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接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零点中文网 www.ldzw.net,最快更新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慧照法师从来没想到,他居然会跑到山里面圣。
明明有皇宫,住啥山里啊?莫非邵圣看透了世间浮华,要皈依我佛?这——现在还不行啊。
昨晚下了一场秋雨,山路崎区湿滑。慧照法师与于阗众僧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抵达了黄伞盖所立之地。
“方外之人拜见大国天子。”慧照法师口宣佛号,躬身行礼。
众僧一起行礼。
“赐坐,赐茶。”邵树德吩咐道。
他仔细观察了一番于阗僧众,发现是典型吐火罗人相貌,与粟特人类似。
都是蕃人,但蕃人与蕃人也不一样啊。
东北的蕃人,与汉人长相差别不大。
北方草原的蕃人,则有的像,有的不像。如回鹘,典型的黄种人,虽然这会西迁了,与当地人混血之后相貌会有所改变。
阴山鞑靼,就非常复杂了,毕竟有个白鞑靼族群。
西北草原,绝大部分都是白人特征。
但总体而言,西北“白”,东北“黄”,正北白、黄都有,黄是主流。毕竟历史上吐火罗人的大规模东迁,是为匈奴所阻。
“朕参详吐蕃语多年……”邵树德突然说道:“从渤海班师回朝的路上,闲来无事,便读了读《月藏经》。”
慧照法师一惊。中原天子居然也学外邦语言文字?
“惜学识有限,看得半懂不懂。书中所言法灭故事,也只明白了个梗概。”邵树德继续说道:“法师以为,此事可会应验?”
邵树德早年就精通党项语,不过这种语言没有文字。
后来学了吐蕃语,但他精力有限,学得不够精深,水平一般。
也曾学过回鹘语,不过半途放弃了,只懂部分会话和少许文字。随着年龄上升,记忆力减退,已经放弃学习任何一门外语了。
《月藏经》里关于法灭的故事他大概懂了:叶婆那王(代指希腊人)、释拘王(代指塞人)、波罗王(代指帕提亚人)是三位恶王,趁着佛法衰弱,各领十万大军进攻天竺俱闪弥国。俱闪弥国经十二年奋战,消灭来犯之敌,国君难看王为消弭屠戮兵众之罪,迎请世上所有僧加至俱闪弥国。
僧众都到达后,举行布萨法会。会上僧众们发生争执,互相残杀,到天明后全部死干净了,至此佛法尽灭。
故事挺扯澹的,考虑到成书时间(不晚于2世纪)和成书地点(西北印度某处),应该就是印度人因为经历了这三个种群的入侵,编出来的。
“陛下,法灭之事,又何止在天竺应验。”慧照法师一脸哀伤地说道:“《月藏经》中所记之事,其实还有个前言,吐蕃人并没有译下来。”
“说来听听。”邵树德感兴趣地问道。
“未来某时,僧人不守戒法,入世营利。世人则不信正法,不喜佛僧,故令佛法式微,佛国衰弱,引得外敌入侵。”慧照法师说道。
“原来如此。”邵树德感叹道:“倒也不是无的放失。”
他知道,西域佛国的僧人们拥有中原人难以想象的特权。以于阗国为例,紧伴国王身侧的便是五十名常年习练武艺的僧人,佛寺、僧众的势力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正所谓物极必反,已经引起了世俗阶层的极大反感。
想想看吧,当年邵树德在绥州处理的三界寺,其僧众就有各种资产,比如商铺、磨坊、农田、果园等等,还放高利贷,收不回来债时,直接把欠债人绑回来拷打。
中原的僧人都这么嚣张了,西域佛国又是什么样?说难听的,税都不好收。
国王要养官僚系统,要养军,从佛寺那里收到的税有限,便只能盘剥百姓。百姓能怎么办?投靠佛寺呗。
再加上僧众嚣张,与贵族争抢利益,已经是从上到下都反感佛教了。
“于阗国可会法灭?”邵树德问道。
慧照法师仰天长叹,道:“僧众入世牟利,败坏佛法,恐不久矣。”
邵树德沉默。
这倒和后世的历史对上了。绿教创立的时间比佛教晚多了,这会才两百余年,正处于上升期,各个利益阶层尚未如同佛教在西域那般腐朽堕落,引起社会各阶层反感。他们最后能赢,恰如新兴战胜腐朽,几乎是必然的。
世间兴衰轮回,自有其时。国家、民族、宗教,不外如是。
西域诸国,若没有外部援助,即便这次能扛住,早晚也要败落。
“于阗国为前唐藩属,却未接受过大夏册封。”邵树德说道:“法师一行数百人,献上的礼物比一般朝贡物还要多,却未携带国书,朕也弄不明白了,于阗国主到底是怎么想的?”
于阗国这个使团——姑且称之为使团——有几百人,人数并不少,除了僧人外,还有于阗国的贵族子弟和商人。但一无国书,二无在职官员,身份上属于标准的民间“文化交流团?”“商业交流团?”“旅游团?”
而他们献上的礼物,计有:镶嵌精美玉石的玉带一根、东河大玉三团、昆仑山玉十团、东河玉五十团、玉装鞦辔一百具,这是比较有价值的。
另有白氎(dié)布(于阗棉织成的细棉布)、牦牛尾、红盐、郁金、硇砂、大鹏沙(硼砂)、乐器、刀具等物事若干。
于阗盛产美玉,其器用服饰上多用玉石装饰,国王的印玺也是玉石制成。团是于阗玉的一种计量单位,但并不代表重量。
历史上尉迟苏罗送给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礼物中,就有大玉一团,重80斤;中玉一团,重42斤;纯玉一团,重10斤;玉一团,重8.5斤。
这次于阗国进献大夏的东河大玉多在80-100斤,昆仑山玉则为40-60斤,东河玉则都在20斤以内。
于阗国经常用玉石与周边进行贸易。他们曾经用30斤玉从归义军那里换来了200匹丝绸,老实说,就这个交换比例,倒爷的利润会飞起。
他们的玉石资源,好像无穷无尽一般,连带着周边势力手中都有大量玉石。
932年,归义军向后唐朝廷进献玉36团。
940年,甘州回鹘向后晋进贡玉100团。
942年,甘州回鹘再次进献玉100团。
948年,甘州回鹘向后汉进贡玉73团。
951年,高昌回鹘向后周进贡玉6团,另有摩尼教法师贡玉77团。
……
难怪后世和田玉资源接近枯竭,实在是这年头搞得太狠了。
“国主年迈,不便远行,便令贫道出门看看,方今天下是何年。”慧照法师说道。
“自敦煌一路行来,可曾看到了?”邵树德问道。
“贫道经河西入灵州,复南下,经关中入河南,复又自滑州北上,一路至北平。”慧照法师回道:“听闻最近数十年中原不太平,兵戈连岁,百姓苦不堪言。而今一路走来,但见疮痍渐复,百姓自安,偶有小乱,旋即平复。再看郡邑村乡,不似十室九空的模样,贫道只能说,大夏圣人是有大智慧、大气魄、大毅力之人。”
“比之前唐如何?”邵树德追问道。
“就实力来说,当不逊于前唐初年。”慧照法师答道。
“法师对中原倒是门清。”邵树德笑道:“听法师所言,比之前唐初年似乎还差了一些?”
“陛下固有大智慧,而今还需做一些大勇气之事。”
“何为大勇气之事?”
“前唐太宗李世民不远万里,灭高昌国。今又有高昌回鹘据其旧地,残害商旅,抄掠他国,陛下何不兴兵讨之?”
“朕若出师,于阗国可愿相助?”
“固所愿也。”
“可惜法师并非使者。”邵树德叹了口气,道:“朕欲遣一使团,出访于阗,法师觉得如何?”
“于阗国主定然欢迎。”慧照法师说道。
“但朕总觉得于阗国主对朕有些误会。”
“使者一至,或可消除误会。”
“若使者携带册书而至,于阗国主可还欢迎?”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邵树德一窒。他大爷的,又跟我说车轱辘话。
“也罢,法师过些时日便回返吧。朕会遣一使团随行,携带册书。于阗王自掂量即可。”邵树德说道。
说罢,又与慧照法师聊了聊于阗的风土人情,并旁敲侧击问了问高昌的情况,得知高昌的僧众同样享有巨大的经济特权,依附于寺庙的庄园遍布各个绿洲。
不用想了,当初与仆固俊翻脸西逃葱岭对面的那部分回鹘人,其国内大概也是这种情况。
当面临绿教强敌的时候,和尚们难道还这么善财难舍?不知道让渡部分利益出来,支持世俗贵族整军经武,对抗强敌?世俗贵族败了,还可以改信,投靠绿教,和尚们败了是什么下场,自己心里没数吗?
聊完之后,他便让慧照法师一行人离开了。
同时发出数道命令:
河西道征发百姓、牧人,修缮大碛道。
沙州大建仓城,以备物资囤积。
河西、陇右二道州兵土团加强训练,都指挥使随时抽查,枢密院定期派人巡视。
司农寺清查各大牧场牲畜保有量,重点检查马匹数量。
召河陇各蕃部酋豪入京觐见。
……
战争不会立刻发动,但准备还是需要提前做的。
慧照法师从来没想到,他居然会跑到山里面圣。
明明有皇宫,住啥山里啊?莫非邵圣看透了世间浮华,要皈依我佛?这——现在还不行啊。
昨晚下了一场秋雨,山路崎区湿滑。慧照法师与于阗众僧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抵达了黄伞盖所立之地。
“方外之人拜见大国天子。”慧照法师口宣佛号,躬身行礼。
众僧一起行礼。
“赐坐,赐茶。”邵树德吩咐道。
他仔细观察了一番于阗僧众,发现是典型吐火罗人相貌,与粟特人类似。
都是蕃人,但蕃人与蕃人也不一样啊。
东北的蕃人,与汉人长相差别不大。
北方草原的蕃人,则有的像,有的不像。如回鹘,典型的黄种人,虽然这会西迁了,与当地人混血之后相貌会有所改变。
阴山鞑靼,就非常复杂了,毕竟有个白鞑靼族群。
西北草原,绝大部分都是白人特征。
但总体而言,西北“白”,东北“黄”,正北白、黄都有,黄是主流。毕竟历史上吐火罗人的大规模东迁,是为匈奴所阻。
“朕参详吐蕃语多年……”邵树德突然说道:“从渤海班师回朝的路上,闲来无事,便读了读《月藏经》。”
慧照法师一惊。中原天子居然也学外邦语言文字?
“惜学识有限,看得半懂不懂。书中所言法灭故事,也只明白了个梗概。”邵树德继续说道:“法师以为,此事可会应验?”
邵树德早年就精通党项语,不过这种语言没有文字。
后来学了吐蕃语,但他精力有限,学得不够精深,水平一般。
也曾学过回鹘语,不过半途放弃了,只懂部分会话和少许文字。随着年龄上升,记忆力减退,已经放弃学习任何一门外语了。
《月藏经》里关于法灭的故事他大概懂了:叶婆那王(代指希腊人)、释拘王(代指塞人)、波罗王(代指帕提亚人)是三位恶王,趁着佛法衰弱,各领十万大军进攻天竺俱闪弥国。俱闪弥国经十二年奋战,消灭来犯之敌,国君难看王为消弭屠戮兵众之罪,迎请世上所有僧加至俱闪弥国。
僧众都到达后,举行布萨法会。会上僧众们发生争执,互相残杀,到天明后全部死干净了,至此佛法尽灭。
故事挺扯澹的,考虑到成书时间(不晚于2世纪)和成书地点(西北印度某处),应该就是印度人因为经历了这三个种群的入侵,编出来的。
“陛下,法灭之事,又何止在天竺应验。”慧照法师一脸哀伤地说道:“《月藏经》中所记之事,其实还有个前言,吐蕃人并没有译下来。”
“说来听听。”邵树德感兴趣地问道。
“未来某时,僧人不守戒法,入世营利。世人则不信正法,不喜佛僧,故令佛法式微,佛国衰弱,引得外敌入侵。”慧照法师说道。
“原来如此。”邵树德感叹道:“倒也不是无的放失。”
他知道,西域佛国的僧人们拥有中原人难以想象的特权。以于阗国为例,紧伴国王身侧的便是五十名常年习练武艺的僧人,佛寺、僧众的势力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正所谓物极必反,已经引起了世俗阶层的极大反感。
想想看吧,当年邵树德在绥州处理的三界寺,其僧众就有各种资产,比如商铺、磨坊、农田、果园等等,还放高利贷,收不回来债时,直接把欠债人绑回来拷打。
中原的僧人都这么嚣张了,西域佛国又是什么样?说难听的,税都不好收。
国王要养官僚系统,要养军,从佛寺那里收到的税有限,便只能盘剥百姓。百姓能怎么办?投靠佛寺呗。
再加上僧众嚣张,与贵族争抢利益,已经是从上到下都反感佛教了。
“于阗国可会法灭?”邵树德问道。
慧照法师仰天长叹,道:“僧众入世牟利,败坏佛法,恐不久矣。”
邵树德沉默。
这倒和后世的历史对上了。绿教创立的时间比佛教晚多了,这会才两百余年,正处于上升期,各个利益阶层尚未如同佛教在西域那般腐朽堕落,引起社会各阶层反感。他们最后能赢,恰如新兴战胜腐朽,几乎是必然的。
世间兴衰轮回,自有其时。国家、民族、宗教,不外如是。
西域诸国,若没有外部援助,即便这次能扛住,早晚也要败落。
“于阗国为前唐藩属,却未接受过大夏册封。”邵树德说道:“法师一行数百人,献上的礼物比一般朝贡物还要多,却未携带国书,朕也弄不明白了,于阗国主到底是怎么想的?”
于阗国这个使团——姑且称之为使团——有几百人,人数并不少,除了僧人外,还有于阗国的贵族子弟和商人。但一无国书,二无在职官员,身份上属于标准的民间“文化交流团?”“商业交流团?”“旅游团?”
而他们献上的礼物,计有:镶嵌精美玉石的玉带一根、东河大玉三团、昆仑山玉十团、东河玉五十团、玉装鞦辔一百具,这是比较有价值的。
另有白氎(dié)布(于阗棉织成的细棉布)、牦牛尾、红盐、郁金、硇砂、大鹏沙(硼砂)、乐器、刀具等物事若干。
于阗盛产美玉,其器用服饰上多用玉石装饰,国王的印玺也是玉石制成。团是于阗玉的一种计量单位,但并不代表重量。
历史上尉迟苏罗送给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礼物中,就有大玉一团,重80斤;中玉一团,重42斤;纯玉一团,重10斤;玉一团,重8.5斤。
这次于阗国进献大夏的东河大玉多在80-100斤,昆仑山玉则为40-60斤,东河玉则都在20斤以内。
于阗国经常用玉石与周边进行贸易。他们曾经用30斤玉从归义军那里换来了200匹丝绸,老实说,就这个交换比例,倒爷的利润会飞起。
他们的玉石资源,好像无穷无尽一般,连带着周边势力手中都有大量玉石。
932年,归义军向后唐朝廷进献玉36团。
940年,甘州回鹘向后晋进贡玉100团。
942年,甘州回鹘再次进献玉100团。
948年,甘州回鹘向后汉进贡玉73团。
951年,高昌回鹘向后周进贡玉6团,另有摩尼教法师贡玉77团。
……
难怪后世和田玉资源接近枯竭,实在是这年头搞得太狠了。
“国主年迈,不便远行,便令贫道出门看看,方今天下是何年。”慧照法师说道。
“自敦煌一路行来,可曾看到了?”邵树德问道。
“贫道经河西入灵州,复南下,经关中入河南,复又自滑州北上,一路至北平。”慧照法师回道:“听闻最近数十年中原不太平,兵戈连岁,百姓苦不堪言。而今一路走来,但见疮痍渐复,百姓自安,偶有小乱,旋即平复。再看郡邑村乡,不似十室九空的模样,贫道只能说,大夏圣人是有大智慧、大气魄、大毅力之人。”
“比之前唐如何?”邵树德追问道。
“就实力来说,当不逊于前唐初年。”慧照法师答道。
“法师对中原倒是门清。”邵树德笑道:“听法师所言,比之前唐初年似乎还差了一些?”
“陛下固有大智慧,而今还需做一些大勇气之事。”
“何为大勇气之事?”
“前唐太宗李世民不远万里,灭高昌国。今又有高昌回鹘据其旧地,残害商旅,抄掠他国,陛下何不兴兵讨之?”
“朕若出师,于阗国可愿相助?”
“固所愿也。”
“可惜法师并非使者。”邵树德叹了口气,道:“朕欲遣一使团,出访于阗,法师觉得如何?”
“于阗国主定然欢迎。”慧照法师说道。
“但朕总觉得于阗国主对朕有些误会。”
“使者一至,或可消除误会。”
“若使者携带册书而至,于阗国主可还欢迎?”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邵树德一窒。他大爷的,又跟我说车轱辘话。
“也罢,法师过些时日便回返吧。朕会遣一使团随行,携带册书。于阗王自掂量即可。”邵树德说道。
说罢,又与慧照法师聊了聊于阗的风土人情,并旁敲侧击问了问高昌的情况,得知高昌的僧众同样享有巨大的经济特权,依附于寺庙的庄园遍布各个绿洲。
不用想了,当初与仆固俊翻脸西逃葱岭对面的那部分回鹘人,其国内大概也是这种情况。
当面临绿教强敌的时候,和尚们难道还这么善财难舍?不知道让渡部分利益出来,支持世俗贵族整军经武,对抗强敌?世俗贵族败了,还可以改信,投靠绿教,和尚们败了是什么下场,自己心里没数吗?
聊完之后,他便让慧照法师一行人离开了。
同时发出数道命令:
河西道征发百姓、牧人,修缮大碛道。
沙州大建仓城,以备物资囤积。
河西、陇右二道州兵土团加强训练,都指挥使随时抽查,枢密院定期派人巡视。
司农寺清查各大牧场牲畜保有量,重点检查马匹数量。
召河陇各蕃部酋豪入京觐见。
……
战争不会立刻发动,但准备还是需要提前做的。