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政变加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拿到了刘钰和汉尼拔“政变入股意向书”的拉谢塔迪侯爵,并没有直接去找伊丽莎白。
很多人都知道他和公主之间不怎么干净的关系,德国党对他防的很严。
德国党的势力太大,一些当年彼得时代的老人,现如今似乎也都是跟着德国党一起。
为了防止被人监视,露出马脚,拉谢塔迪侯爵需要一个中间人,也就是另一个政变的积极参与者。
一位冒险家、俄国宫廷医生、法国贵族,莱斯托克。
俄国政变,宫廷医生的参与,是一大特色。
这位宫廷医生是彼得时代就在俄国宫廷圈子里混的,和彼得的小老婆叶卡捷琳娜一世关系不错,是个妇科圣手。
和伊丽莎白公主的关系也很好,因为……按照俄国历史的说法,是伊丽莎白公主天真烂漫,而这位宫廷医生幽默开朗,两人性格相投成了朋友。
而根据法国历史的说法,这时候也没啥防护措施,伊丽莎白放浪的太过,得过一些不好说的病,莱斯托克给治好的。
所谓冒险家,尤其是蹲在宫廷里的冒险家,和那种寻找新大陆之类的冒险家,不是一回事。
宫廷冒险家的事业,就是游走在各国宫廷,搞搞政变、拉拉关系,以获得自己的利益。
像是拜伦长诗中的《唐璜》,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冒险家。有点类似于春秋战国时候,游走在各国的“客卿”、“士”。
如此一来,算是信上“签名”的刘钰与汉尼拔,策划这场政变的人,除了正主伊丽莎白之外,就有四个人。
两个法国人,一个在法国上过军校的黑人,一个表面上力主亲法外交的中国人。
凡尔赛宫其实之前警告过拉谢塔迪侯爵,不要搞太大的新闻,否则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万一弄巧成拙,弄得俄国反法情绪严重怎么办?
但拉谢塔迪侯爵、以及宫廷冒险家莱斯托克伯爵,想的很清楚。
搏一搏,赢了那就前途无限。输了,大不了被驱逐出俄国,回法国蹲几年监狱呗。
他们这种贵族,高不成低不就。
说是贵族吧,和那种一成年直接当海军大臣的上层贵族,没法比。
说不是贵族吧,起步就是军校毕业,中尉军衔,几年升校,可以说他们“出身低贱”,但这个“出身低贱”是宫廷标准。
标准的“佐官”级别,想法也都是少壮派佐官的那一套想法。
历史上,凡尔赛宫廷也是等到政变成功了,才知道了确切的情况,之前根本不知情。
莱斯托克伯爵,作为宫廷医生,可以避开别人的耳目直接见到伊丽莎白。
拉谢塔迪侯爵,则可以依靠法国大使馆作为掩护,邀请一些禁卫军的少壮派军官密谈。
现在再加上信上说的百余名哥萨克,以及如有必要大顺使节团这边的护卫队,也可以直接登陆帮忙,这件事的把握已经极大。
汉尼拔的信上,没有说的那么直白。
刘钰的信上,说的就直白多了。
上面直接说了,俄国现在的局势,对法国相当不利,德国党在俄国做大,严重影响法国的利益。对大顺来说,也不喜欢一个去京城谈判受到了侮辱的德国党,把持俄国的朝政。
而且大顺非常喜欢一个亲法的俄国,这样有助于俄国和波兰、普鲁士或者奥地利开战,至少就没心思放在东方了。
他直接把政变的计划写在信上,向拉谢塔迪侯爵发出了邀请:他会带着使节团访问彼得堡,到时候会把那些哥萨克都塞进使团卫队里。
有兴趣的话,大家就一起干,你为了法国的利益,我为了大顺的利益,顺便帮个朋友。
反正有恃无恐,他一大顺的侯爵,就算是拉谢塔迪侯爵不支持政变,把信交出去,那也不过是驱逐、或者禁止入境了事,又不能怎么样。
这和拉谢塔迪侯爵、莱斯托克伯爵的这种“佐官”思维,几乎是如出一辙。
两人虽然没见过面,但拉谢塔迪侯爵还是对刘钰的想法非常理解:赢了大赚,输了最多也就是被驱逐出境,再差能差到哪去?
拉谢塔迪侯爵在看过信之后,就把刘钰的信都烧了,把内容记在了脑子里。
只留下了一封汉尼拔写给伊丽莎白的信。
然后找到了莱斯托克伯爵,屏退其他人后,拉谢塔迪侯爵便问道:“您还记得彼得大帝身边的那个黑人吗?”
“啊,当然记得。亚伯拉罕·彼得洛维奇·汉尼拔。26年的时候,他就试图参与政变,支持伊丽莎白公主,被旧党摄政王流放到了遥远的东方修要塞,结果在中俄战争中被俘。我20年因为勾搭宫廷弄臣的女儿,被彼得大帝流放到喀山,25年被叶卡捷琳娜女皇召回,当年试图参与政变的也有我,但考虑到当时不可能成功,我就没有参加。您为什么提到了他?”
俄国这几年政变的次数着实太多了,论及对政变的敏感嗅觉,实际上没怎么经过事的拉谢塔迪侯爵,比这位宫廷医生差得远了。
俄国政变的特色,就是宫廷医生总会牵扯进去。着实见识了不少。
拉谢塔迪侯爵见这也是个老熟人,小声道:“他……从中国回来了。十分担心伊丽莎白的安危。当然,谁会不担忧那双美丽蓝眼睛的美人的安危呢?不但他回来了,而且带回了一些当年被俘的哥萨克。”
“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有家产变卖,加上大皇帝的赏赐,和这些年的俸禄,付给了那些哥萨克。您应该明白他的意思了吧?”
莱斯托克伯爵大喜过望。
“当然明白。26年他就想要支持伊丽莎白,结果被流放。这是一个绝对可以信任的人。而且,不管怎么样,他是彼得大帝的养子,一定会支持彼得大帝唯一的子嗣。”
“加上他曾经在法国留过学,将来赶走了德国人,他也将成为我们重要的同盟。但是……中华帝国那边是什么意思?”
拉谢塔迪侯爵笑道:“正如瑞典的驻俄大使也一直试图加入这场政变一样。当然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漫长的国境线,以及奥斯特尔曼伯爵在中国的京城受到的外交侮辱,都让这位中华帝国实际上的外交大臣西伯利亚侯爵大人,力图换一个更温柔的沙皇,至少不喜欢现在奥斯特尔曼伯爵当摄政总理大臣的局面。”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华帝国的侯爵大人,对这场政变十分支持。他派人送了信给我,表达了一下对俄国政局的关切,以及……”
说到这,拉谢塔迪侯爵露出了一丝嘲讽般的笑容。
“以及……出于私人关系对汉尼拔的支持。”
“如有必要,他会以‘参加新沙皇登基典礼’的名义,前来圣彼得堡。包括汉尼拔手下的哥萨克。汉尼拔前期不会露面,那些哥萨克也会换上大顺陆军的军装,从而以外交使团护卫队的身份,正大光明地抵达彼得堡。”
“一旦我们能够说服公主殿下,这位侯爵大人将率团访问彼得堡,作为访欧的第二站。届时,如果能够拉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的士兵参与政变,中华使节团跟随的哥萨克也会参与行动。”
莱斯托克伯爵没有看过具体的信件,但对于拉谢塔迪侯爵相当信任。
法国大使馆,在大顺这边的势力参与进来之前,就是一些谋划政变方的坚实后盾。
他对汉尼拔也是相当信任的,至少在扶植伊丽莎白登基这件事上,绝对信任。26年就是参与过新党反旧党的政变,也是个老政变派了。
拉谢塔迪侯爵将那封汉尼拔给伊丽莎白的信交给了莱斯托克伯爵,信是公开的,非常漂亮的法语花体字。
里面的内容除了表达关切之外,就是劝说伊丽莎白早点行动,不可坐以待毙。
莱斯托克伯爵拿起这封信,小心折好,深吸一口气道:“这封信,将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我想,犹豫不决的公主殿下一定会下定最后的决心。”
收好了信件,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和往常一样,在大使馆里与这些法国同胞一起,喝了半个通宵,让监视的那些耳目只能记下“一切如常的一次酒会”。
酒会结束后,看似醉醺醺的莱斯托克伯爵便去面见了伊丽莎白公主。
公主今年32岁,正值最后味道的年纪。她是公认的宫廷美人,当然这个美人,是相对近亲之间结婚的欧洲宫廷的各种公主而言的,肯定比那一票有着哈布斯堡大下巴的公主们要漂亮。
伊丽莎白公主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彼得像是棕熊一样的健壮体魄、母亲能够单手平举元帅金杖的壮硕。
在这个斯拉夫土味配上德国化宫廷的审美观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位符合此时俄式审美的美人。
用俄国此时的审美观来评价,那些细腰的女人,被称作“像马蜂一样,一掰就折”;评价那些身材凹凸有致的女人,则是“病恹恹的,或许生孩子都会难产吧”。
导师是评价过什么叫德系审美观中的美女的,在法国文化全面入侵俄国之前,德系审美配上哥萨克的粗犷审美,才是此时俄国上层的主流。
总结起来,就是结实的腰部、龙骑兵式的步伐、从脖子到脚跟无可非议的平面、背后看上去就像是套着花布的橡木、足以平举元帅杖的手臂。
不过,配上32岁的年纪,有趣且丰富的夜生活,确实是很有味道的。
而且这样的身形,也很符合俄国自称的“拜占庭继承者”的身份。
毕竟拜占庭的那位文质彬彬吟诗作对写出《阿莱克修斯传》的安娜长公主,号称摇动起来足以把木棍折断,自己可以缩到让丈夫感到“巨大痛苦”以惩罚丈夫的女人。
这样的美女身边,当然不会缺了男人,而且肯定有亲密且信任的男人。就连莱托斯克伯爵传递这封书信的时候,也没有避开公主身边的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叫拉祖莫夫斯基,是公主的最爱,两人甚至秘密举办过婚礼。
拉祖莫夫斯基也知道公主和法国大使之间的那点事,男女之间这种事,肯定会有嫉妒心的,不过他还是能够很好地压制自己的嫉妒,一切为了老婆,大概,这就是……爱……
毕竟拉祖莫夫知道自己的出身,就是个哥萨克牧羊人,只是因为嗓子好被人当做“倡优”,才挤进了贵族圈子。
自己的那点背景,对老婆的政变毫无帮助,而法国大使,或者禁卫军军官,却可以为政变提供足够的力量。他倒是想替老婆去交际,但是相对于他,那些人更喜欢他老婆。
在简短的情况说明后,伊丽莎白看起来有些错愕,隐藏了自己内心的惊喜,看过信件之后,转为了担忧。
信上,是多年不曾见的熟悉笔迹。而信的内容,在最后介绍了一个中国的成语。
釜底抽薪。
信的前半部分,是说主动政变的重要性,否则很可能就会被关进修道院,与老鼠陪伴一生。
信的后半部分,则讲了一个似乎搭边的名为“釜底抽薪”的故事。
听起来只是个奇特的异域寓言,但心里装着事的伊丽莎白,顿时明白过来。
瑞俄开战,如果……如果宫廷里的人,用非常正当的理由,把她联络了十余年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调到芬兰去打仗呢?
很有可能!
若是这样,似乎还要拉上瑞典的驻俄大使一起做,靠瑞典大使的外交扯淡,尽可能稳住局面,不要让宫廷里生出把精锐的锦衣卫拉去芬兰打仗的想法。
拿到了刘钰和汉尼拔“政变入股意向书”的拉谢塔迪侯爵,并没有直接去找伊丽莎白。
很多人都知道他和公主之间不怎么干净的关系,德国党对他防的很严。
德国党的势力太大,一些当年彼得时代的老人,现如今似乎也都是跟着德国党一起。
为了防止被人监视,露出马脚,拉谢塔迪侯爵需要一个中间人,也就是另一个政变的积极参与者。
一位冒险家、俄国宫廷医生、法国贵族,莱斯托克。
俄国政变,宫廷医生的参与,是一大特色。
这位宫廷医生是彼得时代就在俄国宫廷圈子里混的,和彼得的小老婆叶卡捷琳娜一世关系不错,是个妇科圣手。
和伊丽莎白公主的关系也很好,因为……按照俄国历史的说法,是伊丽莎白公主天真烂漫,而这位宫廷医生幽默开朗,两人性格相投成了朋友。
而根据法国历史的说法,这时候也没啥防护措施,伊丽莎白放浪的太过,得过一些不好说的病,莱斯托克给治好的。
所谓冒险家,尤其是蹲在宫廷里的冒险家,和那种寻找新大陆之类的冒险家,不是一回事。
宫廷冒险家的事业,就是游走在各国宫廷,搞搞政变、拉拉关系,以获得自己的利益。
像是拜伦长诗中的《唐璜》,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冒险家。有点类似于春秋战国时候,游走在各国的“客卿”、“士”。
如此一来,算是信上“签名”的刘钰与汉尼拔,策划这场政变的人,除了正主伊丽莎白之外,就有四个人。
两个法国人,一个在法国上过军校的黑人,一个表面上力主亲法外交的中国人。
凡尔赛宫其实之前警告过拉谢塔迪侯爵,不要搞太大的新闻,否则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万一弄巧成拙,弄得俄国反法情绪严重怎么办?
但拉谢塔迪侯爵、以及宫廷冒险家莱斯托克伯爵,想的很清楚。
搏一搏,赢了那就前途无限。输了,大不了被驱逐出俄国,回法国蹲几年监狱呗。
他们这种贵族,高不成低不就。
说是贵族吧,和那种一成年直接当海军大臣的上层贵族,没法比。
说不是贵族吧,起步就是军校毕业,中尉军衔,几年升校,可以说他们“出身低贱”,但这个“出身低贱”是宫廷标准。
标准的“佐官”级别,想法也都是少壮派佐官的那一套想法。
历史上,凡尔赛宫廷也是等到政变成功了,才知道了确切的情况,之前根本不知情。
莱斯托克伯爵,作为宫廷医生,可以避开别人的耳目直接见到伊丽莎白。
拉谢塔迪侯爵,则可以依靠法国大使馆作为掩护,邀请一些禁卫军的少壮派军官密谈。
现在再加上信上说的百余名哥萨克,以及如有必要大顺使节团这边的护卫队,也可以直接登陆帮忙,这件事的把握已经极大。
汉尼拔的信上,没有说的那么直白。
刘钰的信上,说的就直白多了。
上面直接说了,俄国现在的局势,对法国相当不利,德国党在俄国做大,严重影响法国的利益。对大顺来说,也不喜欢一个去京城谈判受到了侮辱的德国党,把持俄国的朝政。
而且大顺非常喜欢一个亲法的俄国,这样有助于俄国和波兰、普鲁士或者奥地利开战,至少就没心思放在东方了。
他直接把政变的计划写在信上,向拉谢塔迪侯爵发出了邀请:他会带着使节团访问彼得堡,到时候会把那些哥萨克都塞进使团卫队里。
有兴趣的话,大家就一起干,你为了法国的利益,我为了大顺的利益,顺便帮个朋友。
反正有恃无恐,他一大顺的侯爵,就算是拉谢塔迪侯爵不支持政变,把信交出去,那也不过是驱逐、或者禁止入境了事,又不能怎么样。
这和拉谢塔迪侯爵、莱斯托克伯爵的这种“佐官”思维,几乎是如出一辙。
两人虽然没见过面,但拉谢塔迪侯爵还是对刘钰的想法非常理解:赢了大赚,输了最多也就是被驱逐出境,再差能差到哪去?
拉谢塔迪侯爵在看过信之后,就把刘钰的信都烧了,把内容记在了脑子里。
只留下了一封汉尼拔写给伊丽莎白的信。
然后找到了莱斯托克伯爵,屏退其他人后,拉谢塔迪侯爵便问道:“您还记得彼得大帝身边的那个黑人吗?”
“啊,当然记得。亚伯拉罕·彼得洛维奇·汉尼拔。26年的时候,他就试图参与政变,支持伊丽莎白公主,被旧党摄政王流放到了遥远的东方修要塞,结果在中俄战争中被俘。我20年因为勾搭宫廷弄臣的女儿,被彼得大帝流放到喀山,25年被叶卡捷琳娜女皇召回,当年试图参与政变的也有我,但考虑到当时不可能成功,我就没有参加。您为什么提到了他?”
俄国这几年政变的次数着实太多了,论及对政变的敏感嗅觉,实际上没怎么经过事的拉谢塔迪侯爵,比这位宫廷医生差得远了。
俄国政变的特色,就是宫廷医生总会牵扯进去。着实见识了不少。
拉谢塔迪侯爵见这也是个老熟人,小声道:“他……从中国回来了。十分担心伊丽莎白的安危。当然,谁会不担忧那双美丽蓝眼睛的美人的安危呢?不但他回来了,而且带回了一些当年被俘的哥萨克。”
“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有家产变卖,加上大皇帝的赏赐,和这些年的俸禄,付给了那些哥萨克。您应该明白他的意思了吧?”
莱斯托克伯爵大喜过望。
“当然明白。26年他就想要支持伊丽莎白,结果被流放。这是一个绝对可以信任的人。而且,不管怎么样,他是彼得大帝的养子,一定会支持彼得大帝唯一的子嗣。”
“加上他曾经在法国留过学,将来赶走了德国人,他也将成为我们重要的同盟。但是……中华帝国那边是什么意思?”
拉谢塔迪侯爵笑道:“正如瑞典的驻俄大使也一直试图加入这场政变一样。当然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漫长的国境线,以及奥斯特尔曼伯爵在中国的京城受到的外交侮辱,都让这位中华帝国实际上的外交大臣西伯利亚侯爵大人,力图换一个更温柔的沙皇,至少不喜欢现在奥斯特尔曼伯爵当摄政总理大臣的局面。”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华帝国的侯爵大人,对这场政变十分支持。他派人送了信给我,表达了一下对俄国政局的关切,以及……”
说到这,拉谢塔迪侯爵露出了一丝嘲讽般的笑容。
“以及……出于私人关系对汉尼拔的支持。”
“如有必要,他会以‘参加新沙皇登基典礼’的名义,前来圣彼得堡。包括汉尼拔手下的哥萨克。汉尼拔前期不会露面,那些哥萨克也会换上大顺陆军的军装,从而以外交使团护卫队的身份,正大光明地抵达彼得堡。”
“一旦我们能够说服公主殿下,这位侯爵大人将率团访问彼得堡,作为访欧的第二站。届时,如果能够拉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的士兵参与政变,中华使节团跟随的哥萨克也会参与行动。”
莱斯托克伯爵没有看过具体的信件,但对于拉谢塔迪侯爵相当信任。
法国大使馆,在大顺这边的势力参与进来之前,就是一些谋划政变方的坚实后盾。
他对汉尼拔也是相当信任的,至少在扶植伊丽莎白登基这件事上,绝对信任。26年就是参与过新党反旧党的政变,也是个老政变派了。
拉谢塔迪侯爵将那封汉尼拔给伊丽莎白的信交给了莱斯托克伯爵,信是公开的,非常漂亮的法语花体字。
里面的内容除了表达关切之外,就是劝说伊丽莎白早点行动,不可坐以待毙。
莱斯托克伯爵拿起这封信,小心折好,深吸一口气道:“这封信,将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我想,犹豫不决的公主殿下一定会下定最后的决心。”
收好了信件,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和往常一样,在大使馆里与这些法国同胞一起,喝了半个通宵,让监视的那些耳目只能记下“一切如常的一次酒会”。
酒会结束后,看似醉醺醺的莱斯托克伯爵便去面见了伊丽莎白公主。
公主今年32岁,正值最后味道的年纪。她是公认的宫廷美人,当然这个美人,是相对近亲之间结婚的欧洲宫廷的各种公主而言的,肯定比那一票有着哈布斯堡大下巴的公主们要漂亮。
伊丽莎白公主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彼得像是棕熊一样的健壮体魄、母亲能够单手平举元帅金杖的壮硕。
在这个斯拉夫土味配上德国化宫廷的审美观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位符合此时俄式审美的美人。
用俄国此时的审美观来评价,那些细腰的女人,被称作“像马蜂一样,一掰就折”;评价那些身材凹凸有致的女人,则是“病恹恹的,或许生孩子都会难产吧”。
导师是评价过什么叫德系审美观中的美女的,在法国文化全面入侵俄国之前,德系审美配上哥萨克的粗犷审美,才是此时俄国上层的主流。
总结起来,就是结实的腰部、龙骑兵式的步伐、从脖子到脚跟无可非议的平面、背后看上去就像是套着花布的橡木、足以平举元帅杖的手臂。
不过,配上32岁的年纪,有趣且丰富的夜生活,确实是很有味道的。
而且这样的身形,也很符合俄国自称的“拜占庭继承者”的身份。
毕竟拜占庭的那位文质彬彬吟诗作对写出《阿莱克修斯传》的安娜长公主,号称摇动起来足以把木棍折断,自己可以缩到让丈夫感到“巨大痛苦”以惩罚丈夫的女人。
这样的美女身边,当然不会缺了男人,而且肯定有亲密且信任的男人。就连莱托斯克伯爵传递这封书信的时候,也没有避开公主身边的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叫拉祖莫夫斯基,是公主的最爱,两人甚至秘密举办过婚礼。
拉祖莫夫斯基也知道公主和法国大使之间的那点事,男女之间这种事,肯定会有嫉妒心的,不过他还是能够很好地压制自己的嫉妒,一切为了老婆,大概,这就是……爱……
毕竟拉祖莫夫知道自己的出身,就是个哥萨克牧羊人,只是因为嗓子好被人当做“倡优”,才挤进了贵族圈子。
自己的那点背景,对老婆的政变毫无帮助,而法国大使,或者禁卫军军官,却可以为政变提供足够的力量。他倒是想替老婆去交际,但是相对于他,那些人更喜欢他老婆。
在简短的情况说明后,伊丽莎白看起来有些错愕,隐藏了自己内心的惊喜,看过信件之后,转为了担忧。
信上,是多年不曾见的熟悉笔迹。而信的内容,在最后介绍了一个中国的成语。
釜底抽薪。
信的前半部分,是说主动政变的重要性,否则很可能就会被关进修道院,与老鼠陪伴一生。
信的后半部分,则讲了一个似乎搭边的名为“釜底抽薪”的故事。
听起来只是个奇特的异域寓言,但心里装着事的伊丽莎白,顿时明白过来。
瑞俄开战,如果……如果宫廷里的人,用非常正当的理由,把她联络了十余年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调到芬兰去打仗呢?
很有可能!
若是这样,似乎还要拉上瑞典的驻俄大使一起做,靠瑞典大使的外交扯淡,尽可能稳住局面,不要让宫廷里生出把精锐的锦衣卫拉去芬兰打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