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夏天的风下课的你最新章节!
我叫高小敏,是东江大学的社会学系副教授。
我在课堂上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给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轻大学生讲课:“看看这张照片,这是我们杭州周边的小浦镇,这里有80年代很典型的中国街巷。家家户户敞着大门,家具和陈设随便让人观看,走过路过的人,张望几眼就能知道这户人家的家底,甚至能一眼发现有没有古董。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但很有可能床底的那一排咸菜罐子是100年前的。”
下面的学生在掩着嘴笑,几个学生发出一点惊叹:“天啊,原来小浦是这样的。床底下塞着一堆100年前的罐子,那不是成土豪啦!”
我继续放着幻灯片:“看,这就是当年小浦镇的主街。街道两边的房子,底楼是小店,上面住人……当年我从家里到中学,正常走路不过七八分钟,但是我们常可以磨蹭半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因为在小镇里,每个家庭都是开放的,他们敞开着门,让人随意观看,我们像看电影一样看着每个家庭的生活片。夫妻之间吵嘴,大人斥骂孩子,都像猫儿狗儿打架一样普通。这里没有伪装,也不用秀恩爱,因为,所有的家庭境况都被你的街坊邻里知道得清清楚楚,毫无隐私。”
下面的学生又一阵骚动。
一个看起来挺年轻的男学生说:“看,那家主妇在当街喂奶哎……”
学生们一阵哄笑。
一个女同学若有所思地说:“感觉好有生活气息,有点像《清明上河图》。”
另一个学生指着图片说:“其实他们二十年前就住着别墅呢,你们看那个大院子,还有天井,不是大别墅是啥?简直就像胡雪岩的家啊!”
这个学生指的那个天井,便是高台门的一组照片。虽然照片上房子陈旧,摆设也简单,但却干净整齐,高台天井自然而生动,这是大户人家的底子。照片上慢慢出现的那些人——舅舅、舅妈、豹子、老支书舅舅、杭生、林树森舅舅、水仙舅妈,还有驼背姑姑……那些记忆中的人依旧是旧时的打扮,似乎人人都在,似乎时光未远……
我的思绪慢慢飘回到课堂,下面的学生在小声私语:
“照片上的那些街坊,他们还在吗?”
“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那时候他们穷吗?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这样随意买东西然后剁手的?”
“他们都住那么大房子啦,你还担心他们穷?不看看你现在住的啥!”
……
我摆摆手,学生们渐渐安静了下来。我接着说道:“总结一下关于中国城镇的街道邻里文化。第一,街道是当时人们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个物质的空间,也是社会化的空间。第二,邻里的人文概念更重一层,‘邻里街坊’是个很有情感依偎势态的词,大院子里的大天井,更是让各个家庭的生活空间紧密叠加。第三,邻里、街道,进而到社会,虽然空间含义逐渐减少,具象感变淡,那种熟悉的市井气息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架构,但是,正因为邻里、街道,都是社会最实在的组成部分,所以,若不深入了解邻里街道文化的意义,便无从了解这个社会30年来的变迁。”
下课了,我合上电脑,收拾教案资料。年轻的学生们围上来,好奇问我:“高老师,那些照片你哪里找来的?”
我笑着说:“我自己拍的呀。”
我可没想同眼前的这群学生娃说,当初为了玩摄影,我怎么同我的妈妈斗智斗勇以及奋力抗争。
学生们惊道:“哇,老师你真的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啊,那时候跟现在真是完全不一样的啊!”
我看着她们,笑。冬夏轮回,时光回到二十多年以前,那时,我同眼前的学生们差不多的年纪……
我叫高小敏,是东江大学的社会学系副教授。
我在课堂上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给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轻大学生讲课:“看看这张照片,这是我们杭州周边的小浦镇,这里有80年代很典型的中国街巷。家家户户敞着大门,家具和陈设随便让人观看,走过路过的人,张望几眼就能知道这户人家的家底,甚至能一眼发现有没有古董。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但很有可能床底的那一排咸菜罐子是100年前的。”
下面的学生在掩着嘴笑,几个学生发出一点惊叹:“天啊,原来小浦是这样的。床底下塞着一堆100年前的罐子,那不是成土豪啦!”
我继续放着幻灯片:“看,这就是当年小浦镇的主街。街道两边的房子,底楼是小店,上面住人……当年我从家里到中学,正常走路不过七八分钟,但是我们常可以磨蹭半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因为在小镇里,每个家庭都是开放的,他们敞开着门,让人随意观看,我们像看电影一样看着每个家庭的生活片。夫妻之间吵嘴,大人斥骂孩子,都像猫儿狗儿打架一样普通。这里没有伪装,也不用秀恩爱,因为,所有的家庭境况都被你的街坊邻里知道得清清楚楚,毫无隐私。”
下面的学生又一阵骚动。
一个看起来挺年轻的男学生说:“看,那家主妇在当街喂奶哎……”
学生们一阵哄笑。
一个女同学若有所思地说:“感觉好有生活气息,有点像《清明上河图》。”
另一个学生指着图片说:“其实他们二十年前就住着别墅呢,你们看那个大院子,还有天井,不是大别墅是啥?简直就像胡雪岩的家啊!”
这个学生指的那个天井,便是高台门的一组照片。虽然照片上房子陈旧,摆设也简单,但却干净整齐,高台天井自然而生动,这是大户人家的底子。照片上慢慢出现的那些人——舅舅、舅妈、豹子、老支书舅舅、杭生、林树森舅舅、水仙舅妈,还有驼背姑姑……那些记忆中的人依旧是旧时的打扮,似乎人人都在,似乎时光未远……
我的思绪慢慢飘回到课堂,下面的学生在小声私语:
“照片上的那些街坊,他们还在吗?”
“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那时候他们穷吗?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这样随意买东西然后剁手的?”
“他们都住那么大房子啦,你还担心他们穷?不看看你现在住的啥!”
……
我摆摆手,学生们渐渐安静了下来。我接着说道:“总结一下关于中国城镇的街道邻里文化。第一,街道是当时人们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个物质的空间,也是社会化的空间。第二,邻里的人文概念更重一层,‘邻里街坊’是个很有情感依偎势态的词,大院子里的大天井,更是让各个家庭的生活空间紧密叠加。第三,邻里、街道,进而到社会,虽然空间含义逐渐减少,具象感变淡,那种熟悉的市井气息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架构,但是,正因为邻里、街道,都是社会最实在的组成部分,所以,若不深入了解邻里街道文化的意义,便无从了解这个社会30年来的变迁。”
下课了,我合上电脑,收拾教案资料。年轻的学生们围上来,好奇问我:“高老师,那些照片你哪里找来的?”
我笑着说:“我自己拍的呀。”
我可没想同眼前的这群学生娃说,当初为了玩摄影,我怎么同我的妈妈斗智斗勇以及奋力抗争。
学生们惊道:“哇,老师你真的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啊,那时候跟现在真是完全不一样的啊!”
我看着她们,笑。冬夏轮回,时光回到二十多年以前,那时,我同眼前的学生们差不多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