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托付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神启者说最新章节!
在宫中议事的殿内,名字早已经被建邺百姓歌颂的诸葛宛陵望着手中的卷宗,微微一笑,随后抬起头,望向眼前的孙既安。
很少有人知道,放粮这事完全是孙既安提出的,甚至在何处放粮,放粮多少,孙既安都已经计算妥当,既不会过多地发放而导致粮仓空虚,又可以给予百姓们足够的信心。
毕竟建邺经过这些年的积蓄,粮食已然富足,现在正是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
“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为何这样一件事情,你要私下与我说,而不要功劳,甚至不愿意让百姓知道?”
“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孙既安跪坐在垫子上,一身衣装朴素,发髻上微微飘动的纶巾依旧显出几分俊逸,他轻声回答道,“丞相之名,在百姓心中素有口碑,而孙家在这次叛乱之中扮演的却不是一个好的角色。我的儿子,如今就在敌军之中,若我说出功劳,恐怕这放粮之举,会被人认为是‘急于自证清白’,自然也就没有如今这般好效果了。”
“难道你就不想自证清白?”诸葛宛陵微微一笑,“我听说,孙家老宅在这几日还被人泼了黑狗血,连官署的一些衙役也串通一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肯去抓人。如此,岂非有损孙家之名?”
“清者自清。既然我确实没有和孙同同流合污,便不必在意这些。”孙既安平静地道。
“好一个清者自清。”诸葛宛陵赞叹了一声,终于切入正题,郑重道:“孙大人,今天我找你来,是有事要托付你。”
孙既安望着诸葛宛陵,只觉得自己似乎没有见到诸葛宛陵如此郑重地说过“托付”这两个字,腰背顿时挺得更直,恭敬地道:“丞相请说,但有于国有利之事,我会尽力。”
“自然是于荆吴有利之事。”诸葛宛陵的声音有些飘忽,一只盒子则被轻轻地推到了孙既安面前。
孙既安有些疑惑,但还是把盒子捧了起来,一只手翻上去打开盖子,看见里面是一只方寸大小,通体雪白并雕刻着一只乌龟的的物件,肩膀骤然一震。
玉玺刻龟,这放在前朝是诸侯王才能佩戴的印玺。
孙既安当然也认得这只玉玺,事实上当年这一枚玉玺就曾保存在他父亲孙钟的书房,后来又被交给了诸葛宛陵:“这是……国主的印玺?”
“是。”诸葛宛陵道,“这正是国主印玺,只不过国主年少难理国事,这一枚印玺一直是我来保管。”
“丞相这是……什么意思?”孙既安越发迷惑,要知道这一枚印玺被诸葛宛陵用了这些年,早已经成为了举国上下最能象征权力的东西,它盖上的文书,立刻就会成为通行全国的命令。
“从今天开始,印玺就交由你来保管。”诸葛宛陵平稳的语气就像是在说一件小事,“我会发文书到各官署,从今日起,我会闭门养病一段日子,由你暂代我总摄国政,辅佐国主。”
几乎就像是被一道晴天霹雳所集中,孙既安瞪大了眼睛,即便是他这样好修养的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摄政”一职给惊得屏住了呼吸。
不错,他确实对诸葛宛陵的位置有所期待,甚至也曾经想过某一日站在和诸葛宛陵的位置上发号施令,但他也十分清楚,如今的荆吴可以没有他孙既安,但绝不能没有诸葛宛陵。
“我听医官说过,你的身体已经有所好转,虽依旧虚弱,却绝非不能理事。”孙既安紧紧地握着那只盒子,急促地道,“何况如今大敌当前,丞相却突然要弃国政于不顾……可否明告,丞相为何如此?”
他的脑海中一通转动,记忆里突然飘起一袭红衣,随后失声道:“难道是,因为那个女子?”
“是,但这是我的私事。”诸葛宛陵笑了笑,“孙大人不必太过惊慌,国中的事情我尽皆有所安排,军中有朱然将军,校事府有公瑾,朝政的事情,你也足以应对。我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处理一下私事。”
“国中不可一日无丞相。”孙既安依旧震惊于一向公私分明的诸葛宛陵居然会为了一个女子而交出大权,十分不解地道,“过了这些时日,丞相自可得清闲时刻,何必急于这一时?”
诸葛宛陵摇摇头,一双眼睛望向眼前的卷宗,有些哀伤地道:“我也希望不急于这一时,但恐怕她的身体等不了那么久了。一直以来,我亏欠她太多,这一次,就当我……少有的自私一次吧。”
孙既安沉默着没有开口,或者说,他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在对诸葛宛陵表示态度。
诸葛宛陵知道仅仅只靠这一点无法说服孙既安,于是接着道:“即便是我想把大权独揽,也是做不到的。想必这些年,你们孙家也该探听到我在建邺到底做了些什么,那座大阵……需要我来作为枢纽,届时我也无暇再去料理那些繁杂的事务,只能是让你们去替我做。”
“丞相真就如此坚决?”孙既安眉头微微一动,“可你把这印玺交给我,难道就不怕我毁了你的根基?要知道,我一直上书要求削去校事府的特权。”
诸葛宛陵依旧自信地笑道:“你不会的,你和你父亲不同,你的父亲困于那些旧人旧事,可你却敢于推翻他的一切,论智谋,论心智,你已经不在你父亲之下,自然也知道,校事府存在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过你说得有一点不错,校事府虽然有效,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届时我们或许会有更多话可以说。”
一个坚定了决心的人,就算是九头牛都很难拉回,而像是诸葛宛陵这样的人一旦在心里有了决意,恐怕倾倒一条河的水都再难挽回。
孙既安最终还是没能说服诸葛宛陵,离开前他在眼见大殿的门缓缓被关上的那一刻,越发地握着的那枚方寸之印似乎变得越发沉重,同时也在变得烫手,让人难以握住。
“不必担心,我会和荆吴共存亡。”在门缝后,诸葛宛陵最后说道。
随后大门被关上,宫中一片死寂,只剩下过路的乌鸦在空中发出嘎嘎的叫声。
孙既安心中五味杂陈,站在门前许久,最终还是恭敬地拱手道:“丞相所托,孙既安万死不辞。”
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整个荆吴权力最高的一个人。
尽管只是一枚方寸之印,孙既安却觉得自己已经握住了整个荆吴,甚至……他已经坐到了名为“天下”的盛筵之前,成为了那个能够决定一方大势的人物。
这难道不是他想要的么?
他突然大笑。
声音犹如山林虎啸,震动四方,惊得过路的宦官和婢女都是低头不敢看上一眼。
而此时的大殿之内,诸葛宛陵回到卧房,望着那一袭红衣,缓缓地走到床前,伸出一只手拭去她那眼角的一点泪珠。
泪珠并不冰凉,沾到他指腹上时已经化作了一缕缕烟雾飘散,带着一丝丝的暖意。
洛凤雏仿若一团炽热的火焰扑进了他的怀中。
两人好像一对阔别了千年的恋人,紧紧相拥着,哪怕下一刻天地崩解,都无法将他们分开……
在宫中议事的殿内,名字早已经被建邺百姓歌颂的诸葛宛陵望着手中的卷宗,微微一笑,随后抬起头,望向眼前的孙既安。
很少有人知道,放粮这事完全是孙既安提出的,甚至在何处放粮,放粮多少,孙既安都已经计算妥当,既不会过多地发放而导致粮仓空虚,又可以给予百姓们足够的信心。
毕竟建邺经过这些年的积蓄,粮食已然富足,现在正是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
“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为何这样一件事情,你要私下与我说,而不要功劳,甚至不愿意让百姓知道?”
“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孙既安跪坐在垫子上,一身衣装朴素,发髻上微微飘动的纶巾依旧显出几分俊逸,他轻声回答道,“丞相之名,在百姓心中素有口碑,而孙家在这次叛乱之中扮演的却不是一个好的角色。我的儿子,如今就在敌军之中,若我说出功劳,恐怕这放粮之举,会被人认为是‘急于自证清白’,自然也就没有如今这般好效果了。”
“难道你就不想自证清白?”诸葛宛陵微微一笑,“我听说,孙家老宅在这几日还被人泼了黑狗血,连官署的一些衙役也串通一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肯去抓人。如此,岂非有损孙家之名?”
“清者自清。既然我确实没有和孙同同流合污,便不必在意这些。”孙既安平静地道。
“好一个清者自清。”诸葛宛陵赞叹了一声,终于切入正题,郑重道:“孙大人,今天我找你来,是有事要托付你。”
孙既安望着诸葛宛陵,只觉得自己似乎没有见到诸葛宛陵如此郑重地说过“托付”这两个字,腰背顿时挺得更直,恭敬地道:“丞相请说,但有于国有利之事,我会尽力。”
“自然是于荆吴有利之事。”诸葛宛陵的声音有些飘忽,一只盒子则被轻轻地推到了孙既安面前。
孙既安有些疑惑,但还是把盒子捧了起来,一只手翻上去打开盖子,看见里面是一只方寸大小,通体雪白并雕刻着一只乌龟的的物件,肩膀骤然一震。
玉玺刻龟,这放在前朝是诸侯王才能佩戴的印玺。
孙既安当然也认得这只玉玺,事实上当年这一枚玉玺就曾保存在他父亲孙钟的书房,后来又被交给了诸葛宛陵:“这是……国主的印玺?”
“是。”诸葛宛陵道,“这正是国主印玺,只不过国主年少难理国事,这一枚印玺一直是我来保管。”
“丞相这是……什么意思?”孙既安越发迷惑,要知道这一枚印玺被诸葛宛陵用了这些年,早已经成为了举国上下最能象征权力的东西,它盖上的文书,立刻就会成为通行全国的命令。
“从今天开始,印玺就交由你来保管。”诸葛宛陵平稳的语气就像是在说一件小事,“我会发文书到各官署,从今日起,我会闭门养病一段日子,由你暂代我总摄国政,辅佐国主。”
几乎就像是被一道晴天霹雳所集中,孙既安瞪大了眼睛,即便是他这样好修养的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摄政”一职给惊得屏住了呼吸。
不错,他确实对诸葛宛陵的位置有所期待,甚至也曾经想过某一日站在和诸葛宛陵的位置上发号施令,但他也十分清楚,如今的荆吴可以没有他孙既安,但绝不能没有诸葛宛陵。
“我听医官说过,你的身体已经有所好转,虽依旧虚弱,却绝非不能理事。”孙既安紧紧地握着那只盒子,急促地道,“何况如今大敌当前,丞相却突然要弃国政于不顾……可否明告,丞相为何如此?”
他的脑海中一通转动,记忆里突然飘起一袭红衣,随后失声道:“难道是,因为那个女子?”
“是,但这是我的私事。”诸葛宛陵笑了笑,“孙大人不必太过惊慌,国中的事情我尽皆有所安排,军中有朱然将军,校事府有公瑾,朝政的事情,你也足以应对。我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处理一下私事。”
“国中不可一日无丞相。”孙既安依旧震惊于一向公私分明的诸葛宛陵居然会为了一个女子而交出大权,十分不解地道,“过了这些时日,丞相自可得清闲时刻,何必急于这一时?”
诸葛宛陵摇摇头,一双眼睛望向眼前的卷宗,有些哀伤地道:“我也希望不急于这一时,但恐怕她的身体等不了那么久了。一直以来,我亏欠她太多,这一次,就当我……少有的自私一次吧。”
孙既安沉默着没有开口,或者说,他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在对诸葛宛陵表示态度。
诸葛宛陵知道仅仅只靠这一点无法说服孙既安,于是接着道:“即便是我想把大权独揽,也是做不到的。想必这些年,你们孙家也该探听到我在建邺到底做了些什么,那座大阵……需要我来作为枢纽,届时我也无暇再去料理那些繁杂的事务,只能是让你们去替我做。”
“丞相真就如此坚决?”孙既安眉头微微一动,“可你把这印玺交给我,难道就不怕我毁了你的根基?要知道,我一直上书要求削去校事府的特权。”
诸葛宛陵依旧自信地笑道:“你不会的,你和你父亲不同,你的父亲困于那些旧人旧事,可你却敢于推翻他的一切,论智谋,论心智,你已经不在你父亲之下,自然也知道,校事府存在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过你说得有一点不错,校事府虽然有效,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届时我们或许会有更多话可以说。”
一个坚定了决心的人,就算是九头牛都很难拉回,而像是诸葛宛陵这样的人一旦在心里有了决意,恐怕倾倒一条河的水都再难挽回。
孙既安最终还是没能说服诸葛宛陵,离开前他在眼见大殿的门缓缓被关上的那一刻,越发地握着的那枚方寸之印似乎变得越发沉重,同时也在变得烫手,让人难以握住。
“不必担心,我会和荆吴共存亡。”在门缝后,诸葛宛陵最后说道。
随后大门被关上,宫中一片死寂,只剩下过路的乌鸦在空中发出嘎嘎的叫声。
孙既安心中五味杂陈,站在门前许久,最终还是恭敬地拱手道:“丞相所托,孙既安万死不辞。”
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整个荆吴权力最高的一个人。
尽管只是一枚方寸之印,孙既安却觉得自己已经握住了整个荆吴,甚至……他已经坐到了名为“天下”的盛筵之前,成为了那个能够决定一方大势的人物。
这难道不是他想要的么?
他突然大笑。
声音犹如山林虎啸,震动四方,惊得过路的宦官和婢女都是低头不敢看上一眼。
而此时的大殿之内,诸葛宛陵回到卧房,望着那一袭红衣,缓缓地走到床前,伸出一只手拭去她那眼角的一点泪珠。
泪珠并不冰凉,沾到他指腹上时已经化作了一缕缕烟雾飘散,带着一丝丝的暖意。
洛凤雏仿若一团炽热的火焰扑进了他的怀中。
两人好像一对阔别了千年的恋人,紧紧相拥着,哪怕下一刻天地崩解,都无法将他们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