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穆帝掌权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张平是苻坚重用的第一个敌人,也是背叛苻坚的第一人。
不过他这次的背叛并没有给前秦造成多大的危害,只是因为怀念当初的自由时光而已,与苻坚也算是好聚好散。
重新恢复个体户的身份,张平到底是不好意思找前秦的麻烦,而且张蚝仍旧为苻坚效力,父子大打出手,总是过于尴尬,于是自然而然地找上了前燕。
慕容俊对此很是恼火,决心把周围讨人厌的蚊子全都消灭,于是派宰相慕容评讨伐张平据守的并州,最高监察长阳骛,讨伐高昌据守的东燕,乐安王慕容臧讨伐李历据守的濮县,三路大军同时出动。
阳骛这一路倒不太顺利,攻击高昌部将据守的黎阳,却接连几个回合都不能攻克,李历趁机逃到荥阳,部众全都投降东晋,但并州的一百多个民间自卫营寨,则全都投降前燕,慕容俊让政府右副行政长官悦绾,担任并州督导官,安抚归附的百姓。
另两处的人很快意识到前燕这次是认真的,不像以往那些小打小闹的简单震慑,纷纷露了怯,张平任用的征西将军诸葛骧等人,率领民间的自卫营寨138个,全都投降前燕。
慕容俊表示很满意,下令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官职爵位,并派官员前往安抚管理。张平得到消息,原来并没有性命之忧,于是率领部下的三千人,也向前燕请降。
终于清除了这些牛皮癣,慕容俊顿感意气风发,决定在国内大举征兵,准备向前秦和东晋发动总攻。
358年12月,慕容俊正式下令各州郡政府调查辖区内所有适龄青年,要求每家只准留一个青年,其余人全体征召入伍,打算使步兵人数集满150万,第二年春天在洛阳集合。
武邑人刘贵为此上疏劝谏:“百姓贫穷悲苦,已到极点,这种留一发兵的征召办法,千古未有,一定会引起土崩瓦解的巨变。”
慕容俊细一回味,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下令改为三五发兵,并宽限到第二年冬天在邺城集结。
虽然征兵政策稍微和缓下来,但为了准备南征,国内的各项建设和资源储备工作并没有因此停滞,仍旧不断地征调民工和抽捐抽税,各地官府纷纷派出使者,道路上马不停蹄,郡政府h县政府难以应付,苦不堪言。
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兼立法院副总立法长封奕,上疏慕容俊:“从今以后,除非是国防上有限期的紧急军令,任何官府不应再派出使者,至于民政上的赋税,都应交给州郡政府办理,各单位派到外地负责监督催促的使者,一律撤回,不然只怕于大局不利。”
慕容俊此时倒是从善如流,再度批准这一请求。
事实证明,此举是很明智的,前燕虽然在吞并冉魏之后发展还算顺利,但要贸然进攻东晋和前秦,继续扩张,毕竟还是有不少阻力,步子迈得太大,难免自伤。
不过慕容俊有上进心总是好的,总比某国毫无斗志要强得多。
当然东晋政府在桓温的影响下,已经比原来硬气多了,只是仍旧碍于许多浮夸清谈之辈,难以有太大突破。
而时间可绝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退缩而停止不前,到了357年,东晋穆帝司马聃在当时的年代已算是成年人了。
正月1日,14岁的司马聃在群臣的簇拥下举行了加冠典礼,太后褚蒜子随即下诏交还政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升平,并迁到崇德宫居住。几个月后,司马聃又迎娶了何法倪为皇后,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了。
何法倪是已故散骑侍从官何准的女儿,家世一般,也没什么知名人物,显然皇太后褚蒜子对于后族势力还是很忌惮的,老何家绝不会因为出了个皇后而全都飞黄腾达,更不至于掌握权柄。
司马聃在母亲的怀抱中登极称帝,如今已过去13个年头。13年对于个人来说自然算不上很短了,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是意义重大。
这些年的东晋政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期的庾氏兄弟到后来的殷浩一直到最近的桓温,完全是三种截然不同的辅政风格:
庾氏兄弟固然是清谈家们的死敌,但双方互相较量,谁也不能取得优势,所以对于朝局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强烈;
而殷浩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空口白牙的政治投机者,费尽心思想要搏取更大的名望,结果不但身败名裂,更是拖累了整个国家;
后来的桓温因为有攻克成汉的大功,在国内有着很高的声誉,对国内的官民而言更是有着巨大的榜样作用,虽然北伐前秦功败垂成,但仍旧取得了东晋立国以来最大的军事成就,为后来一大批有真材实学的人才,开辟了道路、指点了方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于何人,都是适用的。
桓温的实力有目共睹,朝野上下对他心存敬畏的大有人在,而怀嫉恨之心的则更多,而且都是名门望族。
琅邪王氏的威望日渐衰弱,可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有许多族人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王彬的儿子、王导的堂侄王彪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朝中竭力削弱桓温实力的重要人物。
王彪之以出色的时事点评著称于世,宰相司马昱经常会询问他有关一些大政方略和文武官员的评价,而且颇为信任。
358年8月,东晋豫州督导官谢奕不幸病逝,司马昱有心让建武将军桓云接替,在正式下诏令之前找到了王彪之,询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
因为桓云是桓温的弟弟,时任政府副行政长官的王彪之显然对这项任命不怎么认可,劝司马昱说:“桓云并非没有才干,只是桓温已经位居上游,割据了国家一半的疆土,弟弟若是再在首都西门掌握重要据点,兵权集中在他们一家,不是稳固国家根基的适当措施,对于人才,我们无法预测他将来的动向,但应该用不跟你唱反调的人。”
司马昱沉默良久,一方面认可王彪之的话,一方又忌惮上游的桓温,纠结了好一会儿才终于点头说道:“你说得对。”
8月21日,朝廷最终任命吴兴郡长谢万,为西翼禁卫指挥官、司豫冀并军区司令、豫州督导官。
谢万是谢奕的四弟,才华名声都远不如三哥谢安,但因为娶了太原王氏王述的女儿王荃,又比较爱现,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蛮高的。
提到大名鼎鼎的谢安,那是继殷浩之后,另一个举国闻名的清谈大师,而且他和殷浩一样,都装作一副不想当官的样子,希望以此积攒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值,殷浩当初积攒到与国家兴亡直接挂钩的地步,而谢安活到40岁仍执意不肯当官,也被人认为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风云人物。
真实情况如何呢?和殷浩一样,谢安只是想走一条捷径罢了,如果从年轻时就当官,必定要从基层官员做起,然后步步高升,那需要许多汗水和时间的累积,而殷浩和谢安显然都找到了另外一条为官之道,那就是先把身价抬高,然后再空降。
他们都有这个资本,家大业大,而且家族中出了许多朝廷要员,影响很是广泛,再制造些舆论攻势,很快就能把自己炒成王猛一类的人物。
但他们与王猛的区别在于,王猛是真的博览群书,观察天下形势,并发自肺腑要建功立业,开创一个新局面,而无论殷浩还是谢安,在前几十年的人生中,成天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单纯靠出身和舆论来让自己成为假大空的偶像。
殷浩已经身败名裂,但这丝毫不影响后来者的满腔激情,若是没有务实派从中作梗,谢安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他之后必定还会有无数来者。
而不管有多少这种货色,其下场都没有多大差别,唯一的分水岭只是运气好坏而已,殷浩运气不好,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柄,谢安则有好运气,晚年经历了一场经典的淝水之战,于是竟稀里糊涂被炒成了一代贤相。
(本章完)
张平是苻坚重用的第一个敌人,也是背叛苻坚的第一人。
不过他这次的背叛并没有给前秦造成多大的危害,只是因为怀念当初的自由时光而已,与苻坚也算是好聚好散。
重新恢复个体户的身份,张平到底是不好意思找前秦的麻烦,而且张蚝仍旧为苻坚效力,父子大打出手,总是过于尴尬,于是自然而然地找上了前燕。
慕容俊对此很是恼火,决心把周围讨人厌的蚊子全都消灭,于是派宰相慕容评讨伐张平据守的并州,最高监察长阳骛,讨伐高昌据守的东燕,乐安王慕容臧讨伐李历据守的濮县,三路大军同时出动。
阳骛这一路倒不太顺利,攻击高昌部将据守的黎阳,却接连几个回合都不能攻克,李历趁机逃到荥阳,部众全都投降东晋,但并州的一百多个民间自卫营寨,则全都投降前燕,慕容俊让政府右副行政长官悦绾,担任并州督导官,安抚归附的百姓。
另两处的人很快意识到前燕这次是认真的,不像以往那些小打小闹的简单震慑,纷纷露了怯,张平任用的征西将军诸葛骧等人,率领民间的自卫营寨138个,全都投降前燕。
慕容俊表示很满意,下令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官职爵位,并派官员前往安抚管理。张平得到消息,原来并没有性命之忧,于是率领部下的三千人,也向前燕请降。
终于清除了这些牛皮癣,慕容俊顿感意气风发,决定在国内大举征兵,准备向前秦和东晋发动总攻。
358年12月,慕容俊正式下令各州郡政府调查辖区内所有适龄青年,要求每家只准留一个青年,其余人全体征召入伍,打算使步兵人数集满150万,第二年春天在洛阳集合。
武邑人刘贵为此上疏劝谏:“百姓贫穷悲苦,已到极点,这种留一发兵的征召办法,千古未有,一定会引起土崩瓦解的巨变。”
慕容俊细一回味,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下令改为三五发兵,并宽限到第二年冬天在邺城集结。
虽然征兵政策稍微和缓下来,但为了准备南征,国内的各项建设和资源储备工作并没有因此停滞,仍旧不断地征调民工和抽捐抽税,各地官府纷纷派出使者,道路上马不停蹄,郡政府h县政府难以应付,苦不堪言。
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兼立法院副总立法长封奕,上疏慕容俊:“从今以后,除非是国防上有限期的紧急军令,任何官府不应再派出使者,至于民政上的赋税,都应交给州郡政府办理,各单位派到外地负责监督催促的使者,一律撤回,不然只怕于大局不利。”
慕容俊此时倒是从善如流,再度批准这一请求。
事实证明,此举是很明智的,前燕虽然在吞并冉魏之后发展还算顺利,但要贸然进攻东晋和前秦,继续扩张,毕竟还是有不少阻力,步子迈得太大,难免自伤。
不过慕容俊有上进心总是好的,总比某国毫无斗志要强得多。
当然东晋政府在桓温的影响下,已经比原来硬气多了,只是仍旧碍于许多浮夸清谈之辈,难以有太大突破。
而时间可绝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退缩而停止不前,到了357年,东晋穆帝司马聃在当时的年代已算是成年人了。
正月1日,14岁的司马聃在群臣的簇拥下举行了加冠典礼,太后褚蒜子随即下诏交还政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升平,并迁到崇德宫居住。几个月后,司马聃又迎娶了何法倪为皇后,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了。
何法倪是已故散骑侍从官何准的女儿,家世一般,也没什么知名人物,显然皇太后褚蒜子对于后族势力还是很忌惮的,老何家绝不会因为出了个皇后而全都飞黄腾达,更不至于掌握权柄。
司马聃在母亲的怀抱中登极称帝,如今已过去13个年头。13年对于个人来说自然算不上很短了,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是意义重大。
这些年的东晋政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期的庾氏兄弟到后来的殷浩一直到最近的桓温,完全是三种截然不同的辅政风格:
庾氏兄弟固然是清谈家们的死敌,但双方互相较量,谁也不能取得优势,所以对于朝局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强烈;
而殷浩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空口白牙的政治投机者,费尽心思想要搏取更大的名望,结果不但身败名裂,更是拖累了整个国家;
后来的桓温因为有攻克成汉的大功,在国内有着很高的声誉,对国内的官民而言更是有着巨大的榜样作用,虽然北伐前秦功败垂成,但仍旧取得了东晋立国以来最大的军事成就,为后来一大批有真材实学的人才,开辟了道路、指点了方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于何人,都是适用的。
桓温的实力有目共睹,朝野上下对他心存敬畏的大有人在,而怀嫉恨之心的则更多,而且都是名门望族。
琅邪王氏的威望日渐衰弱,可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有许多族人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王彬的儿子、王导的堂侄王彪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朝中竭力削弱桓温实力的重要人物。
王彪之以出色的时事点评著称于世,宰相司马昱经常会询问他有关一些大政方略和文武官员的评价,而且颇为信任。
358年8月,东晋豫州督导官谢奕不幸病逝,司马昱有心让建武将军桓云接替,在正式下诏令之前找到了王彪之,询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
因为桓云是桓温的弟弟,时任政府副行政长官的王彪之显然对这项任命不怎么认可,劝司马昱说:“桓云并非没有才干,只是桓温已经位居上游,割据了国家一半的疆土,弟弟若是再在首都西门掌握重要据点,兵权集中在他们一家,不是稳固国家根基的适当措施,对于人才,我们无法预测他将来的动向,但应该用不跟你唱反调的人。”
司马昱沉默良久,一方面认可王彪之的话,一方又忌惮上游的桓温,纠结了好一会儿才终于点头说道:“你说得对。”
8月21日,朝廷最终任命吴兴郡长谢万,为西翼禁卫指挥官、司豫冀并军区司令、豫州督导官。
谢万是谢奕的四弟,才华名声都远不如三哥谢安,但因为娶了太原王氏王述的女儿王荃,又比较爱现,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蛮高的。
提到大名鼎鼎的谢安,那是继殷浩之后,另一个举国闻名的清谈大师,而且他和殷浩一样,都装作一副不想当官的样子,希望以此积攒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值,殷浩当初积攒到与国家兴亡直接挂钩的地步,而谢安活到40岁仍执意不肯当官,也被人认为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风云人物。
真实情况如何呢?和殷浩一样,谢安只是想走一条捷径罢了,如果从年轻时就当官,必定要从基层官员做起,然后步步高升,那需要许多汗水和时间的累积,而殷浩和谢安显然都找到了另外一条为官之道,那就是先把身价抬高,然后再空降。
他们都有这个资本,家大业大,而且家族中出了许多朝廷要员,影响很是广泛,再制造些舆论攻势,很快就能把自己炒成王猛一类的人物。
但他们与王猛的区别在于,王猛是真的博览群书,观察天下形势,并发自肺腑要建功立业,开创一个新局面,而无论殷浩还是谢安,在前几十年的人生中,成天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单纯靠出身和舆论来让自己成为假大空的偶像。
殷浩已经身败名裂,但这丝毫不影响后来者的满腔激情,若是没有务实派从中作梗,谢安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他之后必定还会有无数来者。
而不管有多少这种货色,其下场都没有多大差别,唯一的分水岭只是运气好坏而已,殷浩运气不好,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柄,谢安则有好运气,晚年经历了一场经典的淝水之战,于是竟稀里糊涂被炒成了一代贤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