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 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最新章节!
窗外的风似乎变得小了,劈里啪啦的窗户声响似乎变成了咔嚓咔嚓的铁轨声音,金殿内的气氛变得有点微妙,几位不自觉的进入无穷尽的想象空间。
见自己表演成功,得意的朱由检故意停下来,让这些入戏的家伙充分体会其中的妙处;约莫过了几分钟,想着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天色将晚,后面还有重头戏要继续。
朱由检装模做样的干咳了下,见诸位又将眼光看着自己,得意在前面迈着方步,慢慢的接着说道:“这些具有重要作用的路线必需掌握在朝廷的控制下,直白点说,大部分钱应该是朝廷或内宫投资;至于其它的路线,可以全部或部分交给民间资本经营,但朝廷可以适当时机征用其铁路;同时,这些铁路也不是一下要修完,可以分段建设,具体的,就由工部先做个规划!”
不会吧!怎么会是工部?工部现在已是一锅粥,再加进来庞大的铁路网,就是把自己劈成十个宋应星都不够用!
主管工部的宋应星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无奈俯首奏道:“陛下!工部事务本已繁多,如再加上铁路事宜,臣怕顾不过来,特请新辟铁路部,专门管辖此项事务。”
以为老子在这费半天口舌就是推销铁路?错!大错特错!老子要做的是改组朝廷架构!
看着如意料之中会“百般推脱”的宋应星,朱由检当然也不生气,一拍脑袋哑然失笑道:“嗨!瞧这事办的,既然工部抽不开身,那就归到内宫吧!这样!就由刘铁锤任铁道总局局长,与科学院协作,先修京城到天津港的铁路。”
朱由检说到后面,右手猛力往下一挥,像做了很大的决心。
皇帝的一意孤行的将新生事物揽入第二个“朝廷”,有反对的人要出来了。
怎么?铁路也要操控在内宫手里?
知道此事重大的薛国观心生不满,见没人反对有点愤愤不平;正要张嘴劝谏,胳膊被人拉了下,一回头见次辅李邦华微微摇头,猛然想起首辅李标。
这位老兄最近仕途艰险,能不能顺利干完任期全看皇帝的心情,刚说要颁布“罪己诏”的皇帝心情会好到哪去。
算了!内宫就内宫吧!
想岔的薛国观打了退堂鼓,偃旗息鼓不再动作;没人配戏如何演下去?朱由检在台上有点焦急,眼神看向老太师。
孙传庭知道皇帝的心事,也对铁路管辖权在内阁还是内宫无所谓,你如要问他意见,他只会说:今上贪财不爱财,内宫的钱也全用在大明建设上,没看添置什么奢侈玩意,有何不可?
其余资政院的几位不在其位,是不问其政,想的是怎么筹备资金参与建条铁路,最好是连接自己家乡的那条铁路。
至于薛国观想到悲催的首辅李标,其能力平平,贵在为人忠厚老实会平衡各方关系,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
今日前来太庙的重臣与其说是劝皇帝,其实是来保李标,保崇祯朝第一届、第二届的内阁能完整渡过其任期。
为啥?万事开头难!这些老狐狸都明白又一次的政治改革迫在眉睫,李标内阁是崇祯朝全新“内阁制”的开头人,内阁任期平稳过渡这个头开好了,做好榜样,后面各届就有“惯例”可循!
稳定的内阁对朝局的稳定与国家持续发展有莫大的干系,谁说这些老家伙不厉害?他们与新政捆绑在一起,就是位新政的持续改革站台,这帮人所想不可谓不深!
朱由检明对一切都明镜似的,见几位憋着不接话也暗自着急,可现在还不是讨论人事的时候,怎么办?拿这些人怎么办?
急事有急智力,朱由检眼珠子一转,停下脚步,看着声情各异的几位苦笑道:“朕知道你们的心思,朕何尝又想这么累!只是皇家现掌控大明一半以上的财富,八成以上的技术成果;朕富是富了,可过度集中终究不是什么好事!也好!这几年朕就做‘散财童子’,你们可看准点,要不要进行收购啊!”
虽不是意料之事,巨大的蛋糕又一次将众人整晕;如果那帮勋贵在,估计早乱成一团,在座的大多是矜持的读书人,“不爱财”不假,不过其发亮的眼神出卖了他们。
以利诱之,以利导之是崇祯帝一贯的做法。
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内宫将全面退出现有的轻工业领域,包括纺织、成衣等;同时退出民用制造业,包括火车制造、马车制造、民用机械制造等;不仅仅如些,这些行业涉及到专利属于皇家部分的全部免费公开,以促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说完不管不顾的走到王承恩身边,接过递来的热茶慢慢品着,眼神开始扫视处于亢奋边缘的众人,还真不信有人能扛住老子的这套“组合拳”!
虽只有轻工部分,利益也难能可观了,巨大得利益面前不动心的人没有;至于重要的重工业及金融部分,不管民用和军用,为了自己的安全,朱由检还不放心让一般的财团现在介入,只有等几年再说。
眼见皇帝此刻抛出的大蛋糕,老太师孙承宗知道后面的含义。
有些事皇帝不会先说出口,一定要臣子说出来才会去做,这是其一;其二,有人会在这事中倒霉,不过皇帝仁慈,整人之前先给颗糖,那样挨打就不会觉得太疼。
众人一直憋着不说话,是知道缘由不想说,这事等皇帝先开口,可以再争取的点利益,自己开口就只得挨板子吃糖;至于那些不知道的,到这刻也感觉到事有蹊跷不敢乱开口,说错掉面子事小,没分到糖事大。
可那板子终究会下来的,老想着板子何日下来担惊受怕,还不如让它早日落下,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吃糖。
皇帝悠闲的喝茶舒坦,咱不能干坐着烤火难受啊!资政院几位老家伙没啥好说,看向地位尊宠的老太师求助。
没奈何,终望所归的孙承宗没法推脱,起身拱手行礼道:“陛下!如今大明百业振兴,原有六部已不堪重负,老臣斗胆恳请改组内阁,增设部门。”
孙承宗此话一出,金殿内的气氛没想象中的凝重,也没预料的争吵,平静得不能再平静。
是不是老子得前戏过长?朱由检端着冒着热气的龙井有点郁闷,早知是一面倒的局面,自己又何必抛出这么多东西?
蛋糕做得太大了点,真要送人还有点舍不得!
是谁说大明文官气节高、不爱财来着?出来!出来!朕保证不一下子打死你!
大明的文官最会审时度势,老太师出头说破此事,几位资政院的前阁老如梦方醒,忙起身附和;剩下的人不管知道不知道,在次辅李邦华带领下,也都起身附和。
能决定大明百年命运的事,决定大明朝堂格局的大事,就这么在太庙前的金殿“稀里糊涂”定了。
没有廷推,更没争吵,君臣象早商议过似的达成默契,一致同意。
朱由检有点感慨,走到今天这步实在不容易,中间不说人头落地,不少人丢了饭碗和换了吃饭的地还是有的。
殿内的大臣其实都是明白人,知道这事早晚会来;只有少数几人知道是今天,老太师知道,次辅李邦华看着皇帝卖力推销铁路时才想到。
时机的巧妙就这!一边整顿官场、清除异己,一边变更祖制、扩编部门、批发官员;一边下诏书,痛斥自己年少无知,低头认错!一边抛无法拒绝的诱饵,扩大既得利益者集团。
多管齐下,达成自己的最终目的,面子、亲情、财富都是假的,实实在在的权力才是最真实的。
奇怪吧!一点不奇怪!
奇怪时代的奇怪招式,有人不服?问问几十万大明各式军队,问问上百万的工人、农民自卫队!
看着府下身去的大臣们,朱由检知道迈出这步,那“明十三陵“怎么都只能是“明十二陵”;自己是去不了那地方了,好在成祖开了先例,当年执意迁都,实则是害怕在南京地下见自己的老父亲朱元璋。
还好自己留有后手,不会死无葬身之地;朱由检叹了口气,淡然道:“首辅李标忠心可嘉,劳苦功高,特加崇德殿大学士,望其勤勉为民,忠君爱国;内阁成员韩爌风烛残年、不堪重任,准其告老还乡,望其在家多行善事、推崇教化,以德育人。”
皇帝三言两语将“河东盐案”盖棺定论,意思是查到内阁截止,内阁成员处置权在于皇帝陛下。
张家家主最后时刻幡然醒悟救了韩爌之命,不过韩爌能否善终,要看他理解皇帝旨意的深度。
李标还是没能回到京城,拜祭完黄帝陵后走到平阳府接到嘉奖与改制的诏书,大喜之下其忧愁寡断的毛病发作,竟一病不起。
最后回老家真定府(今石家庄正定县)养病,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春,其两任首辅任期的最后一年过世;累加少保、太子太保、皇极殿大学士、崇德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节,配享太庙,大明全国下半旗哀悼半月,也可谓荣极一时。
窗外的风似乎变得小了,劈里啪啦的窗户声响似乎变成了咔嚓咔嚓的铁轨声音,金殿内的气氛变得有点微妙,几位不自觉的进入无穷尽的想象空间。
见自己表演成功,得意的朱由检故意停下来,让这些入戏的家伙充分体会其中的妙处;约莫过了几分钟,想着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天色将晚,后面还有重头戏要继续。
朱由检装模做样的干咳了下,见诸位又将眼光看着自己,得意在前面迈着方步,慢慢的接着说道:“这些具有重要作用的路线必需掌握在朝廷的控制下,直白点说,大部分钱应该是朝廷或内宫投资;至于其它的路线,可以全部或部分交给民间资本经营,但朝廷可以适当时机征用其铁路;同时,这些铁路也不是一下要修完,可以分段建设,具体的,就由工部先做个规划!”
不会吧!怎么会是工部?工部现在已是一锅粥,再加进来庞大的铁路网,就是把自己劈成十个宋应星都不够用!
主管工部的宋应星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无奈俯首奏道:“陛下!工部事务本已繁多,如再加上铁路事宜,臣怕顾不过来,特请新辟铁路部,专门管辖此项事务。”
以为老子在这费半天口舌就是推销铁路?错!大错特错!老子要做的是改组朝廷架构!
看着如意料之中会“百般推脱”的宋应星,朱由检当然也不生气,一拍脑袋哑然失笑道:“嗨!瞧这事办的,既然工部抽不开身,那就归到内宫吧!这样!就由刘铁锤任铁道总局局长,与科学院协作,先修京城到天津港的铁路。”
朱由检说到后面,右手猛力往下一挥,像做了很大的决心。
皇帝的一意孤行的将新生事物揽入第二个“朝廷”,有反对的人要出来了。
怎么?铁路也要操控在内宫手里?
知道此事重大的薛国观心生不满,见没人反对有点愤愤不平;正要张嘴劝谏,胳膊被人拉了下,一回头见次辅李邦华微微摇头,猛然想起首辅李标。
这位老兄最近仕途艰险,能不能顺利干完任期全看皇帝的心情,刚说要颁布“罪己诏”的皇帝心情会好到哪去。
算了!内宫就内宫吧!
想岔的薛国观打了退堂鼓,偃旗息鼓不再动作;没人配戏如何演下去?朱由检在台上有点焦急,眼神看向老太师。
孙传庭知道皇帝的心事,也对铁路管辖权在内阁还是内宫无所谓,你如要问他意见,他只会说:今上贪财不爱财,内宫的钱也全用在大明建设上,没看添置什么奢侈玩意,有何不可?
其余资政院的几位不在其位,是不问其政,想的是怎么筹备资金参与建条铁路,最好是连接自己家乡的那条铁路。
至于薛国观想到悲催的首辅李标,其能力平平,贵在为人忠厚老实会平衡各方关系,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
今日前来太庙的重臣与其说是劝皇帝,其实是来保李标,保崇祯朝第一届、第二届的内阁能完整渡过其任期。
为啥?万事开头难!这些老狐狸都明白又一次的政治改革迫在眉睫,李标内阁是崇祯朝全新“内阁制”的开头人,内阁任期平稳过渡这个头开好了,做好榜样,后面各届就有“惯例”可循!
稳定的内阁对朝局的稳定与国家持续发展有莫大的干系,谁说这些老家伙不厉害?他们与新政捆绑在一起,就是位新政的持续改革站台,这帮人所想不可谓不深!
朱由检明对一切都明镜似的,见几位憋着不接话也暗自着急,可现在还不是讨论人事的时候,怎么办?拿这些人怎么办?
急事有急智力,朱由检眼珠子一转,停下脚步,看着声情各异的几位苦笑道:“朕知道你们的心思,朕何尝又想这么累!只是皇家现掌控大明一半以上的财富,八成以上的技术成果;朕富是富了,可过度集中终究不是什么好事!也好!这几年朕就做‘散财童子’,你们可看准点,要不要进行收购啊!”
虽不是意料之事,巨大的蛋糕又一次将众人整晕;如果那帮勋贵在,估计早乱成一团,在座的大多是矜持的读书人,“不爱财”不假,不过其发亮的眼神出卖了他们。
以利诱之,以利导之是崇祯帝一贯的做法。
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内宫将全面退出现有的轻工业领域,包括纺织、成衣等;同时退出民用制造业,包括火车制造、马车制造、民用机械制造等;不仅仅如些,这些行业涉及到专利属于皇家部分的全部免费公开,以促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说完不管不顾的走到王承恩身边,接过递来的热茶慢慢品着,眼神开始扫视处于亢奋边缘的众人,还真不信有人能扛住老子的这套“组合拳”!
虽只有轻工部分,利益也难能可观了,巨大得利益面前不动心的人没有;至于重要的重工业及金融部分,不管民用和军用,为了自己的安全,朱由检还不放心让一般的财团现在介入,只有等几年再说。
眼见皇帝此刻抛出的大蛋糕,老太师孙承宗知道后面的含义。
有些事皇帝不会先说出口,一定要臣子说出来才会去做,这是其一;其二,有人会在这事中倒霉,不过皇帝仁慈,整人之前先给颗糖,那样挨打就不会觉得太疼。
众人一直憋着不说话,是知道缘由不想说,这事等皇帝先开口,可以再争取的点利益,自己开口就只得挨板子吃糖;至于那些不知道的,到这刻也感觉到事有蹊跷不敢乱开口,说错掉面子事小,没分到糖事大。
可那板子终究会下来的,老想着板子何日下来担惊受怕,还不如让它早日落下,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吃糖。
皇帝悠闲的喝茶舒坦,咱不能干坐着烤火难受啊!资政院几位老家伙没啥好说,看向地位尊宠的老太师求助。
没奈何,终望所归的孙承宗没法推脱,起身拱手行礼道:“陛下!如今大明百业振兴,原有六部已不堪重负,老臣斗胆恳请改组内阁,增设部门。”
孙承宗此话一出,金殿内的气氛没想象中的凝重,也没预料的争吵,平静得不能再平静。
是不是老子得前戏过长?朱由检端着冒着热气的龙井有点郁闷,早知是一面倒的局面,自己又何必抛出这么多东西?
蛋糕做得太大了点,真要送人还有点舍不得!
是谁说大明文官气节高、不爱财来着?出来!出来!朕保证不一下子打死你!
大明的文官最会审时度势,老太师出头说破此事,几位资政院的前阁老如梦方醒,忙起身附和;剩下的人不管知道不知道,在次辅李邦华带领下,也都起身附和。
能决定大明百年命运的事,决定大明朝堂格局的大事,就这么在太庙前的金殿“稀里糊涂”定了。
没有廷推,更没争吵,君臣象早商议过似的达成默契,一致同意。
朱由检有点感慨,走到今天这步实在不容易,中间不说人头落地,不少人丢了饭碗和换了吃饭的地还是有的。
殿内的大臣其实都是明白人,知道这事早晚会来;只有少数几人知道是今天,老太师知道,次辅李邦华看着皇帝卖力推销铁路时才想到。
时机的巧妙就这!一边整顿官场、清除异己,一边变更祖制、扩编部门、批发官员;一边下诏书,痛斥自己年少无知,低头认错!一边抛无法拒绝的诱饵,扩大既得利益者集团。
多管齐下,达成自己的最终目的,面子、亲情、财富都是假的,实实在在的权力才是最真实的。
奇怪吧!一点不奇怪!
奇怪时代的奇怪招式,有人不服?问问几十万大明各式军队,问问上百万的工人、农民自卫队!
看着府下身去的大臣们,朱由检知道迈出这步,那“明十三陵“怎么都只能是“明十二陵”;自己是去不了那地方了,好在成祖开了先例,当年执意迁都,实则是害怕在南京地下见自己的老父亲朱元璋。
还好自己留有后手,不会死无葬身之地;朱由检叹了口气,淡然道:“首辅李标忠心可嘉,劳苦功高,特加崇德殿大学士,望其勤勉为民,忠君爱国;内阁成员韩爌风烛残年、不堪重任,准其告老还乡,望其在家多行善事、推崇教化,以德育人。”
皇帝三言两语将“河东盐案”盖棺定论,意思是查到内阁截止,内阁成员处置权在于皇帝陛下。
张家家主最后时刻幡然醒悟救了韩爌之命,不过韩爌能否善终,要看他理解皇帝旨意的深度。
李标还是没能回到京城,拜祭完黄帝陵后走到平阳府接到嘉奖与改制的诏书,大喜之下其忧愁寡断的毛病发作,竟一病不起。
最后回老家真定府(今石家庄正定县)养病,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春,其两任首辅任期的最后一年过世;累加少保、太子太保、皇极殿大学士、崇德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节,配享太庙,大明全国下半旗哀悼半月,也可谓荣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