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科技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最新章节!
北京西郊的卢沟河(永定河)经过大规模的改造治理,见不到以前的野性,像个文静的姑娘缓缓的流淌着;但偶尔爆发的臭脾气,也不是凡人可以承受,全靠加宽的河床与新砌的堤坝,保护着两岸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三座不大不小的分水拦河坝分布在碧霞元君庙段下游十公里河段,一部分河水通过石砌的水渠进入了石景山南侧的工业区,进入大大小小的人工湖或水塘;绿树成荫的湖岸边立着高高的取水风车,有些已成为一道风景,蒸汽提水机房正陆续上岗。
近代“怪物”“北方煤铁联合企业”就坐落在石景山南侧的工业区内,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它南侧的棉纺工厂、印染工厂形成一座小型城镇;这些的工厂不光需要大量的水,更是“重度污染”大户,环保人士的死敌。
厂区内一座座高大的烟囱,整日不停吐着浓浓的白烟与黑烟,将整个重工业区天空笼罩在灰尘下;这是进步发展的象征,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的阶段,谁也改变不了。
灰暗的天空下,纵横交错的轨道车在马力或人力的驱动下,将煤和矿石从河边码头的堆运场运往厂区的粉碎车间;矿石经过粉碎加工后,加入其它的添加粉末被巨大的蒸汽卷扬机扬到高处,通过连接高炉的管道,进入长途旅行的终点;最后经历烈火的焚烧,变成滚滚的铁水,冷却后被人加工成各种成品,继续自己的使命。
炼铁高炉的下方,身穿着青、黑衣服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边上一个蒸汽驱动鼓风机正在做开机前的检查;离高炉不远敞开的小棚子里,几名带着红袖套的人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停在棚子不远,边上站着几位身穿黑衣的人,他们神色冷酷无情,犀利的眼神不时左右观望。
棚子里炼钢总指挥没理会靠近的马车,听着各处工头的报告;看了眼桌子上的闹钟,取出个大纸皮喇叭,大叫道:“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点火五分钟准备,点火五分钟准备!”
朱由检身穿便服坐在马车里,带着两层面纱口罩,将头靠着车窗,紧张盯着飞尘漫天的炼钢现场。
皇家兵工集团总经理刘老汉拘谨的坐在皇帝身边,指着不远的高炉,兴奋的介绍道:“黄爷!您看到的三座竖炉和一座平炉,它们组成的新式高炉是北方炼铁厂五期工程;重新设计了高炉和工艺,运用了多项新技术,减低成本不说,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冶炼效率;产量提升到原来的两倍!一次可出产近万斤熟铁!”
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坐在对面的王承恩听了,忙将头伸了出去,除了漫天灰尘、交错的轨道什么也没看到;他哪看得到,高炉那玩意在马车的另一边。
马车里共四人,刘汉和宋应星的关注点都在皇帝身上,在那指指点卖力介绍着,那知道这位总管吃了瘪。
差点被灰尘呛到的王承恩失望的缩回脑袋,找了个口罩将口鼻捂得严严实实,轻轻的吸了几口气,感觉不错才不满的瞪了刘老汉一眼。
车厢的另一边,靠着窗户的朱由检看着高大的高炉,再看着地下交错的轨道,加上漫天有点呛人的飞尘,还真以为自己穿越到近代的伦敦。
科学院院长、内阁阁员宋应星见皇帝很久没出声,以为皇帝有啥不满意,忙大声解释道:“黄老爷!这个平炉出产的钢铁就是用来制造蒸汽机的,制造前还要经过蒸汽锤的反复锻打,部分经过扎压机制成钢板,一部分重新融化铸造成圆柱形成品;对了,经过多次实验,找出一套合适的工艺制造圆型钢板,两种方法都在使用,测试最后的成型、耐热、工艺及成本。”
宋应星的话包含太多的信息,朱由检一下没反应过来;材料开发、制造技术及工艺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配套技术的进步;看来是自己冒进,不过这个工程的上马,大明的制造能力又到一个新高度。
目前大明能做到这地步已让朱由检刮目相看,转头看着兴奋的两位科技大匠;茫然的点点头,结结巴巴说道:“怎、怎么原来的,不、不能用、用么?”
宋应星拉开车门,与车夫小声说了几句,回身关上门大声回道:“哦!黄爷,那倒也不是!是原来的配比有点问题,钢材太硬、太脆,柔韧性不够,一弯就断,熟铁做的又不耐烧;等会到了机械厂,由攻关总负责人给您介绍,对了!他就是刘老汉的大儿子,具体怎么弄?臣也不清楚,说不好。”
王承恩也许是真受不了漫天烟尘,咳嗽几声,看着宋应星尬尴的笑容,凑近身来小声说道:“黄爷!这里粉尘太多,咱们还是去其它地方吧!”
朱由检原本还想坚持看下高炉怎么点火,可看着离得越来越远高炉,知道这是担心出现什么意外;叹了口气,摘下口罩,担忧的说道:“这么大烟尘,那些工人怎么样?身体健康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工人身体有问题?能有什么问题?
刘老汉与宋应星莫名奇妙的对看一眼,根本就不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事!现在是什么时候?没知道什么“职业病”概念,更没听说过什么“肺痨”。
忠厚的刘老汉尴尬回道:“黄爷,也就装料、出渣时粉尘比较高,后来有个人想出了喷水雾的方法,减少了不少粉尘;工人还有口罩,不妨事,再说他们的工钱高啊,没有过硬技术还抢不到这个位置。”
哎!能怎么办?
资本从头到脚都是“肮脏的”、“血淋淋的”,看来还真一点不假啊!
能怎么办?凉拌!尽人事,看天命!
医学技术没突破之前,即发现不了这种病,也治不好这种“职业病”。
朱由检没再说什么!思绪随着马车的前进而转移,看着往后慢慢延申的轨道发呆;中原人的聪明真是无穷的,自己只说过那么一次,画了个草图大样,这些人竟全做出来用上;看这样子使用的数量还不少,难怪每年的钢铁产量不够,军队在那哇哇叫着要配齐火炮。
见皇帝仔细的观察着外面的轨道,宋应星在旁解释道:“黄爷,轨道是熟铁制作,正式名称为“铁轨”;原来用生铁试过,可承受不了太重的重量,钢轨最好,可就是成本太贵!不划算!……”
宋应星三下五除二将铁轨的使用情况说清楚,不说刘老汉满脸自豪,连门外汉王承恩在边上也不停点头,赞道:“难怪这高炉越来越多,原来你们竟把这东西铺到矿山去了,这得多么浪费啊!”
浪费?这位王公公不知道熟铁与钢铁的真实成本,宋应星笑道:“北京周边矿山现在战俘占比已很少,除了部分囚徒多数是蒙古各部和女真人,这是要出人工的;用上这铁轨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支出,这才是最省钱。”
朱由检看着满脸笑容的科学院院长,点点头没理会矿山的成员构成问题,今天所见已超过预期,内心倒有点小期待;看来等会不至于太失望,喃喃说道:“好!很好!朕很满意!”
得到皇帝的当面夸奖,宋应星比自己老婆生个胖大小子还高兴;似乎又想起什么,凑过头来说道:“陛下!现在的机械种类越来越多,制造也越来越复杂,原来的标准似乎不太合适,能不能……?”
制定标准?当然可以!
这可是件繁重的系统工程,后世各国竞争的最终目标就是掌握标准;标准在手,一本万利,也卡住不少国家发展的脖子。
看着不断往后移动的烟囱丛林,朱由检态度坚决的回道:“各行的标准,由工部工业司牵头,科学院协助!各行选出代表共同制定,务必做到全国通用;这样一些小的配件在其它地方坏了,不用跑半个大明寻找!”
标准原来有这等好事,刘老汉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宋院长,应该没那么复杂,各地的钢厂、机械厂大都是原北京王恭厂分出去的,制造标准大家都默认了,现在要做的是让船厂及一些私人的工厂也遵守标准。”
这位工匠出身的院士头脑还不错,能举一反三,问题还说到点子上。
看着越活越年轻的刘老汉,宋应星笑道:“刘院士,咱和陛下聊的不单指机械,还有纺织、成衣、建筑等行业,它们同样需要标准;崇祯二年只统一了全国度量衡混乱局面,没细做各行业的标准;这次就趁修订机械行业标准,将其它行业的一并制定,这样才不会乱!”
宋应星这么一说,王承恩乐得在旁一拍手,奇道:“哎呀!那咱家以后再去南京不用定做衣服,在南京街面上就可以买到合适的鞋子和衣服了。”
能得到这位大太监变相夸奖,宋应星也是很高兴,附和道:“可不是么!王公公明白这个道理了。”
看着手舞足蹈的王承恩,朱由检心情好了不少,淡然笑道:“他啊!跟着你们几个倒学聪明了不少。”
王承恩对皇帝的打趣很不来劲,意味深长的说道:“皇爷!这可不是学聪明,这是方便;先不说各地皇家军队的制服可以正式统一,今后朝廷派往各地的人,也不会让人一眼看出是外地来的,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哎!这个特务头子还真敢说,还说派密探去外地!
朱由检讪笑道:“哎!你啊!再说,有人会说朕是‘厂卫’治国了。”
啥?厂卫不好么?谁敢骂皇帝是“昏君”?这也太……。
北京西郊的卢沟河(永定河)经过大规模的改造治理,见不到以前的野性,像个文静的姑娘缓缓的流淌着;但偶尔爆发的臭脾气,也不是凡人可以承受,全靠加宽的河床与新砌的堤坝,保护着两岸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三座不大不小的分水拦河坝分布在碧霞元君庙段下游十公里河段,一部分河水通过石砌的水渠进入了石景山南侧的工业区,进入大大小小的人工湖或水塘;绿树成荫的湖岸边立着高高的取水风车,有些已成为一道风景,蒸汽提水机房正陆续上岗。
近代“怪物”“北方煤铁联合企业”就坐落在石景山南侧的工业区内,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它南侧的棉纺工厂、印染工厂形成一座小型城镇;这些的工厂不光需要大量的水,更是“重度污染”大户,环保人士的死敌。
厂区内一座座高大的烟囱,整日不停吐着浓浓的白烟与黑烟,将整个重工业区天空笼罩在灰尘下;这是进步发展的象征,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的阶段,谁也改变不了。
灰暗的天空下,纵横交错的轨道车在马力或人力的驱动下,将煤和矿石从河边码头的堆运场运往厂区的粉碎车间;矿石经过粉碎加工后,加入其它的添加粉末被巨大的蒸汽卷扬机扬到高处,通过连接高炉的管道,进入长途旅行的终点;最后经历烈火的焚烧,变成滚滚的铁水,冷却后被人加工成各种成品,继续自己的使命。
炼铁高炉的下方,身穿着青、黑衣服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边上一个蒸汽驱动鼓风机正在做开机前的检查;离高炉不远敞开的小棚子里,几名带着红袖套的人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停在棚子不远,边上站着几位身穿黑衣的人,他们神色冷酷无情,犀利的眼神不时左右观望。
棚子里炼钢总指挥没理会靠近的马车,听着各处工头的报告;看了眼桌子上的闹钟,取出个大纸皮喇叭,大叫道:“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点火五分钟准备,点火五分钟准备!”
朱由检身穿便服坐在马车里,带着两层面纱口罩,将头靠着车窗,紧张盯着飞尘漫天的炼钢现场。
皇家兵工集团总经理刘老汉拘谨的坐在皇帝身边,指着不远的高炉,兴奋的介绍道:“黄爷!您看到的三座竖炉和一座平炉,它们组成的新式高炉是北方炼铁厂五期工程;重新设计了高炉和工艺,运用了多项新技术,减低成本不说,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冶炼效率;产量提升到原来的两倍!一次可出产近万斤熟铁!”
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坐在对面的王承恩听了,忙将头伸了出去,除了漫天灰尘、交错的轨道什么也没看到;他哪看得到,高炉那玩意在马车的另一边。
马车里共四人,刘汉和宋应星的关注点都在皇帝身上,在那指指点卖力介绍着,那知道这位总管吃了瘪。
差点被灰尘呛到的王承恩失望的缩回脑袋,找了个口罩将口鼻捂得严严实实,轻轻的吸了几口气,感觉不错才不满的瞪了刘老汉一眼。
车厢的另一边,靠着窗户的朱由检看着高大的高炉,再看着地下交错的轨道,加上漫天有点呛人的飞尘,还真以为自己穿越到近代的伦敦。
科学院院长、内阁阁员宋应星见皇帝很久没出声,以为皇帝有啥不满意,忙大声解释道:“黄老爷!这个平炉出产的钢铁就是用来制造蒸汽机的,制造前还要经过蒸汽锤的反复锻打,部分经过扎压机制成钢板,一部分重新融化铸造成圆柱形成品;对了,经过多次实验,找出一套合适的工艺制造圆型钢板,两种方法都在使用,测试最后的成型、耐热、工艺及成本。”
宋应星的话包含太多的信息,朱由检一下没反应过来;材料开发、制造技术及工艺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配套技术的进步;看来是自己冒进,不过这个工程的上马,大明的制造能力又到一个新高度。
目前大明能做到这地步已让朱由检刮目相看,转头看着兴奋的两位科技大匠;茫然的点点头,结结巴巴说道:“怎、怎么原来的,不、不能用、用么?”
宋应星拉开车门,与车夫小声说了几句,回身关上门大声回道:“哦!黄爷,那倒也不是!是原来的配比有点问题,钢材太硬、太脆,柔韧性不够,一弯就断,熟铁做的又不耐烧;等会到了机械厂,由攻关总负责人给您介绍,对了!他就是刘老汉的大儿子,具体怎么弄?臣也不清楚,说不好。”
王承恩也许是真受不了漫天烟尘,咳嗽几声,看着宋应星尬尴的笑容,凑近身来小声说道:“黄爷!这里粉尘太多,咱们还是去其它地方吧!”
朱由检原本还想坚持看下高炉怎么点火,可看着离得越来越远高炉,知道这是担心出现什么意外;叹了口气,摘下口罩,担忧的说道:“这么大烟尘,那些工人怎么样?身体健康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工人身体有问题?能有什么问题?
刘老汉与宋应星莫名奇妙的对看一眼,根本就不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事!现在是什么时候?没知道什么“职业病”概念,更没听说过什么“肺痨”。
忠厚的刘老汉尴尬回道:“黄爷,也就装料、出渣时粉尘比较高,后来有个人想出了喷水雾的方法,减少了不少粉尘;工人还有口罩,不妨事,再说他们的工钱高啊,没有过硬技术还抢不到这个位置。”
哎!能怎么办?
资本从头到脚都是“肮脏的”、“血淋淋的”,看来还真一点不假啊!
能怎么办?凉拌!尽人事,看天命!
医学技术没突破之前,即发现不了这种病,也治不好这种“职业病”。
朱由检没再说什么!思绪随着马车的前进而转移,看着往后慢慢延申的轨道发呆;中原人的聪明真是无穷的,自己只说过那么一次,画了个草图大样,这些人竟全做出来用上;看这样子使用的数量还不少,难怪每年的钢铁产量不够,军队在那哇哇叫着要配齐火炮。
见皇帝仔细的观察着外面的轨道,宋应星在旁解释道:“黄爷,轨道是熟铁制作,正式名称为“铁轨”;原来用生铁试过,可承受不了太重的重量,钢轨最好,可就是成本太贵!不划算!……”
宋应星三下五除二将铁轨的使用情况说清楚,不说刘老汉满脸自豪,连门外汉王承恩在边上也不停点头,赞道:“难怪这高炉越来越多,原来你们竟把这东西铺到矿山去了,这得多么浪费啊!”
浪费?这位王公公不知道熟铁与钢铁的真实成本,宋应星笑道:“北京周边矿山现在战俘占比已很少,除了部分囚徒多数是蒙古各部和女真人,这是要出人工的;用上这铁轨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支出,这才是最省钱。”
朱由检看着满脸笑容的科学院院长,点点头没理会矿山的成员构成问题,今天所见已超过预期,内心倒有点小期待;看来等会不至于太失望,喃喃说道:“好!很好!朕很满意!”
得到皇帝的当面夸奖,宋应星比自己老婆生个胖大小子还高兴;似乎又想起什么,凑过头来说道:“陛下!现在的机械种类越来越多,制造也越来越复杂,原来的标准似乎不太合适,能不能……?”
制定标准?当然可以!
这可是件繁重的系统工程,后世各国竞争的最终目标就是掌握标准;标准在手,一本万利,也卡住不少国家发展的脖子。
看着不断往后移动的烟囱丛林,朱由检态度坚决的回道:“各行的标准,由工部工业司牵头,科学院协助!各行选出代表共同制定,务必做到全国通用;这样一些小的配件在其它地方坏了,不用跑半个大明寻找!”
标准原来有这等好事,刘老汉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宋院长,应该没那么复杂,各地的钢厂、机械厂大都是原北京王恭厂分出去的,制造标准大家都默认了,现在要做的是让船厂及一些私人的工厂也遵守标准。”
这位工匠出身的院士头脑还不错,能举一反三,问题还说到点子上。
看着越活越年轻的刘老汉,宋应星笑道:“刘院士,咱和陛下聊的不单指机械,还有纺织、成衣、建筑等行业,它们同样需要标准;崇祯二年只统一了全国度量衡混乱局面,没细做各行业的标准;这次就趁修订机械行业标准,将其它行业的一并制定,这样才不会乱!”
宋应星这么一说,王承恩乐得在旁一拍手,奇道:“哎呀!那咱家以后再去南京不用定做衣服,在南京街面上就可以买到合适的鞋子和衣服了。”
能得到这位大太监变相夸奖,宋应星也是很高兴,附和道:“可不是么!王公公明白这个道理了。”
看着手舞足蹈的王承恩,朱由检心情好了不少,淡然笑道:“他啊!跟着你们几个倒学聪明了不少。”
王承恩对皇帝的打趣很不来劲,意味深长的说道:“皇爷!这可不是学聪明,这是方便;先不说各地皇家军队的制服可以正式统一,今后朝廷派往各地的人,也不会让人一眼看出是外地来的,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哎!这个特务头子还真敢说,还说派密探去外地!
朱由检讪笑道:“哎!你啊!再说,有人会说朕是‘厂卫’治国了。”
啥?厂卫不好么?谁敢骂皇帝是“昏君”?这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