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复试路上的誓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岁月不再蹉跎最新章节!
夏滕和黄斌二人坐上了火车。
火车——呜——的一声长鸣,徐徐驶离了江昌火车站,向一个十分陌生而又十分向往的遥远地方——西部农学院进发。
看着夜色中灯火辉煌的江城离自己慢慢远去,他那颗久久激动的心变得空落麻木了起来。
“再见,美丽的江城!再见,留下自己多少美好青春记忆的地方......再见了,带刺的玫瑰;再见了,诗中人!”
夏滕像是要一去不复返的感觉,不自觉地向过去一一道别。
他的心情低落了下来,思绪飘向了窗外的夜空。
黄斌坐在夏滕对面,表情奇怪的看着夏滕。
两人心照不宣,心里都疲惫至极,懒得讲话。
这是他们第二次坐火车。
第一次,是去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彭大华提出带同寝室的同学坐火车去郊县游玩。
除彭大华和齐向外,其他五个乡下来的同学都是第一次坐火车。
大家兴奋异常,对坐火车都感到既新鲜又刺激。
七个人坐上了一列管快绿皮火车,去到五十多公里外的纸坊县城。
一路上,经过了十多座秀丽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的风光迤逦的湖泊。
七个人一路上不停地嬉笑打闹,像是每个人都有一副永不疲劳的脊柱,含有分泌不完的安多芬笑素;又像是浓浓的同窗情谊,浓缩着相互内心的平和和善意。
他们在彭大华的带领下,去参观了纸坊农业技术学校,并拜访了学校的一位副教授——彭大华父母的大学同学。
他们漫无目标,一起去到学校旁的湖边奔走打闹。
美丽的湖景好像与他们无关,他们才是真正亮丽的风景,用无尽的欢乐把大地渲染。
在一起一整天,七个人永远有说不完的话,站在火车上叽叽喳喳一路笑着返回了学校。
“孝义站到了!——”
嘈杂的人声和广播声把夏滕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火车停了下来。
没有人下车,只有人上车。
只见拥挤的人流冲锋着不断向上涌来,把车上有空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
车厢内充斥着浓浓的混合型气味,把人的嗅觉神经要彻底摧毁!
要不是人类的神经足够强大,一定会被眼前的处境所崩溃。
夏滕庆幸自己是从江城起点站出发,事先买到了靠窗的座位。
他们将在这个直快列车上坐上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他们只是囊中羞涩的学生,还不能实现坐卧铺的梦想。
夏滕站起来想开窗透透气。
“别开窗!别开窗!”
一位看似很有经验的中年男子急促地喊了起来。
夏滕停下了手,疑惑地看向斜对面喊话的男子。
“你一开窗,外面的人就会从窗口钻进来。”
夏滕似信非信地坐了下来。
他开始仔细观察了起来,发现前方几个开着窗户的地方,下车的人从窗口钻了出去,车外的人赶紧把行李塞了进来,人接着爬进了窗口,一副拼尽全力不要命的神态!
“等车开动后,你再开窗。”
那位中年人看着夏滕吃惊的表情,得意的补充了一句。
车好不容易开动了起来。
夏滕和黄斌马上跳了起来,一起合力将那难开的车窗打了开来。
两人像是在长久的窒息之后得救了一般,拼命吸着窗外极速涌入的新鲜空气。
熬到深夜,两人还是大眼瞪小眼,毫无睡意。
火车在邻省腹地的螺川站停了下来。
上车和下车的人都不多。
站台上,一群群手拿竹提篮和箩筛的人,吆喝叫卖声彼此起伏。
竹提篮和萝筛里面堆满了黄澄澄油光发亮,令人流口水的烧鸡。
“这里是有名的出产烧鸡的地方!”
有人大声宣布着。紧接着一个个窗户打开了。
“烧鸡怎么卖的?!”
黄斌用地道的大别山区家乡普通话喊道。
车窗跟前的卖鸡女孩愣神地盯着他。
“啥?!”
“你的烧鸡是么样卖的?!”
黄斌着急地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但还是改变不了那一口地道的家乡普通话。
夏滕赶紧补充道:“你的烧鸡多少钱一只?!”
“一块五毛钱。”
他们两人买了一只烧鸡。
螺川烧鸡,名不虚传。吃起来真香!
这是夏滕第一次讲的普通话,而且让那个卖鸡的女孩听懂了。他十分得意。
两个人一边吃着鸡,一边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复试的时候,怎么讲好普通话!
在江城的大学里,因为本省的人占百分之八九十。所以大家都是讲各地的家乡话。
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推广普通话。
大学老师基本也是讲本地话。
夏滕在报考研究生以后,意识到语言缺陷的问题。他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跟着广播里一字一句地练习讲普通话。
经过了几个月的练习,基本可以让人听出点普通话的味道。
黄斌第一志愿是报考的华农本校,第二志愿报的西部农学院。
由于华农本校报考人数过多,他被第二志愿初试录取。
因此,他没有做好讲普通话的准备。
两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临时抱佛脚地在车上切磋琢磨起普通话来。
快到天亮的时候,两人才趴在靠窗的小桌板上睡去。
西部农学院位于秦省的三秦市境内的一个偏僻的小镇上。
该镇称为杨林镇。
全镇只有一条破破烂烂,半里路不到的街道,平行地沿着火车道旁。
一眼望去,跟看米国西部片里的街道场景一般。
夏滕二人经过二十一个小时的挣扎,终于到了这个看似鸟不下蛋的地方。
在他两充分体会了那个年代坐长途火车的滋味以后,紧接着看到眼前这个西部小镇的情景,两个人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黄斌笑了起来:“幸亏我没学好普通话,不然要到这里生活三年。”
“你不来上,我也不来!”
夏滕有了放弃的打算。
街上只有一条路,绝对不会走错。
两个人心情沉重地沿着杨林镇那好一块不好一块的街面道路向西头走去。
不一会,眼前出现一条上坡的垂直大道。
柏油路面宽大整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举眼望去,西部农学院的大门高高在上地矗立在山一般的石台阶上。
这就是西部农学院人骄傲的“五台山”
两人兴奋地爬上了五台山,进到校园门前,只见高大而气派的欧式古朴的建筑大楼屹立在偌大的一片树林中。
楼前的门楣上面“国立西部农林专科学校”的几个大字,见证了西部农学院的悠久历史。
这是该校的创始人,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太平老人”所书。
据说西部农学院的这个地方是太平老人在三十年代亲自考察,挑选的凤头之地。
夏滕在高中时期,一次偶尔的机会,发现了一本太平老人的草书书法字帖。
他爱不释手,临摹了几年,颇有心得。
没想到,西部农学院是太平老人所创,一股命中注定的有缘之情由然而生。
看到眼前的西农创址,他对太平老人的敬畏之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两个人沿着路牌的指示,住进了位于校园右侧的招待所。
夏滕是报考的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黄斌是报考的汪世泽教授的昆虫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汪世泽教授是西部农学院植保系主任,他与华天农学院的昆虫生态学李运壁教授关系颇好。
李教授特地让夏滕和黄斌捎了一封信给汪教授。
晚饭后,夏滕和黄斌来到汪教授家。
汪教授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两位学生。看完了李教授的信,汪教授和蔼可亲地指点道:
“明天的复试主要是面试,是由我主持的,主要有周老先生、袁教授、路教授等几位教授以及研究生院的负责人参加。你们心态放好,不要怕。怕也没用的。基本是十个人复试,最后录取八个,有百分之八十的录取率。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即兴发挥,因为题目都是各位老师临时提出来的。还有实验的动手能力的测试。”
两人心里大概有了个谱。汪教授礼节性的了解了李教授的身体情况。
“李教授身体很好,冬天都是穿着短裤骑着自行车,满校园跑。”
“他是个很潇洒的人,我们开会每年要见过一两次面。你们回去替我问候他。”
两人不敢多打扰,寒暄几句后,马上起身告别,离开了汪教授家。
夏滕当初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位风度翩翩,气质非凡的汪教授日后会成为自己父子般的导师。
第二天星期一上午,两人按时来到植保系大楼。
上午,复试顺利完成。
晚上,两人一刻也没有停留,从杨林镇站坐上了开往江城的火车。
在火车上,两人异口同声地约定:
“如果你没有录取,我也不来上!”
夏滕和黄斌二人坐上了火车。
火车——呜——的一声长鸣,徐徐驶离了江昌火车站,向一个十分陌生而又十分向往的遥远地方——西部农学院进发。
看着夜色中灯火辉煌的江城离自己慢慢远去,他那颗久久激动的心变得空落麻木了起来。
“再见,美丽的江城!再见,留下自己多少美好青春记忆的地方......再见了,带刺的玫瑰;再见了,诗中人!”
夏滕像是要一去不复返的感觉,不自觉地向过去一一道别。
他的心情低落了下来,思绪飘向了窗外的夜空。
黄斌坐在夏滕对面,表情奇怪的看着夏滕。
两人心照不宣,心里都疲惫至极,懒得讲话。
这是他们第二次坐火车。
第一次,是去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彭大华提出带同寝室的同学坐火车去郊县游玩。
除彭大华和齐向外,其他五个乡下来的同学都是第一次坐火车。
大家兴奋异常,对坐火车都感到既新鲜又刺激。
七个人坐上了一列管快绿皮火车,去到五十多公里外的纸坊县城。
一路上,经过了十多座秀丽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的风光迤逦的湖泊。
七个人一路上不停地嬉笑打闹,像是每个人都有一副永不疲劳的脊柱,含有分泌不完的安多芬笑素;又像是浓浓的同窗情谊,浓缩着相互内心的平和和善意。
他们在彭大华的带领下,去参观了纸坊农业技术学校,并拜访了学校的一位副教授——彭大华父母的大学同学。
他们漫无目标,一起去到学校旁的湖边奔走打闹。
美丽的湖景好像与他们无关,他们才是真正亮丽的风景,用无尽的欢乐把大地渲染。
在一起一整天,七个人永远有说不完的话,站在火车上叽叽喳喳一路笑着返回了学校。
“孝义站到了!——”
嘈杂的人声和广播声把夏滕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火车停了下来。
没有人下车,只有人上车。
只见拥挤的人流冲锋着不断向上涌来,把车上有空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
车厢内充斥着浓浓的混合型气味,把人的嗅觉神经要彻底摧毁!
要不是人类的神经足够强大,一定会被眼前的处境所崩溃。
夏滕庆幸自己是从江城起点站出发,事先买到了靠窗的座位。
他们将在这个直快列车上坐上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他们只是囊中羞涩的学生,还不能实现坐卧铺的梦想。
夏滕站起来想开窗透透气。
“别开窗!别开窗!”
一位看似很有经验的中年男子急促地喊了起来。
夏滕停下了手,疑惑地看向斜对面喊话的男子。
“你一开窗,外面的人就会从窗口钻进来。”
夏滕似信非信地坐了下来。
他开始仔细观察了起来,发现前方几个开着窗户的地方,下车的人从窗口钻了出去,车外的人赶紧把行李塞了进来,人接着爬进了窗口,一副拼尽全力不要命的神态!
“等车开动后,你再开窗。”
那位中年人看着夏滕吃惊的表情,得意的补充了一句。
车好不容易开动了起来。
夏滕和黄斌马上跳了起来,一起合力将那难开的车窗打了开来。
两人像是在长久的窒息之后得救了一般,拼命吸着窗外极速涌入的新鲜空气。
熬到深夜,两人还是大眼瞪小眼,毫无睡意。
火车在邻省腹地的螺川站停了下来。
上车和下车的人都不多。
站台上,一群群手拿竹提篮和箩筛的人,吆喝叫卖声彼此起伏。
竹提篮和萝筛里面堆满了黄澄澄油光发亮,令人流口水的烧鸡。
“这里是有名的出产烧鸡的地方!”
有人大声宣布着。紧接着一个个窗户打开了。
“烧鸡怎么卖的?!”
黄斌用地道的大别山区家乡普通话喊道。
车窗跟前的卖鸡女孩愣神地盯着他。
“啥?!”
“你的烧鸡是么样卖的?!”
黄斌着急地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但还是改变不了那一口地道的家乡普通话。
夏滕赶紧补充道:“你的烧鸡多少钱一只?!”
“一块五毛钱。”
他们两人买了一只烧鸡。
螺川烧鸡,名不虚传。吃起来真香!
这是夏滕第一次讲的普通话,而且让那个卖鸡的女孩听懂了。他十分得意。
两个人一边吃着鸡,一边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复试的时候,怎么讲好普通话!
在江城的大学里,因为本省的人占百分之八九十。所以大家都是讲各地的家乡话。
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推广普通话。
大学老师基本也是讲本地话。
夏滕在报考研究生以后,意识到语言缺陷的问题。他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跟着广播里一字一句地练习讲普通话。
经过了几个月的练习,基本可以让人听出点普通话的味道。
黄斌第一志愿是报考的华农本校,第二志愿报的西部农学院。
由于华农本校报考人数过多,他被第二志愿初试录取。
因此,他没有做好讲普通话的准备。
两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临时抱佛脚地在车上切磋琢磨起普通话来。
快到天亮的时候,两人才趴在靠窗的小桌板上睡去。
西部农学院位于秦省的三秦市境内的一个偏僻的小镇上。
该镇称为杨林镇。
全镇只有一条破破烂烂,半里路不到的街道,平行地沿着火车道旁。
一眼望去,跟看米国西部片里的街道场景一般。
夏滕二人经过二十一个小时的挣扎,终于到了这个看似鸟不下蛋的地方。
在他两充分体会了那个年代坐长途火车的滋味以后,紧接着看到眼前这个西部小镇的情景,两个人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黄斌笑了起来:“幸亏我没学好普通话,不然要到这里生活三年。”
“你不来上,我也不来!”
夏滕有了放弃的打算。
街上只有一条路,绝对不会走错。
两个人心情沉重地沿着杨林镇那好一块不好一块的街面道路向西头走去。
不一会,眼前出现一条上坡的垂直大道。
柏油路面宽大整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举眼望去,西部农学院的大门高高在上地矗立在山一般的石台阶上。
这就是西部农学院人骄傲的“五台山”
两人兴奋地爬上了五台山,进到校园门前,只见高大而气派的欧式古朴的建筑大楼屹立在偌大的一片树林中。
楼前的门楣上面“国立西部农林专科学校”的几个大字,见证了西部农学院的悠久历史。
这是该校的创始人,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太平老人”所书。
据说西部农学院的这个地方是太平老人在三十年代亲自考察,挑选的凤头之地。
夏滕在高中时期,一次偶尔的机会,发现了一本太平老人的草书书法字帖。
他爱不释手,临摹了几年,颇有心得。
没想到,西部农学院是太平老人所创,一股命中注定的有缘之情由然而生。
看到眼前的西农创址,他对太平老人的敬畏之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两个人沿着路牌的指示,住进了位于校园右侧的招待所。
夏滕是报考的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黄斌是报考的汪世泽教授的昆虫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汪世泽教授是西部农学院植保系主任,他与华天农学院的昆虫生态学李运壁教授关系颇好。
李教授特地让夏滕和黄斌捎了一封信给汪教授。
晚饭后,夏滕和黄斌来到汪教授家。
汪教授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两位学生。看完了李教授的信,汪教授和蔼可亲地指点道:
“明天的复试主要是面试,是由我主持的,主要有周老先生、袁教授、路教授等几位教授以及研究生院的负责人参加。你们心态放好,不要怕。怕也没用的。基本是十个人复试,最后录取八个,有百分之八十的录取率。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即兴发挥,因为题目都是各位老师临时提出来的。还有实验的动手能力的测试。”
两人心里大概有了个谱。汪教授礼节性的了解了李教授的身体情况。
“李教授身体很好,冬天都是穿着短裤骑着自行车,满校园跑。”
“他是个很潇洒的人,我们开会每年要见过一两次面。你们回去替我问候他。”
两人不敢多打扰,寒暄几句后,马上起身告别,离开了汪教授家。
夏滕当初做梦都不会想到,这位风度翩翩,气质非凡的汪教授日后会成为自己父子般的导师。
第二天星期一上午,两人按时来到植保系大楼。
上午,复试顺利完成。
晚上,两人一刻也没有停留,从杨林镇站坐上了开往江城的火车。
在火车上,两人异口同声地约定:
“如果你没有录取,我也不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