨的米价,实行户口米制度是最好的办法,家家户户凭户口簿买米,二十九号新增的外来人口也不得不去警察署登记,以便买自己的那份配给大米。
谢招娣本来就有户口,现在并入周家,而杨蔻蔻则作为嫁进来的女人登记在了赵殿元的户口簿上,至此两个人算是完全坐实了夫妻关系,拜过天地,同床共枕,切切实实是一家人了
但杨蔻蔻还住在她的东阁楼,即便是去南京苏州,也是和章太太共居一室,两人除了除夕夜的那一晚之外,没再有过肌肤之亲,赵殿元正是年气方刚的年纪,又食髓知味,每天晚上都一柱擎天,百爪挠心,他想了很多个夜晚,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那一夜,杨蔻蔻只是在报恩而已,并没有想和自己厮守终生的意思,更不想生孩子拖累,所以才如此不近人情。
陪章太太南京一行,虽然得到了误工费,但是赵殿元的工作却丢了,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人,任何工作都有人抢着做,他缺勤太久,位置被人顶了,有心想找个开汽车的差事,托章太太问了一圈,得知现在上海汽油稀缺,很多富人家的汽车都闲置,大批司机失业,全都涌去拉黄包车了。
要说拉车,那阿鬼是行家,赵殿元拎了一瓶黄酒去找阿鬼大哥请教,自打阿贵嫂怀上孩子之后,阿鬼就脱胎换骨,连老酒都吃的少了,阿鬼这个名字自然也不能再叫,邻居们都改口称回他的本名阿贵。
阿贵姓王,老家盐阜,正宗的江北佬,别的不会,就会拉黄包车,就像巡捕大都来自山东、印度和安南一样,上海滩的黄包车起码有八成是苏北人在拉,这八成里又有八成是盐阜人,很多盐阜人子承父业,一代代都做拉车的营生,他们中大多数是没有能力把老家的妻儿接到上海来的,只能孤身栖居在闸北的滚地龙中,像阿贵这样能住进石库门房子的就算是佼佼者了。
长久以来,阿贵都是二十九号最没有存在感的人,现在有人登门请教,他自感面子大增,吩咐阿贵嫂去把黄酒温一温,弄一碟水煮蚕豆来下酒,和小赵好好喝两盅。
男人受到尊重,阿贵嫂也觉得格外有面子,飞快地去料理酒菜。
“做这一行的,上海滩没有几个人比阿拉更懂。”阿贵第一句话这样说,他坐在连腰杆都直不起的二层阁里,谈及自家干了两辈子的行当,仿佛成了这小小空间内的主宰者,话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阿贵确实很懂行,谈黄包车不谈照会的一律都是外行,黄包车所有的玄机都在这里面。
“上海总共有两万辆带照会的黄包车,你晓得拉车的有多少?”阿贵自问自答,因为赵殿元肯定是不会知道答案的,“足足十万人!侬晓得伐?五个人拉一辆车,上哪儿去挣铜钿?”
“英租界的大照会最硬,侬知道那一张搪瓷牌子卖多少铜钿?十年前就要七百五十个大洋,手上有一张牌照,一家老小不愁吃喝,有五张牌照,就可以做包头了,不想烦的话,就再包出去,二包,三包都有,就和二房东三房东一样的,这些做包头的哪个都不简单,不是在帮的好汉,就是巡捕房里有朋友的,有大照会的车,可以进法租界和华界,法租界工部局发的小照会只能在法租界和华界跑,华界的照会还分两种,一种只能在南市跑,一种只能在闸北跑,不能进租界,是最不值钱的。”
赵殿元听的津津有味,这时黄酒温好了,他给阿贵斟满,虚心请教怎么样才能搞到一张大照会。
阿贵端起酒杯,和赵殿元碰了一个,他喝酒时嘴唇抿着,发出“嗞”的一声,似乎无比的陶醉。
“大照会很难搞,小赵,侬想跑车,就先拉车屁股,再拉野鸡车。”阿贵侃侃而谈,所谓拉车屁股,就是自身有本职工作,下班之后借别人的车拉几个钟头,缴点磨损费就行,练出本事后,就找一辆带私人包车牌照的拉活儿,这种包车本质上是不可以运营的,被抓到也没事,给警察交点钱就完了,这就是所谓野鸡车。
“上海滩起码有两万辆野鸡车。”阿贵说,“妈妈的,抢生意,唉,也没办法,总要吃饭,干这一行,靠老实本分是发不了财的,只能靠骗财,小老弟,阿拉给侬表演一招绝活,侬身上有角子么?”
赵殿元摸摸兜里,有一角小洋,他递过去,阿贵在手上转了个圈递回来,不满道:“先生,麻烦换一枚。”
递回来的小洋,已经变成了不值钱的镀银铜片,赵殿元目瞪口呆,反应过来说道:“你给偷换了。”
“瞎讲八讲,不信侬来搜。”阿贵解开上衣,两手抓着衣襟敞开怀,让赵殿元来搜身,赵殿元真找了一遍,身上确实没有。
阿贵得意洋洋,松开抓着衣襟的手,原来他小褂第三枚纽扣的位置有个暗兜,偷梁换柱的时候就把真钱藏在这里,乘客要搜身就让他搜,一般不懂行的人是不会注意手抓的地方。
赵殿元挑起大拇指,心服口服,他只听说过“调元宝”,这还是第一次亲眼见识。
阿贵拿手指拈了一颗蚕豆嚼了,酒兴上来,又给赵殿元讲了一些拉车的技巧,比如在夜总会门口和火车站附近等活儿的秘诀,下雨天怎么敲诈顾客,遇到乡下人外地人如何漫天要价,还有他的保留绝活,和洋人对话的本事,见了女的喊麦大木,见了先生喊麦私单,黄包车叫瑞克西。
他卖弄几句洋泾浜的英语时,阿贵嫂炒了一个豆腐端进来,眼光里带着淡淡温柔和些许崇拜,叮嘱男人少喝点。
“老爷们说话,你少插嘴。”阿贵呵斥了一句,又喝了杯酒,忽然兴致就没了,他抓着酒杯,眼神直勾勾的,半天才道:“拉车的这帮伙计,没有活过五十岁的。”
“风里来雨里去,吃不好睡不好,太熬人了,得个病就扛不住……”阿贵喃喃道,“就这样也比种地强,老家发大水,闹饥荒,人都活不成,拉车好歹还能多活几年……小赵,你是会技术的人,犯不上干这个,我这辈子是不行了,可我儿子不能走我的老路,我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供他念书,不求有多大长进,能识字,能进工厂当个开机器的工人,我死了也瞑目了。”
(发现作者说说在网页上可以呈现,在APP上阅读就看不到,值此除夕之夜,和读者大大们说几句,本书大约篇幅三十万左右,不是常规网文,但也不是所谓传统文学,我一直想写一本带有网文特色的细粮以飨大家,这本书查阅了许多资料,我几乎已经成为石库门专家,文中细节多有考究,你们看到的诸多细节,都是经过考证的,甚至连赵钲镗这样的群演也是真实存在的,考据细节有时候会走火入魔,比如查苏州民宅的一些资料,翻着翻着就忍不住在孔夫子上买相关旧书,或者找到一篇有关的硕士论文读了一遍,在文中或许没太多呈现,但背后的功夫确实花的不少。
这是一本穿越书,只是穿越时间安排的比较靠后,通常我们看到的穿越书是开篇就穿,最多拖延三章不能再多,但咱们这一本是想呈现四十年代与现代的对比,所以比例相当,这是一种很有趣的尝试和体验,比如本章中的大照会小照会搪瓷牌照,对应今天十万块的沪牌和沪C牌照外地牌照,也是蛮有意思的。
另外,番茄小说机制不同,是免费阅读,阅读时长够了还有钱拿,对于作者来说,能显示读者喜欢作品的数据很重要,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养书,有更新就看,点催更,加书架,可以的话点一点广告,你我都会有收入,随便发发书评,也是好的,番茄是数据当家,一切以数据为重,大家动手吧,最后恭祝牛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